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新田镇是一个古老的乡镇,它为啥叫“新田”,你知道它的由来吗?新田镇叫“新田”,它一马平川吗?新田有世上最优秀的人物和最优良的物产,你知道吗?新田人常用“览新山秀水唯我青龙至美,赏田园毓川还我梅乡独尊”这两句诗来宣传自己,你了解它的真正内涵吗......看来,你要了解新田,你得必须要亲自到“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的新田镇去走一走了。
新田风土
巍巍青龙山,屹立在万顷雾海、起伏飘渺的苍穹。青龙山顶上有一块高高的平台水泽地,约二亩光景。太阳升起灿烂的笑容,雨露经年滋润。一农人拂开天地间一摞摞腾腾的云雾,踏着层层叠叠的石阶,踩着深渊,闯入屉笼,走进虚空。他扛着一把镢头,引得乌飞雀跃,青枝摇曳,树木抖动。他来到山顶,开疆辟土,终年劳作,闪现大山之子劳作的坚定身影。任光阴泯没,春夏秋冬,依然故我,终于开出了一片平整的田垄。他春种秋收,收获颇丰,人们称之为“新田”。新田镇的名称由此而来。啊,这个名字来得竟如此神奇、风华、勤奋。
关孝和行列式(关孝和微积分)
新田镇名字虽然叫“新田”,它不都是一马平川的“田园毓川”,而是有“新山秀水”,即山峦、丘陵与河流,属丘陵地区。就青龙山而言,它有青龙、蜡烛、靠山三座山峰组成,并有奇观,即青龙烟云、云台山竹海、华佗岭石峰。青龙烟云,山上云雾缭绕,亦真亦幻,变化莫测,即便是晴天,山巅亦雾霭萦绕,行人翻山时,鸟在云中飞,云里雾里行。登山时,后人见前人鞋底,前人见后人头顶,称为“云中奇迹”。华佗岭石峰,怪石嶙峋,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有似老者盘坐,有如仙女飞天。有坚如磐石,能操戈炼兵;有上似宝剑,直指云霄。华佗岭石峰,洞山旁的洞口和蜡烛山的龙口相对成趣,加之蜡烛山的耸天而立的18级台阶,这些奇妙的自然风景,使新田成为人间仙境。新田的中心地带就是青龙山,因为山峰上有天街,有商铺,形成街市,人们又称之为“青龙街”,过去,人们习惯于把上新田街称为“上青龙街”,新田镇也曾叫青龙山镇。新田人常用“览新山秀水唯我青龙至美,赏田园毓川还我梅乡独尊”这两句诗来宣传自己。那么,新田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要了解这两句诗的真正内涵,看来。你得必须要亲自到“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的宣州区新田镇去走一走了。
新田镇位于宣城市南郊,距市区27.5公里,总面积96.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23395亩,山场78115亩,河滩4664亩。总人口2万余。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风华绝伦的风土,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天文数学大师梅文鼎,就出生在新田镇三家渡村(现为村民组)。这个村原先叫“坐吉村”,坐落在欲腾空而飞的大龙头山下,它的源头来自柏枧山,清顺治前,称之为山嘴头村。河的源头有两孔龙乳泉,成两条白练,横跨河面有一座扎子桥。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整个村就坐落其中,所以叫“坐吉村”。后梅文鼎、梅文鼐、梅文鼒(z资)三人在此潜心钻研天文、地理、数学等,撰述了很多论述文集、诗集,遂改名为三家渡村。村民们说,由于这样的地形,“大雨不过扎子桥”。他们说:梅文鼎在桥边下棋、柏枧山鸟云滚滚,狂风暴雨,雨也没下到桥这边来。另有“金银十八缸,落在梅花桩的传说。据说,梅文鼎为了治学,共花了十八缸金银。意思是要想事业精通,学业有成,人们要舍得花钱,努力奋斗。三家渡村北一里许,河塘、沟渠、埂头统统长满了菖蒲,故名蒲田村。蒲田村内有河流(扎子河、龙泉小河),有滩涂(九华滩、磨子滩),有山脉(罗汉山、香炉山、云台山等),有洞窟(观音洞、老虎洞)。这些多样的生活环境,这里阴湿的气候及池泽滋养的水源,使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而生,使它“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村里村外,河塘沟渠田头比比皆是。蒲田村人把每年的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家家户户给菖蒲过生日,修剪根叶,积水以滋养,并用它来祛邪、避疫、治病。“冬春之交,宣人煮熟担卖,食之清煤炭火毒。”(嘉靖《宣城旧志》)也有人盆栽,用以观赏,不失为风雅。
