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
古代怎么称呼女子(古代怎么称呼女子单字)
一个能生育“婴孩”的“女人”。
甲骨文
金文
篆体
甲骨文、金文、篆体,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是一个女人跟一个孩子。我们想一想当时的大环境,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在一起,这个孩子总不能是别人的吧,这样提炼成字也没有意义啊。所以这个孩子应该是这个女人所生,那么这个字就可以看成是一个能生孩子的女人,她叫“妃”。
所以甲骨文、金文、篆文的“妃”都是在描绘一个能生育婴孩的女人。
尧帝有一后;舜帝有一后一妃,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而人文初祖黄帝有四妃,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派驻各地管理人民,黄帝的王权因而非常稳固且强盛。
古时候的君王纳妃大多是为了生养更多子嗣,使族群壮大,更方便的管理人民。因为如果君王没有后代,很可能会引发权利危机,甚至灭国。
比如西汉汉成帝与结发妻子许皇后有一儿一女,但不久都早夭;与班婕妤有一子,也早夭;后来宠幸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迫害后宫,以至绝后,于是皇位只能由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继承。刘欣继位后,史称汉哀帝,在位六年驾崩,年仅二十五岁。之后继位的汉平帝,年仅九岁,这就给了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篡夺皇位的机会,最终造成西汉灭亡。
以史为鉴,之后的帝王除了皇后之外,都广纳嫔妃,嫔妃若是生下男孩,地位直线上升,但如果没有生育,最惨的可能会和帝王殉葬。
啊,不对,这妃字的右边明明是个自己的“己”字,不是“巳”啊。
其实当秦始皇统一之后,车同轨、书同文,文字产生很大的变革,小篆中的“巳”变成了“己”,似乎借此来宣告妃就是帝王自“己”的“女”人。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变革呢?
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帝王都是嫔妃成群,秦始皇统一之后,广纳六国后宫美女,外面已经没有了“妃”,只有自己才有妃,所以妃就应该是帝王自己的女人了。
所以妃字右边就从“巳”变成了“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