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古代将军等级(古代将军等级和封号)

古代将军等级(古代将军等级和封号)

古代将军等级(古代将军等级和封号)说到上将军衔,就必须提一下中国对外国上将翻译的演变。随着近代中西交往的增多,对西方文武官员的职衔翻译不断出现在奏折和书籍中。晚清对西方的军衔称谓最初采取音译的办法,如将英国的上将(“General”)译作“执纳罗”。但是,音译难以使人对其等级地位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执

说到上将军衔,就必须提一下中国对外国上将翻译的演变。随着近代中西交往的增多,对西方文武官员的职衔翻译不断出现在奏折和书籍中。晚清对西方的军衔称谓最初采取音译的办法,如将英国的上将(“General”)译作“执纳罗”。但是,音译难以使人对其等级地位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执纳罗”是个多大的官,真让人云里雾里。于是改为套译,即套用当时中国武职官阶等级来翻译。一开始用“品”来套,当时西方设有元帅的国家,军官衔从元帅到少尉一般有十级,按中国的品套译元帅为“一品官”,上将为“二品官”……中尉为“九品官”,而中国的“品”只有九级,就把第十级的少尉依次套为“十品”官。后来改为套用绿营的官阶称谓,例如光绪二十三年出版的《拟请中国严整武备说》,对德国的“武职品级”是这样套译的:元帅译作“经略”,上将译作“头等提督”,中将译作“提督”,少将译作“总兵”,上校译作“副将”,中校译作“参将”,少校译作“游击”,上尉译作“都司”,中尉译作“守备”,少尉译作“千总”,准尉译作“把总”。其中,提督、总兵、副将等前面说过,是绿营官职,而“经略”为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设的临时官职,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提督,如明末洪承畴曾任七省经略。如此看来,这“经略”位高权重,相当于唐宋时期的元帅(兵马元帅、副元帅、都元帅等)。

《借箸畴防论略拟请中国严整武备说》

古代将军等级(古代将军等级和封号)

古代将军等级(古代将军等级和封号)

新军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礼服领章、肩章、袖章

辛亥革命主将、陆军大将军黄兴

国民党军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大礼服袖章

55式大元帅、元帅、陆军将官常服肩章

87式陆海空军一级上将硬肩章

07式陆海空军武警上将肩章

上一篇: 何天华(何天华老山插旗)
下一篇: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哪一位人物(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哪一位人物三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