新田早些有袁村,它有“桃园圣地”之称,相传该村古名叫烟村。村民们大摆流水宴,轮流邀请亲朋好友及村邻来共享欢乐,以庆丰收,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丰收节”了。由于要设宴,“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村子车水马龙,人来客往,鸡飞狗跳,杀猪宰羊,人声鼎沸,连续多日如同过年一般,人们故称之为“烟村”。至今村里还传说“铁拐李来烟村赴宴,抖落泥土在烟村造圆山”的故事。此时烟村又叫“圆山村”,后来该村姓袁增多,姓至名归,又谐音,把“圆山村”改为“袁村”了。袁村东侧有狮子石,观音石,还有仙人洞,洞深不可测,流水潺潺。据说此洞和水东碧山龙泉洞、华阳白云洞相通。该村还有三座石拱桥,已有千年历史,造型古朴典雅,桥拱如雨后彩虹。村里500年的4株银杏树,树干高大,遮天蔽日,树枝荫翳浓密。
由此看来,新田的确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五彩斑斓的万物;在这片的土地上,造就了旷世杰出的人才;在这片的土地上,培育了万种风情。正如《国语·周语上》所说:“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你看,新田如此多样的环境造的物产,有石灰石、高岭土等,还蕴藏着大量的煤炭。据说,煤炭探测可采储量可达210万吨、石灰石总储量有6000万吨、石英沙总储量1000万吨、高岭土储量5000万吨,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更使人叹为观止的是宣木瓜了。宣城的宣木瓜虽然水东、孙埠、周王、溪口、金坝等乡镇都有,甚至连泾县、宁国也有少量生产。然而,宣木瓜最优者产于新田镇的华佗岭,《清光绪·宣城县志》载:“药之品曰宣木瓜,产新城者最佳,东南乡塌里所产亦美。宋梅尧臣诗:大实木瓜熟。”因宣木瓜性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分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加之它性格孤傲,喜生长在荒山野岭,僻静荒蛮之处,耐寒耐旱。而华佗岭有巨龙腾飞之势,巍峨挺拔,雄伟壮阔,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山势峥嵘,险峰幻迭,云海浩瀚,大气磅礴,适合木瓜生长,也因此新田镇被誉称为“中国宣木瓜之乡”了。相传三国时期,华佗跋山涉水到青龙山采药,发现这里的土壤适合中草药材尤其适合木瓜生长,从此在此栽种木瓜等,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华佗岭”了。宣州区宣木瓜的种植,已有1500余年历史,宋梅圣俞《咏木瓜诗》曰:“百果宜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投此琼瑶报,盖重车马饰。幸资药品用,少助臣调力。”范成大《咏木瓜诗》曰:“沈沈黛色浓,糁糁金沙绚。却笑宣州房,竞作红妆面。”国朝沈泌有《木瓜谣》:“圆者为木瓜,长者为木桃。”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李时珍都有较高评价。宣木瓜有舒筋活络、祛风湿痹等症显著疗效。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明嘉庆《宁国府志》载:“宣城县岁贡木瓜上等一千个,中等五百个,下等二百个,又干瓜十斤,俱解礼部。”所以《本草纲目》上有这样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木状如奈,春末开花,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着粉,宣人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镞纸花粘于上,夜露日烘,渐变红花色,其纹如生,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后来到了公元420年(南朝刘裕时期),宣木瓜就作为贡品上奉朝廷。因此在全国各地的木瓜品种中,宣木瓜一枝独秀,极富盛名。2019年宣州区新田镇赵村村荣获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光荣称号。