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燕王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从此开启了永乐时代。
朱棣登基后,在位22年,奇怪的是这么久的时间,竟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朱棣在位多少年(朱棣在位多少年活了多少岁)
永乐皇帝生于公元1360年,继位之初已经42岁。登基前生下4个儿子和5个女儿,因为大部分是徐皇后生的,于是有人分析,朱棣钟情于徐皇后,徐皇后死后(公元1407年离世),儿子也都已成年,也就失去了生育方面的动力。
这种解释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在今天人们专情是被歌颂的,但在皇宫,皇帝是不能够专情的,要雨露均沾。
明宪宗因为专宠于万贵妃,被满朝上下反感;君不见嘉靖皇帝因为修道,而被海瑞在《治安疏》痛批“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皇帝太过好色不行,不好色也不行。皇家需要子嗣传承,在医疗条件差的古代,自然是生得越多越好!
也有人分析,朱棣继位后,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有五征蒙古、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等等。
不可否认,有些事情需要皇帝亲力亲为,但总不至于连生孩子的功夫都没有。就连清朝那个号称勤政劳模的雍正,45岁登基,还抽空生了俩孩子。
正常情况下,条件允许,朱棣本人也不应该排斥生育。事实上朱棣的女人并不少,除了徐皇后,还有昭献贵妃王氏、恭献贤妃权氏等不下20个妃子。
有的妃子是朱棣做燕王时候封的,也有的是永乐年间册封的。既然娶了这么多妃子,没有当摆设的道理。
一个妃子生不出来,可能是妃子的问题;一群妃子生不出孩子,问题大概就出在朱棣身上了。
前文提到,朱棣登基的年龄是42岁。42岁对于现代人可能是“黄金时代”,对于古人来说都已经是爷爷的年龄了。
古人四十多岁生孩子不是没有,但相较于年轻人,概率要低很多。就算现代人,四十多岁能生孩子应该也有些困难。
由于朱棣是马上皇帝,靖难之役身先士卒,五征蒙古也是御驾亲征,最后还是死在亲征的路上。有人分析,常年骑马可能导致朱棣丧失了生育能力。
如此解释并非空穴来风,朝鲜人写的《李朝实录》有很多关于明朝的片段。
话说在永乐年间,发生了宫女和宦官“对食”事件。宦官虽然没有生育能力,到底曾经也是男人。
专制时代,女子只要入了宫,就算不是妃子,也只能是皇帝的女人。皇帝的女人竟然和其他男人有染,显然是触犯天威的。
据说朱棣为此非常恼火,牵连出来的宫女多达数千人。有个宫女在临死前,对着朱棣怒骂:“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太监),何咎之有?”
意思就是你朱棣生理功能不行,才会让宫女和太监有染,她们有什么错呢?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对于朱棣来讲无疑是残酷的!他好不容易坐上天子宝座,富有四海,却不能……难怪会因为宫女与太监“对食”而发怒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