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南北朝名将排名(魏晋南北朝名将)

南北朝名将排名(魏晋南北朝名将)

南北朝名将排名(魏晋南北朝名将)鲁爽,小名女(ru,同“汝”)生,扶风郿县人士。其祖父是鲁宗之,字彦仁,曾跟随刘裕(南朝宋武帝)征讨刘毅,被授予镇北将军一职,封南阳郡公。之后因刘裕排除异己,鲁宗之担心刘裕对自己不利,与司马休之联合起兵反抗

鲁爽,小名女(ru,同“汝”)生,扶风郿县人士。其祖父是鲁宗之,字彦仁,曾跟随刘裕(南朝宋武帝)征讨刘毅,被授予镇北将军一职,封南阳郡公。之后因刘裕排除异己,鲁宗之担心刘裕对自己不利,与司马休之联合起兵反抗,兵败后投奔后秦姚兴。

鲁爽的父亲鲁轨,娴熟弓马,筋力绝人,后秦被刘裕消灭后,改投北魏,任荆州刺史、襄阳公。

鲁爽少年时便武艺出众,北魏世祖拓跋焘知道鲁爽的武艺出众,因此常常把他带在自己身边保护自己。

南北朝名将排名(魏晋南北朝名将)

南北朝名将排名(魏晋南北朝名将)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鲁轨去世,鲁爽继承父位,任宁南将军、荆州刺史、襄阳公,镇守长社。鲁爽自幼在鲜卑族的环境下长大,没有华夏的习俗。特别喜欢喝酒,经常喝酒误事,拓跋焘曾为此要杀他。

鲁爽有个七弟,其中有个名叫鲁秀,小字天念,颇有些才略,武艺、谋略均胜过鲁爽。被拓跋焘选为宿卫,并得到拓跋焘的器重。

有一次,高粱王阿叔泥被柔然所围,情况十分紧急,拓跋焘派遣鲁秀先行前去救援。拓跋焘亲自统率大军紧随其后。拓跋焘还没到,鲁秀已将柔然击退,并把阿叔泥带回来。因此鲁秀被任为中书郎,封广陵侯。

有奸细告诉拓跋焘,鄴城的居民要占城造反。于是拓跋焘派鲁秀前去调查,鲁秀到后,烧毁了石虎(后赵第三位皇帝)时期残留下来的宫殿。

鲁秀常常乘坐驿站的马车往返,当时因为生病导致回京复命的时间晚了,这让拓跋焘起了疑心,严加责问鲁秀,鲁秀因此感到十分恐惧。不久后,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二月,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南侵南朝宋(以下简称“刘宋”),不利,于四月退兵。当时鲁秀跟随他一同渡河征讨。

之前,同年三月,刘宋大将程天祚(著名针灸学家)战败,投降北魏。因程天祚妙善针术,拓跋焘深加爱赏,经常与程天祚同舆(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常不离于侧。鲁秀也因此与程天祚关系很好。之后程天祚劝说鲁秀归宋,鲁秀引以为然。

同年七月,刘宋经“元嘉之治”后,国力昌盛,再加上之前成功抵御北魏进攻,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北伐,顺利夺得济州等处,并且围攻滑台。

十月,拓跋焘反攻刘宋,派遣鲁爽跟随永昌王拓跋库仁真攻向焘阳。鲁爽和弟弟鲁瑜在尉武一同击败刘祖。北魏连捷。

十二月,拓跋焘到达瓜步,拓跋仁抵达江西,拓跋那抵达广陵。几路北魏远征军,都是在同一天来到了长江的岸边。但此时瘟疫在北魏军中横行,拓跋焘不得不退兵。归途中,拓跋焘听闻盱眙有积粟,欲抢夺来作为北归之资,但在臧质、沈璞等人的抵抗下,攻城不克,损失惨重。

鲁爽开始同鲁秀谋划南投之事。拓跋焘还军至湖陆时,鲁爽等人请奏说:“奴(北魏臣子称为奴)与南朝有仇,每次刘宋发兵袭来,我便要顾虑会不会祸及我家族墓地,请求让我把祖坟迁到国都。”

拓跋焘同意了鲁爽的请求。长社戍(戍指城堡,鲁爽是长社守将)有北魏士兵六、七百人,鲁爽骗他们说:"南面有敌军,应该派遣三百骑兵前去侦察。"于是一部分魏军出去了,鲁爽率腹心在夜里袭击剩下的北魏士兵,把他们都杀了,奔入虎牢关。

鲁爽仅有个三弟在北魏,其余的家属、部曲(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以及愿意南投的,共有千余家都跟随了鲁爽投奔至汝南。