现在的宣城加大了宣木瓜的培植与生产,而新田镇更是利用这一传统的神奇物产,在全镇大力推广,镇内设有新海、新川、新岗、新华、可人宣木瓜等公司,负责生产经营,总产值1亿多元,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然而,了解新田历史的人还知道,新田有另一种物产就是我们所说的煤矿了。煤矿现在虽然开采少了,但人们忘记不了它给新田和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新田人民开始挖煤,新田的乡镇企业就是从兴办煤矿开始的。当时新田兴办了采煤一矿、二矿、三矿、四矿等多个乡镇企业,年产值达近300万元,利税近万元,从业人近千人。几千年沉寂的鸟金,被新田人挖了出来;几万年埋没的火球,让它熊熊燃烧。燃烧它通黑的躯体,贡献它赤烫的心肠。在写满忠诚的岁月里,新田人忠心耿耿、源源不断地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的时刻。九十年代初,新田一矿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甲级通风矿井”,吸引淮南煤矿来参观并联营开矿。新田一矿矿长李鸣皋当时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煤矿企业也带动了采石、花边、耐火材料、油料等乡镇企业的发展。新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热火朝天。这些企业不仅壮大了乡村集体经济,也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为将来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新田的物产不止这些,还有板栗、香菇、太子参、地膜鲜花生、蚕桑、茶叶等等。
新田人认识到,发展经济不仅能单一的增长,而且要形成经济的多样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所以,新田人利用本土物产的多样性,发展多种经营,新田人称之为“七彩经济”,并依山傍水,打造生态生物园,让田园经济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创造新的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田园。
新田这片神奇的风土,不仅造就了万物,而且培育了人才。三家渡村首推的是梅文鼎。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梅文鼎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3月16日,自幼聪颖,儿时便随父并塾师罗王宾仰观天象,能了解运旋大意,9岁熟五经,通史事,有“神童”之誉,14岁入县学,15岁补博士弟子员(中秀才),以后屡应乡试不第。20岁结婚,接着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他在家既要养儿育女,又要遵守孝道,此时,梅文鼎就没有时间去忙于举业。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27岁的梅文鼎从同里倪观湖学习历书《交食通轨》,发现书中立法之故,并为其订讹补缺,撰《历学骈技》2卷,后增至4卷。倪师“叹服”,认为梅文鼎“智过于师”。从此,梅文鼎坚定了研究历算之学的志向。清康熙元年(1662年)他开始向倪正学习《大统历算交食法》并订正其讹误。成为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梅文鼎毕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学,并且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梅文鼎在著作中,再次阐明了已失传的古代历理,对于传统天文学中的许多方法,他又写了《交食》《七政》《五星管见》等书,介绍第谷式的西方天文学。梅文鼎在另一部著作《历学疑问》中,论述了中西历法的异同,并将许多西方天文知识纳入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例如,他称西学的“地球寒暖有五带”,即《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说”。他自撰的《勿庵历算书目》有天文数学著作七十余种,包括数学著作二十余种。《梅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其中数学著作十三种共四十卷等。