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人民革命史
永定四十年(永定四十年歌词)
第四编
抗日反顽斗争
(1937.7-1945.8)
第十七章永定国共和谈的成功与北上抗日的实现
永定国共和谈虽获得成功,但国民党军政当局并没有放弃消灭抗日义勇军的阴谋,他们在规定的驻防地区、部队番号和军费等问题上耍尽花招和诡计。当时永定红军游击队在平和小芦溪集中点编为第二大队后,粤军乘机袭扰,被抓去战士和群众多人。9月底,粤军一五七师练惕生部调离龙岩后,在龙岩成立了师管区,国民党省政府指令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归师管区整训,给养由省政府拨给。后经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多次交涉,才肯发给12000元的经费。
1937年10月26日,金门失守,漳厦危急。10月28日,中共闽粤边省委决定先派闽西人民义勇军驻芦溪、月流的第二大队出平和、漳浦之间,相机抗敌,以策应粤军抵抗日寇的进攻。但国民党顽固派却阴谋借机消灭红军游击队。10月30日,粤军一五七师师长黄涛给义勇军拍来电报,声称要派车把义勇军驻芦溪、月流带的第二大队接运到漳厦。中共闽粤赣边省委认为其用意不善,目的是企图把红军调到前方,“借刀杀人”,或接到漳州城缴械,重演“漳浦事件”。于是,立即电告黄涛:一、知道前线紧张,立即整装待发;二、行军路线,取道永定、平和转漳浦,到达东山前线,不经过漳州城;三、我们步行,请不必派汽车来;四、请划出一定防线,以便与粤军并肩作战。黄涛接到电报后,深知义勇军不易就范,又害怕义勇军开到闽南后,扩大政治影响。因此,他只好打消吞并的念头,忙复电义勇军:“不得擅自移动,恐滋误会。”制止义勇军开赴漳厦抗日前线。
10月底,张云逸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谈判后,代表党中央和军委来龙岩慰问闽西义勇军全体指战员。同时,传达党中央的旨意:准备把南方游击队编为一个军,一定要保持我们部队的独立性,不编给国民党,他们要打就打,不怕他;他要编我们那做不到,不然就上山和他们干。当然为了顾全抗日大局,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地争取和平。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机关迁往永定下洋月流,一面整休部队,一面对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提高警惕,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袭击等方面的宣传。在这段时间里,省委派出大批干部指导永定地区的合作抗日工作,同时在月流举办了各县县委负责干部培训班,学习中央有关联合抗日的指示,研究讨论开展抗日救亡和统一战线等问题。永定县委的马永昌、马发贤、范乐春和永和靖县委的肖振忠、林忠宝、江岩、罗炳钦等参加了培训班学习。永和靖县委也在下洋中川举办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培养抗日救亡青年骨干。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统一了党内和红军游击队内部对开展国共合作抗日的思想认识,为北上抗日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闽西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罗忠毅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支队下辖三、四两个团。第三团由龙岩白砂整编的红军游击队组成。在平和芦溪整编的红军游击队、闽南“漳浦事变”后从红三团收集回来的部队和汀瑞游击队编为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周桂生,参谋长王胜,政治部主任廖海涛。其中永定各地游击队被编为四团二营的四、五、六连。营长陈麟振,副营长黄庆余。四连连长阮文松,政治指导员王直。五连连长刘永生,政治指导员谭成章。六连连长黄玉庭,政治指导员范钦洪。
1月底,新四军二支队所属各部奉命从各地移驻龙岩白土集结待命。为了保证二支队的扩大与顺利上前线及搞好二支队北上后的地方工作,2月22日,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在后田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议,调整领导机构,选留地方工作骨干。会议还决定在龙岩设立新四军二支队通讯处,曾寿宁为主任。并留下一个连,作为闽西南地方党组织的自卫武装。
2月27日,新四军二支队全体指战导在龙岩白土举行盛大的抗日誓师大会,散发了新四军二支队《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3月1日,600多名永定人民的优秀儿女终于实现了开赴抗日前线的夙愿。他们随同二支队全体将士,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率领下,离开家乡,告别乡亲父老兄弟,踏上了奔赴抗日前线的征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