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有句俗语叫「五脊六兽」,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闲得不知道干嘛,百无聊赖的。
“一天到晚没事儿干,闲得他五脊子六兽的。”
五脊六兽(五脊六兽是什么意思)
这种滋味到了极点,还被引申为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写到“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取的就是这个词心烦意乱的意思。
但实际上「五脊六兽」最初是建筑用语。
所谓“五脊”,就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屋顶中庑(wǔ)殿顶的五条屋脊。包括一条大脊(正脊)和四条垂脊。
▲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又称“五脊顶”,是宫殿常用结构。
而“六兽”,则指装饰在屋脊上的小兽。一般每条脊两端各有一只,合在一起就是「五脊六兽」。
建筑物的等级越高,小兽的数量也越多。所以许多大殿的屋顶上远不止“六兽”。
就拿故宫太和殿来说,仅一条屋脊上,就安坐了十只兽: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ní)、狎(xiá)鱼、獬豸(xièzhì)、斗牛、行什(hángshí)。
这些兽又叫做小跑、跑兽、蹲兽。
小兽们每天就蹲坐在屋顶上看天,于是渐渐衍生出了“五脊六兽无所事事”的说法。
民间还有顺口溜描述它们:“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但若较真起来,它们其实一点也不闲,甚至每一只小兽都是“各司其职、各有使命”的。
龙、凤,象征天子、皇后,“负责”尊贵。
▲龙、凤
狮子,是百兽之王,“负责”守护家宅安宁。
海马,无论入海入渊,均可逢凶化吉,“负责”忠勇无敌。
▲狮子、海马
天马,日行千里,追风逐日,“负责”开拓疆土。
狎鱼,龙头鱼身,与下雨谐音,“负责”兴风作雨,灭火防灾。
▲天马、狎鱼
狻猊,跟狮子长得很像,可降服百兽,“负责”护佑平安。
獬豸,性忠正,“负责”司法公正。
▲狻猊、獬豸
斗牛,牛角龙身,“负责”镇邪、护宅。
行什,人身猴脸,传说是雷震子的化身,负责防雷消灾。
▲斗牛、行什
没有一只兽是“闲着的”。
每只蹲坐在屋脊上的小兽都有它独特的寓意。虽实际功用不大,却寄托了设计者的慧心巧思与吉祥祝福,将古代神话故事中浪漫的想象,化为了宫殿庙宇上有趣的风景。
恰如梁思成先生所写:“(屋脊上的装饰),使得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瑞兽们不仅在屋脊上日夜不倦守护一座座家宅楼宇,屋脊之下,在雕刻、瓷器、绘画、织锦...上,我们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清白玉夔龙纹佩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中期凤鸟纹爵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粉彩三狮碗观复博物馆藏
▲明成化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丰富多彩。由瑞兽演化出的吉祥纹饰,龙纹、凤纹、狮子纹、海兽纹.....可谓贯穿古今始终。
这些纹饰不仅装点了器物,也寄托着人们祈求生活幸福、家宅平安的愿望。
观复博物馆以馆藏「清乾隆粉彩三狮碗」为灵感,制作了——「事事如意三狮盘」及「事事如意三狮碗」,以“吉祥狮”期“狮狮”如意,“狮狮”顺心。
狮,可谐音“事”、“师”。“事”,有事事如意,事事顺心的寓意。谐音“师”,则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馆藏「清乾隆粉彩三狮碗」,上绘三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施以粉红、鹅黄、翠绿三种釉色。
▲清乾隆粉彩三狮碗观复博物馆藏
三只狮子,其中一个含义是三世,代表前世、今生、来世,寓意世世吉祥如意。
狮子的三种颜色也很有说道,红色是红脸关公,黄色是刘备,黑色就是黑脸张飞,分别代表忠孝、仁义、勇猛三种美好品质。
在百年后的今天,这些舞动的狮子看起来仍栩栩如生、喜气洋洋。
观复博物馆兼顾现代审美及日常使用,以此馆藏的图案纹饰为灵感,设计推出事事如意三狮盘/碗。
施粉彩绘三只形态迥异的卷毛狮,用色明朗清丽,装饰诙谐可爱。
事事如意三狮盘/碗上,三只卷毛狮嬉戏打闹,表情夸张,卡通感十足。
这种戏剧化的动物造型也传承了乾隆时期的装饰特点。
在我们的吉祥文化中,狮子是“辟邪除魅”的瑞兽,也是“幸福祥和”象征。
古代武官官服上常点缀有狮子,舞狮贺喜的习俗也从古代绵延至今。
吉祥狮寓意吉祥事,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简单而真切的祝愿。
“薄施粉底呈软彩,三狮灵跃绕碗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