梅文鼎专心致力于天文数学的研究,他系统地考察少古今中外历法,又介绍了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梅文鼎介绍和发展对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颇有影响。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梅文鼎从小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文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发所以立法之故,补其遗缺”。他一生著述很多,绝大部分是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梅文鼎的学术成就,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据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农历闰四月,“安溪李文贞光雅重之,以文鼎所著《历学疑问》三卷进,圣祖奖许,召见德州舟次者三,赐坐赐食皆弥日,授之官,从老辞。御书《积学参微》。”第二年,又征召其孙梅珏成入内廷蒙养斋学习历算。梅文鼎70岁时撰《勿庵历算书目》1卷,介绍他所著书的内容梗概和写作缘起。晚年他还在家乡孜孜不倦地整理校订平生所著各书,以备刊印。康熙六十年(1721年),梅文鼎卒于故土,时年89岁。康熙帝特命江宁织造曹为之治丧事,营墓地。墓现在在柏枧山口外的达村(俗称荷花塘)。为纪念梅文鼎,宣城市区还建有梅文鼎纪念馆,馆中存立了梅文鼎的有关资料与实物。现在宣城市区建有梅溪公园,园内立有梅文鼎塑像及康熙帝亲赐的《积学参微》文。在他诞辰355周年的时候,国家有关部门曾在宣州市召开过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国内外学者达120多人,有人还实地去新田参观考察。在靠近龙头山的南边,梅文鼎的住房还有一进;村中林天府的大厅还完整;村头那古老的四门:东婚嫁门,西生活门,南迎宾门,北丧事门,遗址尚在。村内9塘13井依然如故。村东梅氏宗祠和武朝门,直到“文革”时才被拆毁,祠堂内柱曾经刻有金字对联,大厅还悬挂清朝康熙皇帝赠送的大横匾。
新田梅家不只有梅文鼎,还有梅守德与梅鼎祚父子及梅文鼐、梅文鼒(z资)等。梅守德(1510年-1577年),字纯甫,号宛溪,人称宛溪先生,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举进士,登弟后授给事中,出为浙江台州推官、户部主事、山东学政、云南参政。因忤严嵩出任绍兴知府。梅精研理学,是“宣城心学”奠基人之一。他有子梅鼎祚(1549-1615),戏曲、小说家。自幼笃志好学,饮食寝处均不废书。16岁廪诸生,诗文名扬江南。郡守罗汝芳召致门下,王畿称为“小友”,后负才不第,“以古学自任,饮食寝处不废书,发为文辞,沉博雅赡,士大夫好之。”他与当时文坛名公王世贞、汪道昆相交甚厚。梅鼎祚青年时代善交游,与戏剧家汤湿祖为莫逆之交,擅长诗文古词,所作皆“骨立苍然,气纯而正,声铿以平,思丽而雅”。士大夫皆好之,有“诗文清雅”之誉。中年以后,专注诗文典籍的搜集编辑和戏剧创作,所作《玉合记》为昆山派的扛鼎之作,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梅鼎祚一生以读书、藏书、著书为乐,常说“吾与书若鱼之于水,一刻失之,即无以为生”,并建"“天逸阁”专事读书写作,一生著述卷秩浩繁,涉及诗文、小说、戏剧等。有《皇霸文纪》十三卷、《西汉文纪》二十四卷、《东汉文纪》三十二卷、《西晋文纪》二十卷、《宋文纪》十八卷、《南齐文纪》十卷、《梁文纪》十四卷、《陈文纪》八卷等。他精画技,被誉为“黄山画派巨匠”,他和夫人钱氏在镇区内的合墓地“梅清陵园”,现已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新田除了梅氏外,还有光绪年间在朝中为官的周浩。周浩(1838—1919),字瀚如,号退叟,新田凉亭村人。周浩于咸丰四年(1854)考取秀才,咸丰九年(1859),周浩和哥哥周永鏊在本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64年,周浩随鲍超率部进入江西,入广东嘉应州,歼灭太平军。随后,又赴湖北、河南,参加剿灭捻军的战斗,获得胜利,由九品训导升至四品的知府衔,被清廷授予“额特赫恩巴图鲁”的称号,先后署理江西临江、南昌知府。周浩喜爱亭台楼阁,他回到家乡后,修建了“水阁凉亭”和逍遥馆,颇具古风雅韵,并扩大为“锄月山庄”。