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六)
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这段话。
孟子说没有恻隐之心,不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不算是人,没有辞让之心不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不算是人。
孟子四端(孟子四端是指哪四端)
那么具体来解释一下这四个心是指什么。
恻隐之心就是一种同情心,一种同理心,对于别人的苦难,或对于别的生物受苦受难,感到不忍心。自己首先不忍心加害,即便那不是自己做的,看到他在遭受折磨痛苦,自己也不忍心,也愿意去帮助他脱离这个痛苦。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心,一种慈悲心。如果没有这种恻隐之心,就算不上是人。
第二个心是羞恶之心,是一种羞耻厌恶的心,那这个羞耻厌恶的心所针对的是什么现象呢?针对的是一种不好的事情,对于自己或者对于别人不好的事情感到一种羞耻感,一种厌恶,有这种心,他才算是人,如果对于坏事没有羞耻和厌恶心,那他也算不上是一个人。
第三个心,是辞让之心,就是如果自己和别人同样需要一个东西时,他有一种辞让的心,就是先人后己的心。
第四个心是是非之之心,这个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有这种能够分辨是非的心,才算是人。
那么这四种心,它有一个什么作用呢?恻隐之心是仁之端。恻隐之心是这个仁爱的发端,有这个恻隐之心,才能够发展出仁爱。
第二,羞恶之心是义之端,一个人要有这种羞耻厌恶坏事的心,他才会有这个义,义就是一种正义,一种气节,比如大义凛然,正气,正义,有这种对坏事感到羞耻厌恶的心,这个人才能够有这种正义感,才能够有这种气节,有义气。
第三,辞让之心是礼之端也。就是一个人有好的东西,好的事情,愿意让出去给别人,这就是一种礼的发端,一个人就是有这种辞让之心,愿意把利益、好处先让给别人,而不是争抢,就是有这种先人后己的心,才能够形成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这种礼。
第四,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就是这个人的智慧是从这个明辨是非之心开展出来的,一个人要能够明辨是非他才能够产生智慧。
人有这四个开端就像是人有这个四体,四肢一样,人要四肢健全才有完整的身体,人也需要具备这四种心,才算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