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世家》里记载:汉武帝为了防范自己死后,出现汉初吕后专权的局面,竟然不但提前把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提前杀掉,而且把其他生过孩子(无论男女)的嫔妃也全部处死了。
钩戈夫人
外戚世家(外戚世家序)
这样残忍的手段,在续补《史记》的褚少孙那里,竟然被认为是是“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甚至赞扬说“岂可谓非贤圣哉!”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岂可谓非贤圣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
——《史记.外戚世家》
《史记》成书在汉武帝时期,武帝之后,对太史公已经是将来,后来事实是否真如汉武帝所愿,外戚干政因为他的残忍而不再发生了呢?
在汉武帝的认知里,外戚干政的原因是“子弱母壮”,两者是“与”的关系,只要去除一点,就可以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后世无数的例子证明,两者其实是“或”的关系,只有存在一条,都会发生。
汉武帝的继承人汉昭帝即位时年幼,母亲又被处死,必须选择辅佐大臣,而这个辅佐大臣之一的霍光依然算是个外戚。
霍光
为什么要说“算是”,是这个亲戚实在有些曲折:汉武帝的皇后叫卫子夫,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当年做女奴是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后来生下了大将军霍去病;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后,偶尔和父亲相认,将异母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霍光因为和霍去病的关系得到重用,最终成为汉武帝确认的托孤大臣。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报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霍光做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上官桀和霍光政见不合,你来我往斗争中,矛盾逐渐激化,最后发展到联合鄂邑长公主、燕王和桑弘羊策划谋反,准备废汉昭帝、杀霍光,立燕王,可惜密谋败露,反被霍光一网打尽——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被灭族,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杀。
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
——《汉书.昭帝纪》
动乱之后得到汉昭帝信任的霍光开始大权独揽,在汉昭帝死后更是废掉了新立的国君邑王刘贺,重新立了汉宣帝,还把女儿嫁给了汉宣帝,成了真正的外戚。
虽说霍光出于公心,但对皇室而言,这番作为和吕后操弄汉初君位也没什么区别,汉武帝煞费苦心防范的外戚干政还是出现了。
人们总希望吸取历史教训,防患未然,但因为这种防范往往又会导致新的问题。
春秋时期,晋献公吸取曲沃代晋的教训,为了防范公室争夺君位,屠杀了所有的公子,却导致了帮助晋文公复国的那些卿士们的崛起,最终晋国被卿士们瓜分。
刘邦应该是引以为戒的,天下安定后,便向功臣们举起了屠刀,谁知却让外戚做大。
西汉一朝,外戚干政的情况一直存在,直到被王莽这个最有野心的外戚篡夺。
到了东汉,皇家终于找到了对付外戚的方法,开始重用宦官,结果反而导致了外戚与宦官的互相争斗,并最终灭亡在这件事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