鲁爽派遣鲁秀从许昌回寿阳,奉书给刘宋南平王刘铄说:“鲁爽、鲁秀的祖先负罪晋室,负罪三代人,出生在遥远的地方,因此远身胡虏。我们鲁家兄弟,受北魏微末官爵,不敢轻言生死,这也是我们之前不敢南归的原因。近来随军南下,越发思念故土。虽近在咫尺,但道路闭塞,犹如远在天边,让我痛心疾首。北魏国主拓跋焘为人猖狂,又有豺狼野心,虐遍华、戎之地,导致四方怨恨。自回师途经盱眙,伤亡过半。拓跋焘贪杯酗酒,任性放纵。我和我弟因人民的愤怒,愿投靠明主,杀敌力功,扬我皇威,肃清流寇,虎牢关、洛阳等诸城,指日可破。

我和兄弟人轻力微,愿战死北疆。等到杀尽这些贼寇,方能显现我们微末的气节。伏地上表,愿大王来日能远居在蕃,文武兼长,远近钦慕倾,承风闻德,希望您能接纳我的愿望,我一家老弱百人,能先行回故土,表我丹心,仰慕怀远。”

刘铄让官驿将鲁爽的降表递交过朝廷,刘义隆大为喜悦,当即下诏夸奖了一番,并授予鲁爽为督司州、陈留、东郡、济阴、濮阳五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司州刺史。鲁秀可辅国将军、荥阳、颍川二郡太守。其余诸子弟及同契士庶,都委任在征虏府任职,并有赏赐。

鲁爽到汝南后,又加任督豫州之义阳、宋安二郡军事,领义阳内史,将军、刺史如故。

鲁秀跟着刘铄任参右将军,汝阴内史,将军如故。其他弟、侄也一并授予了官爵,并赏赐了很多东西。

鲁爽镇守刘宋北方的义阳,当时他年仅二十八岁,北魏来投靠他的部曲多达六千八百八十三人。北魏人一气之下,将鲁爽的祖坟给毁了。

次年(450年)四月,鲁爽入朝,当时北魏国主拓跋焘已经死了,刘义隆改变了战略,意欲再次北伐,鲁爽等人再次劝说刘义隆三思而后行,未果。

五月,刘义隆命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磝,鲁爽、鲁秀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向洛阳、虎牢关方向进攻,臧质、柳元景率军攻潼关。

八月,北魏长社戍主永平公秃发幡乃同弃城而逃。鲁爽继续向大索戍进军,戍主北魏豫州刺史跋仆兰说:“鲁爽有勇而无谋,今天我出城迎击,必定会轻漫地来攻打我。我们在檀山设埋伏,一定可以将他擒获。”

不出跋仆兰所料,鲁爽果然趁夜出击,鲁秀力劝,鲁爽不听,继续飞驰进军。到了早上,北魏骑兵发动夹击,全依赖鲁秀力战,才迫使得北魏退还虎牢关。

鲁爽继续进军,本来期望刘宋军水师入河,断其水门。但是刘宋王玄谟攻不克碻磝,败退。水军不至,鲁爽只能悻悻而归,收兵南还。转战数百里,到了曲强,北魏军趁鲁爽军饥疲,尽精锐前来攻打,鲁爽身自奋击,迫使北魏军退走。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子刘劭在刘濬的支持下,秘密发动政变,弑父篡位,自立为明帝(史称元凶之乱)。南谯王刘义宣起兵入讨,鲁爽当即受命,率部曲至襄阳,与雍州刺史臧质一同赶赴江陵。刘义宣进封鲁爽为平北将军,领巴陵太守,度支校尉,本官如故。让鲁爽驻兵在江陵、事平,并以鲁爽为使持节、督豫、司、雍、秦、并五州诸军事、左将军、豫州刺史。鲁爽到寿阳后,招兵买马,逢迎宾客,封爵士人,就像是敌人要来犯似的,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刘义宣起兵讨伐刘劭的同时,派遣使者通知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刘骏在荆州发兵起义。当时刘骏正总领各路兵马征伐沿江群蛮,又是刘劭、刘濬之外最为年长的皇子,在宗室中有着强大的兵力及号召力,因此成为讨逆军的主导者。

四月,讨逆军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

刘劭逆天行道,当时鲁秀在京师,刘劭对鲁秀说:“我已经为卿诛杀徐湛之(鲁秀的父亲鲁轨曾杀死徐湛之的父亲徐逵之),所以我们应该相互信任。”因此任鲁秀为右军将军,配精兵五千,并指使鲁秀攻打新亭垒。将战,鲁秀下令击退军鼓,归顺了讨逆军。

