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一世,1777年12月23日出生在圣彼得堡,是保罗一世的长子。小时候最受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喜爱,常常把他抱在怀里和朝臣们一起聊天、嬉戏。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慢慢长大,在父亲保罗眼里他是一个听话懂事、冷酷刚毅的好少年。随着年龄地增长,他的祖母开始让他学习各种语言,他小时候很聪,也很讨人喜欢,学习也很快,但优越的环境也造就了他性格自由散漫,想学就学一点,不学就可以去玩,所以在学术上进步不是很大。
亚历山大是谁(亚历山大是谁的学生)
少年时,由于经常在祖母和父亲之间来回走动,他过早地对人情世故有了了解,在祖母面前百般讨好,在父亲面前塑造一副坚强勇敢、冷酷的军人形象。他敏感地觉得父亲和祖母二者之间有分歧,经常在中间当润滑油的角色。练就一副心思慎微,善于观察的本事,能够揣摩别人微妙的心思变化,深得祖母和父亲的欢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父亲是合法的继承人,可自己深得祖母之心,心有不甘,只好在二者之间互相讨好。一边是祖母(掌权者),一边是父亲,难呀。所以从小练就一副察言观色的本事,狡猾善变懦弱。
因为父亲与彼得三世非常相似,所以叶卡捷琳娜讨厌保罗,但她非常喜欢孙子亚历山大,计划将皇位传给他。这让亚历山大十分难做,他希望父亲继位,以避免造成祖母、父亲和自己之间发生冲突。据传叶卡捷琳娜死前吩咐把一份诏书藏在首饰盒中,皇位可能是亚历山大,可惜这份遗诏被随即赶来的保罗烧毁。保罗成为了帝国的沙皇——保罗一世。
叛乱上位
父亲登基后,亚历山大正式被立为皇储,父亲给了他大量的官衔: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口炮兵上校、圣彼得堡禁卫军总督、枢密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等等。可能是因为他曾经在父亲保罗组建的加特契纳团服役了一段时间,致使他左耳部分失职,据说是大炮震的。
他对父亲唯命是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请示汇报,极力讨好他。在做皇储期间,他慢慢的结交了一些有实权的朋友,经常向他抱怨父亲保罗一世的专制统治和一些做法不满,并时不时提出来如何去改进。用来试探他的反应。而此时,亚历山大总是笑着应对,即不反对也不赞成,偶尔还会默认赞成一下。随着保罗一世自负、狂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朝臣、贵族地主开始反对他。并着手策划推翻他的统治,成立了反对党,扶植亚历山大上位。我们不知道亚历山大此时有没有参与其中,但推翻其父的政变他应该是知道的,默许的。他不想参与,把自己标榜为一个正义的人。
1801年3月11日夜,政变开始,反对党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消息传到亚历山大耳里时,他嚎啕大哭,心里充满了负疚感。在反对派的拥立下,他登基成为新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登基后,首先更改了保罗一世时代颁布的大部分法令,恢复了贵族阶级的特权,宣布大赦逃亡的农奴,解除贵族子弟不准出国留学的禁令,恢复从欧洲的贸易进口,迎合了反对党的味口。建立“非正式委员会”想废除农奴制,试图恢复解决限制俄罗斯发展落后的农奴制度,但未成功。
击败拿破仑
19世纪初,雄心勃勃的拿破仑一心想称霸欧洲。而此时的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先后击败土耳其(1806年一1812年)、瑞典(1808一1809),极大的巩固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分别在1809年、1812年、1813年、1815年,吞并了格鲁吉亚东部、芬兰、比萨拉比亚、北阿塞拜疆和华沙公国,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国土面积继续扩大。
1812年9月,拿破仑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战争初期,俄国节节败退,拿破仑的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莫斯科。亚历山大将军队交给陆军大臣和库图佐夫将军手里,在他们的指挥下,俄军烧掉莫斯科,主力部队撤出。而拿破仑此时拿到手的只是一座空城,再加上寒冬的到来,法军缺衣少食,拿破仑无意再战,向亚历山大求和,但俄军以逸待劳乘机追袭,全线出击,法军伤亡惨重,拿破仑大败。
然而,拿破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1813年3月,亚历山大亲率大军从维尔纽斯出发,一路西进,在一片炮火连天、弹片横飞中,亚历山大不离战场,亲自指挥,经过几个月的厮杀。法军开始溃败,亚历山大率军进入法国境内,攻陷巴黎,拿破见大势已去,被迫退位。整个欧洲都掌握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尽管一年后,拿破仑从流亡之地厄尔巴岛逃回,又重整旗鼓,但在俄军为首的反法同盟军打击下,惨败于滑铁卢,第二次退位,从此一蹶不振。而亚历山大则成为了欧洲反法同盟的盟主,第二次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被欧洲贵族称为“欧洲救世主”。加上其作为战后“欧洲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故又称“神圣王”。
迷恋亲妹妹
亚历山大继位后,那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纷纷向他投怀送抱,但亚历山大心中只有一个女人的位置,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公主,她是亚历山大的亲妹妹,二人年龄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的岁月竞让两人产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她们经常一块谈天说地、彻夜聊天,天天通信。
亚历山大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道“知道你爱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我像疯子一般爰你!”………“看到你,我高兴得如痴如狂,我像个着魔的人,四处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怀里甜蜜地松懈下来”。
为了妹妹,他甚至拒绝了拿破仑向叶卡捷琳娜公主的求婚,并匆忙将其嫁给了相貌平平的一个公爵。婚后,叶卡捷琳娜公主依然住在圣彼得堡,公爵死后,兄妹感情又像一前一样无所顾忌了。
离奇死亡
1825年9月,亚历山大预感到宫庭危机,但他还是遵照医嘱,离开圣彼得堡,来到气候宜人、位置偏僻的亚速海小镇疗养。两个月后,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月19日在疗养地驾崩。他突然死亡引起了人们纷纷猜测,有人说:他确实死于疾病;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借机遁入空门。不管怎么说,他确实不在出现在人面前。
那么亚历山大一世到底去那儿了呢?
十年后的一天,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子里出现了一位雍容华贵、仪表超凡叫费奥多·库慈米奇的老人,由于他说不清自己的身世,被警察局驱赶到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辛苦,但他学识渊博、待人和善,深受当地人的爱戴。对于当代政治事件他了如指掌,甚至能够详细描迷俄军当年进入巴黎的盛况,还能一个一个地说出沙皇身边的随员,让人吃惊不已。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亚历山大一世母亲(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寄来的衣物和钱财。
1864年1月20日,费奥多·库兹米奇以87岁高龄寿终正寝,而他给后人留下许多的疑问。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的医生,从不参加11月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他却领着大家为其亡灵祷告,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的死了”。而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他的侄子)也在办公室的墙上,一直挂着“费奥多·库茲米奇”的画像。前苏联曾挖开过沙皇的墓室,而亚历山大一世的墓室里什么也没有。他的墓碑上刻着“上帝的选候”。
他是俄罗斯最让人费解的沙皇之一,由于在反法同盟中击败拿破仑,复兴欧洲王室,从而被贵族称“欧洲的救世主”。由于战争他使俄罗斯变得强大,但在统治期间,起义不断。
俄罗斯历史学家维亚杰姆斯基说亚历山大是“至死都没有让人琢磨透的斯芬克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