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好理解,毕竟15岁的宇文成都初上战场,如果打败的都是一群凑数的大众脸,也显不出未来的天宝大将军神勇,所以,为了强化魏成的勇武,老艺人给他设定了更强的功夫,除了刀马娴熟外,箭术也很了得。他展现绝技的过程,基本就是根据另一套传统评书《东汉演义》的套路“扒”下来的,魏成基本可以理解成山寨的吴汉,最终,宇文成都只有打败了这样的强敌,才能奠定他在隋初天下无敌的地位。那么,这个故事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魏文通排名第几(魏文通被谁杀死的)
话说那是隋文帝杨坚刚刚创立江山的时候,他便表现出了求贤若渴的姿态,开始了科举制度,他便任命自己的弟弟,靠山王杨林当主考官,选拔更多的沙场英豪。就这样,在众多民间高手的比武中,一对势均力敌的龙套率先登场了,他们打得难解难分,最后龙套甲扔出链子飞锤,但是被龙套乙抓住了锤链,两人拉扯,更加分不出胜负。在这种消耗阶段,魏成射出一箭,击断锤链,两个龙套在惯性的作用下,纷纷坠马,这样一来,全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魏成身上。
怎么样?这个故事大家似曾相识吧?《东汉演义》中,王莽的武科场上,岑彭和贾复就这样拉扯过,最后由吴汉解围。只不过岑彭和贾复都是东汉开国名将,绝不是《兴隋传》两个龙套能比的,而魏成也比不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名的吴子颜,因此,老乐才说魏成算是山寨吴汉,但这也能证明他的不俗实力了。随后,魏成舞刀上阵,在两天的时间内,连续击败了四十多名对手,眼看这隋朝的第一任武状元就是他的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宇文成都终于在科场开始的第三天,匆匆赶到,因为他毕竟是刚刚学习下山,还要先回家探望父亲宇文化及,一切处理好之后,才赶到长安比武。宇文成都一登场,当然没有对手,但这只是我们这些熟悉故事脉络的局外人知道的,书中的角色不可能知道,因此,先后有12人来挑战他的凤翅镏金镋,都是好悬念地脆败,而且每个人都没超过3回合。在一旁观阵的魏成,一看自己来了强有力的挑战者,就算知道宇文成都能耐大,他也不得不上场。就这样,两将展开了如总决赛般的终极对决,一方面由于魏成的确有本事,另一方面也是宇文成都年轻,经验不足,两人大战了二十回合后,魏成才渐渐支撑不住,败退下场。由此,宇文成都也开始崭露头角,开启了属于他的一段精彩传奇。
当然,这个故事怎么看都是虚构的,如果一定要找到些许与历史相符的地方,那就是杨坚开始的科举制,但武科举并非是隋朝开始的,这项人才选拔制度,据考证应该是武则天时代才出现的。可是在评书小说系统中,别说是隋朝了,东汉都有“王莽开科”的说法,否则又怎么能有吴汉一箭解双雄的故事呢?所以,这些细节实在没法较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