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贵为名著,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命运,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深受读者的追捧,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却只给简短的评说;像四川作家李劼人,他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似乎在读者这里受到冷落。
?李劼人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7月1版1印,印数54000册。
到底是选集的架势,作者的照片就印了两幅,让我看到了他青春时代的帅气,和老年时的儒雅。手迹印两张,因是毛笔字,不便评述。
背影主要内容(背影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
?死水微澜?的时代为1894年到1901年,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的两种恶势力教民与袍哥的相激相荡。作者1954年对早已出版的?死水微澜?进行修改,幸亏“修改得少一些”。以我拙见,最好一个字别改,才最有价值。然而,我也不得不阅读这个“修改本”。
小说的语言很生动,又有四川作家特有的辣味,读起来爽极了。
“赶场是货物的流动,钱的流动,人的流动,同时也是声音的流动。声音,完全是人的,虽然家禽、家畜,也会发声,但在赶场时,你们却一点听不见,所能到耳的,全是人声!”
这个是叙述语,让读者初步领略了川味语言的冲击力。
“狗,邓大爷家倒养有两只又瘦又老的黑狗。但是它们都很害怕人,我们一来,都躲了;等到吃饭时,才夹着尾巴留到桌子底下来守骨头。王安一看见,总是拿窗棍子打出去。”
你瞧瞧,一个“守”字,境界全出。
按我的分析,?死水微澜?之所以长期受到了部分读者的冷落,和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有关。读者似乎不太喜欢那样特别写实的小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