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治丝而棼,又作治丝益棼: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释义: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阻兵安忍:释义: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众叛亲离:释义: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玩火自焚:释义:玩弄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大义灭亲:释义:形容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典故出自《左传·隐公四

治丝而棼,又作治丝益棼: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释义:

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

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阻兵安忍:

释义:

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众叛亲离:

释义: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

形容完全孤立。

玩火自焚:

释义:

玩弄火者,自身遭焚。

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

大义灭亲:

释义:

形容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典故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四年,春,卫州吁?1?弑桓公?2?而立。公?3?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殇(sāng)公之即位也,公子冯?1o?出奔?11?郑?12?,郑人欲纳?13?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1??以赋?1??与陈?1??、蔡?1??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1??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1??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2o?,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21?问定君于石子?22?。石子曰:“王觐(jìn)?23?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què)使告于陈曰:“卫国褊(biǎn)小,老夫耄(mào)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lì)?2??于卫。

九月,卫人使右宰醜(chǒu)?2??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nuò)羊肩?2??涖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wù)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注释:

(1):卫州吁:卫前庄公庶子,名州吁,史称卫前废公。卫国为姬姓,侯爵,都于朝歌,在今河南鹤壁市。

(2):桓公,即卫桓公,卫前庄公嫡子,州吁异母兄,名完。

(3):公,《春秋》为鲁国史书,此“公”所指为鲁隐公,姬姓,名息姑,鲁惠公庶长子。鲁为侯爵,都于曲阜,在今山东济宁曲阜市。

(4):宋公,指宋殇公,子姓,名与夷,宋宣公之子,宋穆公之侄,为殷商后裔。宋为公爵,都于宋,在今河南商丘市。宋宣公临终前传位于弟宋穆公,宋穆公临终前还位于宋殇公。

(5):会,诸侯相见于隙地(空着的地方)曰会。

(6):寻,重温;重申。

(7):宿之盟,鲁隐公元年九月,鲁隐公及宋人盟于宿。宿为宋邑,在今山东东平县东。

(8):遇,未及期相见曰遇,

(9):清,鲁邑,在今山东聊城一带。

(10):公子冯,宋穆公之子,名冯。

(11):出奔,逃走;出走。

(12):郑,姬姓,伯爵,都于郑,在今河南新郑。

(13):纳,指送某人回国,助其即位。

(14):敝邑,诸侯国的谦称。

(15):赋,军队。

(16):陈,妫姓,侯爵,为帝舜后裔,都于宛丘,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

(17):蔡,姬姓,侯爵,都于蔡,在今河南上蔡。

(18):众仲,鲁国大夫。

(19):羽父,姬姓,名翚,又称公子翚,鲁国宗室。

(20):徒兵,步兵。

(21):厚,石厚,卫州吁亲信。

(22):石子,卫国大夫石碏,石厚之父。

(23):觐,诸侯见天子,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24):涖,到;临。

(25):右宰醜,卫国右宰,名醜。

(26):獳羊肩,石碏家宰。

典故讲的是:

鲁隐公四年,春季,卫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

鲁隐公与宋殇公约定会面,打算重温宿之盟,然而还没有到约定的时间,卫人便来到鲁国报告内乱。

夏季,鲁隐公与宋殇公提前在清地会面。

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亡到了郑国,郑人想送公子冯回国,助其即位。

卫州吁自立后,准备以报前怨为由攻打郑国,以此来讨好诸侯,安定民心。

卫州吁遣使对宋殇公说道:“君若攻打郑国,除去君之祸患,敝邑将以君为主,派兵与陈、蔡跟从,此乃卫国之愿。”

宋殇公同意出兵伐郑。

此时陈、蔡两国正与卫国交好,于是陈、蔡便与卫、宋一同攻打郑国。

诸侯联军围攻郑邑东门五日仍未攻克,于是便引兵而还。

鲁隐公向大夫众仲询问道:“卫州吁和民能成功吗?”

众仲答道:“臣只听说过以德和民,没有听说过以乱和民。以乱和民就像整理丝线却找不到头绪,结果只会是越理越乱。州吁,仗恃军队而安于残忍。仗恃军队则没有群众支持,安于残忍则没人亲附。众叛亲离,难以成功啊!而且战争就如同火一般,若不停止,终将自焚。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不用美德,却想以乱成功,必定不能免于灾祸!”

秋季,卫、宋、陈、蔡四国再次联合攻打郑国。

宋殇公遣使邀请鲁国出兵伐郑,鲁隐公拒绝出兵。

公子翚向鲁隐公请求出兵会合诸侯伐郑,鲁隐公没有同意,公子翚坚决地请求,鲁隐公还是没有同意,于是公子翚便擅自率军前去会合诸侯伐郑。

诸侯联军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郑国的谷子后便退兵了。

卫州吁仍不能安定百姓,石厚便向石碏询问稳固君位的办法。

石碏说道:“觐见天子就可以。”

石厚询问道:“如何才能觐见到天子?”

石碏说道:“陈侯正受到天子宠信,现在陈、卫两国交好,如果朝见陈侯,请陈侯帮忙,就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石厚便与州吁一同前往陈国。

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狭小,老夫已经年老,没有了能力。州吁、石厚二人,是弑寡君的凶手,敢请陈君除去二人。”

陈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了起来,并请卫国派人前往陈国处置二人。

九月,卫人派右宰醜将州吁带回卫国,在濮地杀死了州吁。石碏派家宰獳羊肩在陈国杀死了石厚。

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厌恶州吁以及与州吁来往的石厚。大义灭亲,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上一篇: 2023年五月天有哪些演唱会(2020年五月天的演唱会)
下一篇: 刘景文(刘景文苏轼古诗《赠刘景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