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常遇春怎么死的(常遇春的死因)
保家卫国兴邦是无数军中将士们的愿望,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辛弃疾的生活。
中国每一个王朝的建立和每一个王朝的平安都离不开这些将相们们在沙场上拼搏的身影。将军百战死,在残酷的战场之上有多少大好男儿就这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他们为的是自己的信仰同时为的也是自己身为一个军人的尊严。
古代社会打仗一般用的都是冷兵器,这些将士们为了减少伤亡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发明出来了许多巧妙的武器和防护装备。
图2
盔甲就这么应运而生了,中国的盔甲最早出现在夏朝,当时有许多将士在沙场上战死,皇帝看到了这一切之后心痛不已,他就和身边的人一起发明出来了一种简陋的盔甲。
夏朝时期我国还没有掌握冶金技术,因此这些盔甲都是由一些动物的皮毛和植物的藤蔓编织而成的,虽然说防御力没有那么强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也算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后来冶金行业发展之后人们也将冶金业用入到了制作盔甲的过程当中,盔甲是用来保护将士们的生命的,因此国家非常注重盔甲制造的原材料,根据出土的文物显示盔甲大多都是由精铁锻造的,十分的坚硬。
图3
在盔甲经过改造之后确实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将士们的安全,不过这种由铁制作的盔甲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重量极其之大。
人在作战的时候穿上这样一身装备很容易施展不开身手,而且长期的负重也会消耗士兵们的体力,在作战的过程中有许多士兵反受盔甲的限制,当时部队的人注意到这一点后也对盔甲进行了改造,相关文献记载改造后的盔甲依然重达三四十斤,这样的重量对于常人来说基本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们在很多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这些士兵们在不上战场,平时训练的时候依然身着盔甲,因此有人便发出了疑问这难道是电视剧随便演的吗?
图4
其实不是的,当时有一些将士穿上盔甲作战之后觉得天气炎热便打开了盔甲,让凉风吹进自己的身体。
不一会儿这些人就倒在地上,医生来对这些将士查看之后说这些将士们中了一种名字叫作卸甲风的病症,这种病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风。
医生向将士和士兵们解释到士兵们长期穿着盔甲作战本身已经大汗淋漓了,再加上天气炎热导致他们体内非常燥热,这个时候如果脱下盔甲导致冷风侵入,会造成士兵们肌肉的不适,人的经脉受阻之后会出现倒地失去知觉的状况。
图5
将军们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纷纷下令士兵们不许在战争过后轻易脱下盔甲,而且为了锻炼他们对于盔甲的适应力很多将军都规定士兵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穿上盔甲,以避免在战场上出现突发情况。因此后来不管多热的天,盔甲的重量多么重士兵们都不敢轻易将盔甲脱下了。
我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常遇春也是死于这种病症,那天常遇春和往常一样带着士兵打完仗,觉得天气过于炎热,他便脱掉了盔甲,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感觉到自己身体的不适,过了一会儿晕倒在地,身边的人赶忙过来查看,但是在无力救治之下常遇春就这么去世了。
朱元璋听到了自己手下大将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常遇春常年行兵打仗身强力壮,怎么会这么轻易就离开人世了呢?经过医生的诊治发现他是死于卸甲风。
图6
这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无不提醒着士兵要重视盔甲的穿戴,这些士兵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保卫一方安宁付出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汗水和鲜血,平时他们的训练也是非常辛苦的。
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基本上已经不再用这种冷兵器作战了,而大多用的都是例如手枪和炮弹之类的热武器,如今我们也有了防弹背心和防爆装置,虽然说现在的防御装置比古代要更加精良,但是这些警察和部队当中的人依然是过着刀尖舔血的生活。
属于冷兵器和盔甲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这些将军和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心却永远镌刻在了这片土地上,后人不敢遗忘。
盔甲上面记载的是主人的战功和热血,代表的更是对和平的期待,唯有和平才是大家真正的愿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