□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是圆明园四十景中的第一景。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
进入圆明园的大宫门和出入贤良门,便看到了宫廷区庄严宏伟的“御园正衙”。7开间主殿,5间东西配殿,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前庭虚敞,殿后是峭石壁立,玉笋嶙峋的寿山,院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清幽淡雅,又庄重严整。
主殿“正大光明殿”建在高约1.3米的宽大月台上。单檐歇山卷棚灰瓦顶,楠木为料,不加雕饰,没有彩画,朴雅自然,俨如松轩茅殿,院落围墙为石基粉体灰瓦顶。
因为是园林建筑,毕竟不同于“大内”(紫禁城),风格要与园林区相联系,所以这里采用了“不雕不绘”等手段,以增添自然的庭院气象。
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里的宫殿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
这里是清朝皇帝举行朝会、宴请外藩(每年上元日“赐宴外藩”及各国使臣;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寿诞受贺(赐宴凯旋诸将士)以及科举殿试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殿内正中悬挂雍正帝手书匾额“正大光明”,两旁悬有两副楹联:
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寓求宁观成无远弗届;
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雍正)以对时育物有那其居。(乾隆)
“正大光明”匾额为雍正手书,语出宋时朱熹:“至若范公(仲淹)之心,正大光明,故无宿怨,而绻绻之义,实在国家。”(《朱文公集·三八答周益公书》)意为正直无私,光明磊落。
在圆明园、大内乾清宫、景山观德殿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勤政殿都悬挂“正大光明”匾。“悬之殿中,圣训绳承,实我国家万年所奉为法守也”(乾隆语)。
同殿外的朴素无华相比,内部装饰陈设则极尽豪奢。位于殿正中是皇帝的宝座,雕饰金龙数条,形制仿金銮宝座(金漆九龙龙椅),背后立着雕龙金漆屏风。楠木做柱,金龙盘绕,龙头望向中央的宝座。
正对皇帝宝座的天花板上,是一个雄踞殿顶,向下俯视的藻井(井和藻与水有关,意在免遭火灾),三层藻井上圆下方,穹隆圆顶内,盘卧巨龙,口衔银珠,为轩辕镜,系玻璃制成,内吐水银,有明镜高悬,正大光明之意。标榜皇帝继承始祖黄帝法统。天花板形似棋盘,底色为蓝,中间绘沥粉,贴金坐龙,方格四角绘金色云条。顶挂由西洋赠送的制作精美的玻璃吊灯,地铺由大理石拼接成美丽图案的地板,满堂生辉,光彩照人。
殿中陈设着宝象、甪端、仙鹤、香筒、如意以及其他珍贵瓷器、古玩及多卷图书。今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的一座巨大的佛塔,高2米,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这些均是皇帝御座前的摆放之物。左面墙壁上悬挂着圆明园总图,巨大到几乎遮盖了整个墙壁。
公元1793年,英国全权大使马噶尔尼来到北京。他为乾隆80大寿而来,重金购买、精心定制了足以显示英国科技水平和工业实力的诸多礼品:天文仪器、枪炮车辆、船只模型、军用望远镜,等等。为了在礼节上表示对大英女王的重视,乾隆命人挑选其中8件最大、最精致的天文和地理仪器,安放在了正大光明殿中。
圆明园最初为世宗(雍正)藩邸赐园,雍正即位后,大兴扩建,将皇子居住的赐园逐渐变成皇帝“避喧听政”的处所,增建了宫廷区,布局严整,构筑宏伟,突出了庄严神圣的主题。正大光明殿的性质类似紫禁城里的太和殿与保和殿。
寥落的晨星还在天边闪烁,乾隆就来到正大光明殿,会见大清帝国的高级官员们,处理政事。其他皇帝(雍正多在九州清宴殿)也是如此。
可悲可叹的是,清王朝五代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在1860年庚申之役,英法联军强占为劫毁圆明园的临时指挥部。
19世纪英国人绘制的北京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这里是皇帝接见使臣、举行庆典的地方。
英国使节马嘎尔尼访华,送给了乾隆皇帝大量礼品仪器。皇帝以其新奇,将它们放在正大光明殿,上图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