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毁誉参半(毁誉参半成语什么意思)

毁誉参半(毁誉参半成语什么意思)

毁誉参半(毁誉参半成语什么意思)众所周知,去年9月,俄罗斯卡-52武装直升机将要落户中国一事,也是军迷们纷纷讨论的热点。央视的记者也探访了卡莫夫航空工厂,卡-52落户中国的希望是很大的。由于中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实现国产武装直升机直-10的装备,再加上过去几十年里,除了主职运输的米17/171通用武装直升机,我国从未有过从俄罗斯引进专业武装直升机的记录,因此,该合同在网络上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卡-52武装直

众所周知,去年9月,俄罗斯卡-52武装直升机将要落户中国一事,也是军迷们纷纷讨论的热点。央视的记者也探访了卡莫夫航空工厂,卡-52落户中国的希望是很大的。由于中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实现国产武装直升机直-10的装备,再加上过去几十年里,除了主职运输的米17/171通用武装直升机,我国从未有过从俄罗斯引进专业武装直升机的记录,因此,该合同在网络上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

卡-52武装直升机

半年后,俄乌战事全面爆发,卡-52武装直升机作为备受国人关注的俄制武器,第一时间随同俄罗斯空中突击部队赶赴前线战场作战。作战期间,卡-52武装直升机的表现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一方面,卡-52武装直升机在与低空杀手“毒刺”导弹的生死战斗中,创下了单次行动极限突破18枚防空导弹拦截的记录,表现出了优秀的机动性和红外电子对抗能力。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几例坠落翻车的记录,失控下坠的卡-52武装直升机,也表现出了优越的生存性能,大多数飞行员成功逃出,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中东地区被命中时,防爆油箱、防坠座椅、防坠机身经常不能发挥效用,导致大量飞行员当场死亡的糟糕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毁誉参半(毁誉参半成语什么意思)

毁誉参半(毁誉参半成语什么意思)

成功迫降的卡-52武装直升机完好无损

但是,另一方面,卡-52武装直升机在空中打击行动中,也有被传统防空炮火命中坠落的记录。作为10吨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卡52武装直升机本理应具备抵御高射机枪和高射机炮的能力,然而,现实却是面对单兵防空导弹来袭往往毫发无伤的卡-52武装直升机,在面对地面炮火时,却显得十分无力,上文提及到的18发防空导弹都未能伤及一分一毫的卡-52武装直升机,最终便是被传统防空火力击落。这对我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展,有何启示呢?

AH-1G武装直升机

首先,就是武装直升机需要面对的威胁已经改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单兵便携式导弹都被认为是武装直升机的最大威胁,然而,与目前广泛认知中单兵防空导弹才是直升机的最大威胁不同,在直升机诞生之初,对直升机威胁最大的其实是传统的地面防空火。最早投入使用的专用武装直升机AH-1G,为了避免低空支援作战中被小口径防空武器轻易击坠,首次决定对全机防护进行大幅度升级,具体措施包括安装装甲座舱,重要部位增加钢板厚度等等。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重型武装直升机的代表

以上举措极大的提升了AH-1G在地空火力面前的生存性,也为随后70至80年代数款10吨级“空中坦克”的研发设计,打下了实战理论基础。70至80年代推出的美制AH-64阿帕奇和苏制米-28浩劫和米24雌鹿重型直升机,得益于当时发动机技术水平和功率快速进步,最大作战重量得以从初代武装直升机的4至8吨,提升到10吨以上。多出来的重量,除了被设计挂载更多的武器,相当一部分都被用于进一步强化直升机应对传统防空时的生存能力。

俄罗斯米-28直升机也属于重型武装直升机

AH-64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光彩

而此时期装甲防护得到进一步强化的10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面对传统防空时的生存性,在之后发生的数次局部战争中,也充分的检验。阿富汗战争,美国援助给阿富汗的大口径反器材武器,很难对苏军的米-24和米-28武装直升机造成有效杀伤,这最终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向阿富汗军队提供毒刺防空导弹。在之后的海湾战争,树梢杀手277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面对伊拉克陆军强大的野战防空,更是创下了击毁包括500余辆伊拉克坦克在内的上千个军事目标,战役结束整个机群仅损失1架的神话。

