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形成的原因便是《黄帝内经》的编制问世,决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后来人学习中医必不可少的一部经典书籍。
当时的扁鹊提出了重要的中医理论,便是如今一直采用的四诊,“望、闻、问、切”。
医学发展史(医学发展史图表)
东汉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国外领先了1600多年。同时他还创造了体育养生“五禽戏”。
同时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的方法,确定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治疗原则,决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后来唐朝编订了一本药典,这本药典的名字就是《唐本草》,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和颁发的药典,其书记载了药种850,新增114种药,这其中包含着不少外来药物,比如豆蔻、丁香、石榴、乳香、青黛等。
同时代的孙思邈出品了一部集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的医药学之大成的现存最早医学类书,包括《备用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
此书内容丰富、理法方药,分门别类、有纲有目、体系完整,而这本书的名字便是《千金方》。
在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结合了1600年以前的中医医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全书大约有190万字,52卷,记载着药种1892种,新增药种374,记录的药方一万多个,附图1000多副。
张景岳作为明代医学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巨大,著作有《类经》,此书是学习《黄帝内经》的参考书,而《景岳全书》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此书各科齐全,叙述条理。
这些经典中医学著作,都在书中贯彻着《易经》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类比思想和卦爻数理,其中的阴阳学说便是中医传统医学辩证法的核心以及指导思想,广泛用于阐述解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同时也决定了中医的四气五味的基本。
中医治疗法则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近代的西医,也开始注重于对中医的研究,并在很多方面引入了中医的概念,也将人体作为整体来进行考虑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割方式在对待病症,甚至西医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全科医生”。可以说,这就是中医的思想理论被认可和被发展的最好体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