之后刘骏于新亭称帝,即宋孝武帝,任鲁秀为左军将军,出督司州豫州之新蔡、汝南、汝阳、颍川、义阳、弋阳六郡诸军事、辅国将军、司州刺史,领汝南太守。不久后元凶刘劭之乱被讨平。

因为刘义宣是第一个发起声讨刘劭的人,有着“首创大义”之功,因此刘骏对他十分优厚,刘义宣也因此,对刘骏多有傲慢。

鲁爽与刘义宣、臧质是旧识,刘义宣看重鲁爽的勇武,因此这三人的感情十分融洽(刘义宣与臧质既是表兄弟,又是儿女亲家)。

当时臧质认为“功高震主,鲜有全者”,便怂恿刘义宣发动叛乱。而另一边刘骏又私闱不检,与刘义宣留在京中的女儿们淫乱。因此刘义宣愤然谋划起兵之事。并书信鲁爽、徐遗宝,邀其孝建元年(454年)秋季一同举兵。

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谁知鲁爽饮酒误事,刘义宣接来信当日便起兵反叛,并书信飞报弟弟鲁瑜,带领全家老小一同前往西部地区。

鲁爽命人举起黄旗,改称年号为建平元年,私自制造法服,登上法坛,自加称号。又疑心麾下长史韦处穆、中兵参军杨元驹、治中庾腾之不同意自己的做法,将他们都杀了。

刘义宣、臧质得知鲁爽已起兵行动,便匆忙起兵反叛。进鲁爽称号为征北将军。鲁爽于是将所制的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送往江陵,宣告天下与刘义宣、臧质等人一并起兵。

征北府一曹姓人上文书说:“丞相刘补天子之位,名义宣;车骑臧今补丞相之职,名质;平西鲁今补车骑将军,名修之。皆在文书到时遵照执行。”刘义宣听后大为惊愕,将鲁爽送去的东西留在竟陵县,不再收纳。

鲁爽率军直出历阳,自采石渡江,计划与臧质合军,从水陆两路一起沿江而下,剑指建康。并派遣弟弟鲁瑜镇守蒙茏(《薛安都传》中,鲁瑜镇守小岘)。历阳太守张幼绪请求攻打鲁瑜,刘骏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分配给他一部分兵力。同时派遣薛安都(详见《薛安都篇》)统率步骑大军为前锋前去平乱,另外又派遣水军从深潭下水,分路进军共同会战。当薛安都进军大岘的时候,鲁爽已经驻守此地了。

刘骏认为叛军势力强大,堡垒坚固,不能轻易攻破,命手下将领见机行事,自行衡量进退之度。张幼绪便领军退却,被刘骏问罪下狱。同时刘骏另行委派垣护之代张幼绪据守历阳,命沈庆之赶赴江北,统率诸军总督战事。

鲁爽本欲与臧质会师,但却一直没有等到臧质,以致粮草匮乏。他听闻沈庆之北上督战,决定退守根据地寿阳,遭薛安都追击。鲁爽一直被追小岘,率亲信将士断后,与薛安都厮杀。但鲁爽再次饮酒过醉,被薛安都单枪匹马刺落马下,薛安都左右亲信范双将其斩首。

鲁瑜也被部下斩杀,鲁氏其余子弟一并被诛杀。

当初刘义宣举兵反叛时,召鲁秀加授符节,进号征虏将军,跟随着刘谌之配合臧质一起进军。雍州刺史朱修之起兵抵挡叛乱。因此刘义宣另派鲁秀前去攻打。

当时与臧质对峙的王玄谟听闻此事后大喜道:“鲁秀不来,臧质何足挂齿。”不久后,臧质大败

鲁秀到达襄阳后,屡攻朱修之不克,大败而归。当时益州刺史刘秀之派军袭击江陵,鲁秀将他击败。刘义宣返回江陵后,鲁秀、竺超民等人想收拢士兵,再与刘骏一决胜负。但刘义宣已无心征战,左右心腹都悄悄的叛离。鲁秀决定北逃。刘义宣携儿子刘慆与五个爱妾,想跟着鲁秀一同向北逃去。出城后,鲁秀并没有带着刘义宣一起逃跑,第二日刘义宣被抓。

鲁秀与刘义宣分开后,左右尽散,不得已折返江陵城,被城墙上的士兵射中,掉入水中而死,军人宗敬叔、康僧念斩下鲁秀的首级,传送至京邑。

上一篇: 大报恩寺塔(大报恩寺塔怎么毁的)
下一篇: 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是什么朝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