史载,光绪十四年(1888),周浩在梅岭种梅子树李树桃树共计6000多棵(《大庾县志》)从新田上下钱村以下,黄渡高家渡以上,上下15里,皆种桑、栽桐子树油茶树,成为“江南省农业合作工场”,吸引了大批手工业者聚集。周浩母亲徐氏,出自名门。19岁嫁给了周世德,咸丰二年(1852),周浩父亲去世,家庭困窘,太平军入侵,徐氏率老弱妇孺与太平军对抗遇难。后人们在小东门为她树了“贞节坊”。新田人始终有一种开疆辟土的精神与风范。新田镇镇政府就座落在青龙山北麓,当时比较荒凉。新田人除保留下老街外,又辟了新街,并铲平山头,修平道路,并铺了水泥路面。为了解决“藏在深山无人识”困境,当时投资修通并改造了联结峄山的公路。为使各村与外界尽快连接,又建设架设蒲田扎子桥,完成了“村村通”工程,让新田人也享受“进出买卖有车运、随时随地即可行”的便捷。为了解决山坡田的灌溉用水,新田人发扬“红旗渠”精神,由新田赵村开挖的一条约3公里长的董冲渠,解决了数百亩山地用水,坡上一片葱绿。新田初中背靠山坡,他们硬是挖山不止,开辟了一个操场让学生运动,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新田镇曾被评为“双基达标”先进单位。新田中心小学戚荷敏老师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卫生院相继得到改造与翻新,镇里还盖起了青龙山剧场,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榨屋村芳村的龙灯舞出了风彩,舞出了精神,几乎每年受邀到市区演出。袁村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他们成立了腰鼓队、业余剧团,尤其是山歌民谣也很有名,《抽水调》、《龙船歌》、《上工号子》、《采茶歌》在田舍井然的广野唱响。华阳河、血防河流经新田,新田人曾投入相当多的资金与劳力进行疏浚与护岸工程,如今实际河长制,使清澈的河水终年流淌,境内绿树如荫,山清水秀,“引人频入胜,自喜杖藜间”。对于华佗岭,在岭上又开辟了上千亩林场,栽种白芍等中药材,并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段,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段专门辟有木瓜园。使华佗岭更加富有与葱茏,有诗为:“华佗岭上报春迟,斗艳争奇正适时。枝发花娇皆秀色,新田田园世间奇。”现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新田人更加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把新田变成一个生态绿色田园。今年新田镇又举行了“中国宣木瓜节”,文人故里,相聚四海宾朋;我宣木瓜,古今九州闻名。灿烂阳光照新田,一派乡村吹风情,层林似画染乡村,八方来客摩接踵。木瓜甘甜滋润贵客,农人卖瓜收获丰。卖优品,治沃土则依百姓力;宣木瓜,引商流是为政府功。与世同瑞,人物通灵;花能解语,放歌唱吟。新田人以情怀之炽热,延燃烧之赤诚。花繁枝茂,兴一方沃土;姹紫嫣红,绘斑斓乡村。天道人和,造化于时机灵犀;承祥岁月,相偕于国家鸿运。期与众人携手,将砥砺前行。改革发展,处处新装。物阜年丰,山水文章。四化同步定鸿猷;五区建设现光明。新时代,新理论,新航程。新田人乃开拓奋进,不忘初心;铺展宏猷,牢记使命。听民意,纾民困,惠民生,稳基层。党群连心,共建富裕新田;百业腾骧,业铸华年盛世。“三个必须”,为之振藻;“十四方略”,以作契领。“五位一体”之布局谋篇;“四个全面”之运筹愿景。自强不息,勤劳进取。鉴古思今,后裕前光。特色为上,弘扬传统。振兴乡村,引文人墨客之沓至;指点江山,赢商旅佳宾之光临。皖南“川藏线”接连铺设,新田变桑田,新田变乐园。壮志而至千里,创文明以传万家。干群追梦,建设最美乡镇。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新田人已播撒的大地上的誓言,已探索征途的沉重足音,已镌刻在祖国山河肌理上的瑰丽文身。开辟新时代;勤奋斗门人,迈上新征程。华章将谱,正待风云笔润,丕业已奠,试看新田新盛。啊,新田人只要回故乡,那些往事,那些旧情,初春的乡路,深秋的田野,瀚墨的书香,亲切的乡音,熟悉的面孔,都一一给你唱起乡土永远的恩典和永恒的记忆与乡愁。这真正“新田来自九重天,风土华纶降世间。山岭相邻望柏枧,梅清驻地挂天边。赵村村里风光好,康健蒲田药草鲜。新泰国家逄盛世,禾苗成熟奏和弦。”(《七律·新田镇地名诗》)我亲爱的故乡,“我亲爱的祖国,你像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新田,是我永远心中的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