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长空浩荡,如茵绿毯覆盖着连绵的山脉,星点粉白的野花点缀着绿茸茸的草地。
两弹一星时间(两弹一星时间是哪一年)
7月,记者踏足青海金银滩草原,这里风光正好。草原的风经年吹拂,昔日总是热火朝天、被称作青海二二一厂的西北核试验工业基地,如今已沉寂在历史的深处。生产研制过原子弹的机械和厂房,慢慢布满了锈迹和青苔。
专属于二二一厂的500号信箱已被封存。这座收藏了无数喜悲与思念的信箱,历史上一直承担着替代二二一厂通信地址的使命。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通信内容中连“草原”“海拔”等透露地理信息的词汇都不能出现。
原子城纪念馆,讲解员讲述了这样一段爱情故事——
一对刚刚新婚的年轻夫妇同时接到原子弹研制的相关任务。按照保密规定,他们不能向彼此透露任何信息,分别匆匆收拾行囊,踏上金银滩,来到二二一厂。
数年的任务时间,他们不知晓彼此真实的通信地址。一封封信件寄托着牵挂的心,从500号信箱飞出,往北京绕过一圈,又回到同一个地方。直到原子弹发射成功,在庆功宴上,分别数年的他们才见到彼此。两人所在的车间,竟仅仅相隔几公里。
在“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里,在这群幕后英雄中,有关家与国的抉择总是出奇地一致。无论是功勋卓著的将军、皓首穷经的科学家,还是平凡普通的工人、战士,都只有一个选项。
1958年,接到任务的邓稼先一夜未眠,平静而歉意地对妻子许鹿希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从那天起,许鹿希没想到,曾经那个体贴的丈夫、关爱孩子的父亲几乎消失在她的生活中,偶尔出现也只是匆匆见一面。她不知道邓稼先在做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能再随便找他,也找不到他。
年华逝去。当许鹿希再次能够长久地陪伴在邓稼先身边时,已是在他的癌症病房里。
生命告终之际,邓稼先对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两弹已成,群星灿烂,航天路远。今日再访金银滩时,二二一厂早已“功成身退”,被时间尘封于草原一隅。
时值青海的旅游旺季,藏族朋友又为游客唱起了那首诞生于金银滩草原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悠扬的旋律仿佛穿透数十年岁月,携着劲吹的朔风、弥漫的尘沙、思念的云翳拂面而来。
当年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奉献半生的人们,不知是否也曾在这片草原上哼唱同样的曲调思念爱人——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