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没有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地,一个人如果在某一个地方生活了一辈子,却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也应该是悲哀的。
人们经常对发生在别处的历史津津乐道,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本土的历史。那么“文化旺苍”就通过旺苍乡镇史话,来让人们了解旺苍,认识旺苍,宣传旺苍。
今天带大家认识的是旺苍县三江镇。
膏腴之地什么意思(膏腴之地读音是什么)
三江镇,位于县境东部,地处厚坝河、碗厂河、樟木树河三水汇合处,故名。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森林覆盖率34%,树木以松柏为主,煤储量丰富。镇境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倾斜,南北为山,中为厚坝河南北纵穿,境北多属矿子黄泥及冷沙黄泥土,境南多属暗紫泥土。年均气温16C,降水量约1100毫米。
三江镇,旧名高城坝、官仓营。南朝梁时(521年)属木门郡池川县(今普济镇大池坝)。隋时于581年省池川县为池川里。唐时属狄平县(后改为地平县,今普济镇大营坝),属静州(今木门镇),后来静州被废,隶属集州(今南江县城)。宋时,属利州路通平县。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设高城,属嘉川县,后来嘉川县省并入广元县,三江属广元县广化乡,为广化乡高城堡。民国初年,为高城乡第八(高城)团区。
1933年6月,红军在镇境置第一(设分水岭,今三江镇分水村,徐明国、马海宗、何宗伦、何东山等先后担任主席)、第二(设后坝场,今三江镇后坝村小学,肖映周、谢国太、赵伦武等先后担任主席)两个乡苏维埃,均属于第一(普子岭)区苏维埃。分水岭乡苏维埃治今分水村,辖坑坑店、石燕子、元山子、蒙沟里等村苏维埃;后坝场乡苏维埃治后坝场,辖独柏树、九曲坡、小溪沟、铁炉坝等村苏维埃。1935年,红军战略转移后,乡苏维埃被废除,在今三江后坝村境内设置高城联保,属第三(五郎)区署。1940年,以高城联保为基础设置后坝乡。1943年后坝乡改为竟成乡,以“有志者事竟成”之意命名,属第三(五郎)区署。1945年第三区改为第二指导区(五权),辖第一至第十五保,三江仍属第二指导区。
1950年,旺苍解放后,三江属旺苍县第二区(普济)。1951年,分今三江镇东境设置分水乡,分今三江镇西南境设置三江乡。三江乡治今花园村境独柏树,以地名三江坝命名,属旺苍县第七区(普济),辖第一至第七村。1956年,三江乡撤销,辖村归并竟成乡。1958年,分水乡撤销,辖村归并竟成乡,为县直属乡。同年,建政社合一的竟成人民公社。1960年,公社迁至广(元)达(县)公路旁今址。1961年,三江人民公社属普济区,辖红星、新光、阳平、茶园、大坪、三江、分水、新胜、大旗、新民、桃红、川心、花园、华山等十四个大队。1984年,政社分开后设为竟成乡。1992年撤销竟成乡,建三江镇。
三江镇是旺苍县东部膏腴之地,古老的厚坝河从水磨、大两的大山中奔腾而来,冲积形成厚坝、石墙坝、三江坝等平地。厚坝河在三江坝与碗厂河、樟木树河交汇,在木桥坝又与西来的花园河汇合,四水汇合形成白水河,流人巴河、渠江。早在1700多年前,三江就是蜀魏相争的古战场,境内留下了大旗山、麻石寨、官仓营、华盖山等众多的遗址。明代在三江设高城堡,治地先后设于分水岭和厚坝场。清咸丰年间,开始采煤、冶铁,厚坝场逐渐兴旺,葡萄石成为水码头,上百只燕尾船直下恩阳、重庆。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江坝、华盖山战斗,在党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三江镇的下石村坝河观音岩绝壁上临空悬挂着一寺庙建筑群,层叠的殿阁如琼楼仙阁从天而降在半山腰,这是明代修建的悬空寺。这里山势险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该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悬空寺檐牙高挑,门窗屋檐雕刻华丽,柱石上飞禽走兽刻工精良。整个寺庙建筑依山而建,布局严谨,做工巧妙。悬空寺后殿的大梁上,有“大明成化元年建”的铭文,成化元年即公元1465年,距今540年。
据当地百姓讲,该寺庙下面的河道是米仓古道经过的地方,解放前商贸繁茂、往来船只较多,寺庙香火兴旺,解放后随着水路运输减少,寺庙逐渐冷落残破,近年当地百姓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曾两次组织维修。悬空寺建筑群年代久远,气势宏伟,结构设计奇特,寺庙除塑像被毁外,大多保存较为完好,其文物考古价值、建筑艺术价值较高,为研究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文字来源:《旺苍乡镇史话》/主编:邵正周/编辑:赵静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