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原文译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

(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

译文:正确体现道的思想不会崇尚某种观念,崇尚某种观念不能够正确地体现道。懂得以道为根本的不会以自身的观念替代道,以自身的观念替代道不懂得以道为根本。善于遵循道的不会重视某种方式,重视某种方式不善于遵循道。

圣人无所执着,不停留在自身的观念上顺应他人,人们越是听从他。不停留在自身的方式上促进他人,人们越是推崇他。所以天遵循道的体现是顺应万物而不障碍万物,人遵循道的体现是顺应万物而不偏离万物。

详细解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信言”表示正确体现道的思想,“美”表示崇尚,“博”表示替代,“多”表示重视。这三句的意思表示:正确体现道的思想不会崇尚某种观念,崇尚某种观念不能够正确地体现道。懂得以道为根本的不会以自身的观念替代道,以自身的观念替代道不懂得以道为根本。善于遵循道的不会重视某种方式,重视某种方式不善于遵循道。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积”表示停留、执着,“无积”表示无所停留,无所执着。“既”表示满足,这里表示不停留的意思,“既以”表示不停留在某种观念,某种方式上。“为”表示顺应,“为人”表示顺应他人。“予”表示促进。“己愈有”和“已愈多”都表示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里是说能够治理好天下。“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这两句的意思表示:圣人无所执着,不停留在自身的观念上顺应他人,人们越是听从他。不停留在自身的方式上促进他人,人们越是推崇他。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与前面一章“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说的是同一道理,都是说顺应人们才能够治理好天下。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利”表示顺应,“害”表示障碍,“为”表示顺应,“争”表示偏离,“弗争”表示不偏离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天遵循道的体现是顺应万物而不障碍万物,人遵循道的体现是顺应万物而不偏离万物。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圣人无所执着,顺应人们,所以能够成就自己。

(以生命内在变化为指引,以帛书道德经为线索,用古汉语思路试着解读《道德经》。玄龙国学玄龙无极)

帛书《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上一篇: 宇宙全景图(宇宙全景图超高清)
下一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