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A5和牛」的肉品选择,
不过你有想过我们在超市买到的牛肉又是什么等级的呢?
和牛是什么(和牛是什么品种的牛)
网上经常看到网红花大钱去餐厅吃A5和牛开箱,
看起来让人垂涎三尺。
不过你有想过「A5」的这个定义到底是怎么来的吗?
今天就带你了解牛肉的分级来源,
那我们在市场常见的肉品又是什么等级呢?
根据网站的介绍,
把牛肉从C1分到A5的分成15个等级的概念,
其实是来源于日本食肉格付协会,
其中字母AC代表的是「食品可食率的等级」(又称精肉率),
数字1-5则是表示「肉质等级」,
像是油花越多的牛就越接近最高的第5等,
脂肪量可以超过50%。
所以排名第一的「A5」牛肉,
就意味着是可食用比率高,
而且肉质最好的牛。
美国和日本对肉品的分级标准略有不同,
是牛只年龄和油花分布来区隔,
设立了极佳级(Prime)、特选级(Choice)、上选级(Select)等牛肉等级。
像是Choice一般都会拿来用做牛排,
而Select多为牛肉丝、带骨肉,
其中高等级的Prime牛肉仅选用年龄低于42个月的牛只,
脂肪和肉质的分布也是所有肉品中最好的,
一般脂肪含量为8-11%。
会有「A5」这套标准,
是因为1991年的美日牛肉贸易自由化。
由于对西方人而言脂肪较多的牛肉不具吸引力,
像是美国人认为最高等级的Prime牛肉脂肪含量都不超过10%,
所以日本肉商为了做出市场区隔才会以极高的油花量作为制订肉品的标准。
因此日本观察家福泽乔认为,
按照「A5」分级制度,
我们在超市中常见的美澳冷冻牛肉其实只有C2等级,
不过这主要的差异在于油花的不同,并不代表好不好吃。
近年来不管是在烧肉店、火锅店等餐厅,
都能看到高贵的A5牛肉,
这些肉品真的这么好吃吗?
虽然油脂在口中化掉的口感相当独特,
但有网友认为「有些人可能吃不惯A5和牛」,
原因是「太油腻」、「没有嚼劲」,
就有人觉得不要过度迷信品牌,
还是「吃得开心」最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