毒刺导弹对直升机的威胁比较大

然而,此次俄乌冲突历史轮回,以毒刺代表的典型单兵便携式导弹,在现代红外电子对抗措施面前,已经很难重现阿富汗战争时的辉煌。反而是传统的地面防空火力,在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至暗时刻后,已经逐渐摸索出一套“料理”重装武直的方法,即集中火力重点打击重装武直的发动机部位,发动机作为武装直升机的命门,虽然自诞生以来就被装甲包裹。但是,80年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高光表现,使得重装发动机的防护路线,逐渐从早期的叠甲,转变为以消除发动机的红外特征为主,以整体提升直升机应对防空导弹来袭时的逃脱和生存能力。

卡-52武装直升机

这种路线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若因此而轻视发动机整体的装甲防护,最终就会酿成一系列惨剧。中东上空绽放的阿帕奇火花,乌克兰躲掉18发防空导弹,最终还是被小口径机炮命中发动机坠落的卡-52直升机,都在表明那个传统防空火力对直升机基本无效,便携式防空导弹才是直升机最大克星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重装武直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红外电子对抗干扰装置,还需重新审视考量武装直升机的装甲布置,而这必然会促成15吨级武装直升机的研发。

而对于我军来说,鉴于我国先进的航电技术水平,武直-10的红外电子对抗能力,显然不会比俄罗斯的卡-52武装直升机差,问题关键就在武直-10体重限制下的装甲防护水平下。美俄的10吨级重装武直,普遍具有12.7毫米的全向防御和23毫米机炮的重点防御,我国的科研人员虽然比西方更早的意识到了武装直升机发动机防护的重要性,并在武直-10的最新改版中,在发动机舱附近重点加装了装甲板。不过,面对重新崛起的野战防空威胁,这点“补丁”显然过于单薄,并不能对发动机起到全面保护作用。

直-10武装直升机

因此,我军还是需要摆脱武直-10,发展一款真正的10吨级重装武直。结合美俄重装武直在数场局部战争中的表现,强调红外和电子对抗能力的同时,在真正需要重点防御的发动机部位,增加足以支持武装直升机脱离野战防空火力网的装甲。尽管,考虑到发动机舱的庞大体积,全面防护似乎并不现实,且该举措无疑会增加相当多的重量,但正是因为困难重重,才有攻克的必要。卡-52武装直升机重红外对抗,重机舱防护的结果,就是薄弱显眼的发动机舱屡屡遭到攻击,以致开战之初,接连坠毁3架。

AC313A地面联合试验机成功

从目前来看,提升发动机舱防护的首要措施,应该是首先提升发动机的功率,以弥补装甲增重带来的性能损失。相关信息显示,我国已经基于AC313A地面联合试验机,完成了重型武直所需的新一代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地面测试。据悉,这款新型涡轴发动机,能够为直升机提供最大15吨的起飞重量。换言之,未来我国完全可以基于这款发动机,结合近几年我国突破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像发展055万吨大驱一样,史无前例发展一款具有强大生存能力和挂载性能的15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

俄乌战争中卡-52武装直升机的实战经验表明,传统的10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虽然得益于航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能够有效的应对防空导弹的来袭。但是,面对传统防空火力的历史轮回,传统武装直升机10吨上限所能提供的防护水平,显然已经不足以覆盖武装直升机所有的重点部位。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武装直升机任务负荷要求,机载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直升机装甲防护所需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武装直升机变得越来越重是必然的。而我国或许也得考虑,跳过10吨级,直接发展15吨级武装直升机。

上一篇: 那齐娅(那齐娅的原型)
下一篇: 霍元甲的儿子(霍元甲的儿子和女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