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赤壁图(赤壁图 仇英)

赤壁图(赤壁图 仇英)

赤壁图(赤壁图 仇英)01文/冯骥才一度老纸为我所爱,这陡增了我画室之所藏。每每得到古纸、名纸、私家纸、御用纸,决不敢“佛头着粪”,也不舍得用,而是倍加珍惜地放好存好。赤壁图(赤壁图仇英)老纸比新纸,不仅名贵,更是好用。由于岁久年长的空气入侵,对于纸是一种滋润,一种无形

01

文/冯骥才

一度老纸为我所爱,这陡增了我画室之所藏。每每得到古纸、名纸、私家纸、御用纸,决不敢“佛头着粪”,也不舍得用,而是倍加珍惜地放好存好。

赤壁图(赤壁图仇英)

赤壁图(赤壁图仇英)

老纸比新纸,不仅名贵,更是好用。由于岁久年长的空气入侵,对于纸是一种滋润,一种无形的岁月加工。老纸自然就没有新纸的火气,对笔墨的反应是温和的;新纸上的笔墨往往浮在表面,老纸上的笔墨常常融合其中。

过去买来新纸,常常会放在屋角潮湿处,过很长时间,再挂在绳子上过一过风,谓之“风矾”。风矾过的纸,有些半生半熟,原理上与老纸一样好使。

朋友们知道我不舍得用古纸,便为我找一些旧纸,或一本老书的衬纸、素白页、账册等等,送给我过过瘾。但是这些鸡头凤尾难成作品,只能随意画几笔竹石或写一首短诗。

一日,一位朋友手拿一纸卷,笑嘻嘻来串门。他把这卷纸在我画案上铺开,边说:“这是张老纸,送给你,拿它画吧。”

他打开的纸,浅白,温润,细腻如绸;用手轻抚,如触水面。如此美妙又大气的感觉,竟是一张素白白纸?

我说:“这决不是一般的纸,我可不敢下笔!”

友人笑道:“这纸不错,算不上名纸。况且不是整张,只有大半张。你不下笔,怎知好坏?画吧。”

我心动了,问他画什么。友人说:“画你的《神鞭》吧!”

那时《神鞭》出版不久改编了电影,又小说连播,正热闹。

作此画时的情景

我画山水,很少画人物。经他一说,恍惚之间眼前出现一个壮大汉子,正是挨了洋人打的傻二,怒火中烧,扭身甩头,呼地挥来一条大辫子,宛如夹裹着风雷闪电。一时情不自禁,不知意在笔先,还是笔在意先。羊毫大笔,水足墨饱,再加上勃发的心力和酣畅的情绪,须臾间将一个虎虎生气的傻二现于纸上。我怎么能画出如此神采焕发的人物?

待静下来才明白,我遇上一张好纸!笔墨如同说话,这纸好比话筒。我的声音,不仅变得厚重圆润,而且其中的轻重刚柔,以及所有细微之处,全都表达了出来。焦墨似渴,水墨犹湿,实处响亮,虚处有痕。好纸“帮忙”,但如此“帮大忙”的好纸第一次遇到,我对站在一边的友人说:“这纸神了,从哪儿得来的。还能再找来几张吗?”

友人笑道:“这半张还是求了半天,才求到手的呢。告你吧,这是康熙纸。”

我一惊:“康熙纸?你怎么早不告我?”

“告你,你就不画了。”友人说,“这是一个朋友祖上留下来的,人家当宝。整纸的边上有康熙年号的戳记。你这是半张,缺戳记。”

这才知道这张神奇古纸的身份与来历。因题记于画上:

康熙老纸画神鞭

题字之时,由于知道了这纸的非凡,下笔变得拘谨起来,与刚才作画时那种风生水起的感觉全不一样了。

心中却要感谢古纸,它帮我以丹青再现我的神鞭。

《康熙老纸画神鞭》冯骥才1990年

02

文/冯骥才

此扇面锦盒装,湘妃竹扇股,斑纹甚美,无雕工,优雅大气。扇股高51cm,扇面长30cm,排口3.5cm,16指,一罕见之大扇也。

再看此扇子书画,更是珍罕。

扇子的正面绘画,背面书法,都是张大千所作,故扇盒题签为“张大千书画箑”,而题签者署名是家琭(吴玉如)。我曾问道于吴先生,对此扇自然多了一分亲切。

吴家琭(玉如)题签

扇子正面的画取材于苏轼的《后赤壁赋》。正中一人,头戴青色高筒短檐帽,身穿宽松长袍,手拄竹杖,注目于前方一片浩荡的江天,心有所动,且吟且行;两个年龄不同的文友,相谈在后,彼此投合;一书童紧紧跟随。这画面所描绘的正是《后赤壁赋》开篇的一段,既精确又生动: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再看画中这大帽长袍、须发飘逸、拄杖前行者,不正是赤壁赋的作者——东坡本人吗?

张大千擅画人物,故而他山水画中的人物不只是简略和示意性的“点景人物”。他常常要刻画出人物的举止与神情来。这扇上的人物笔精墨妙,鲜活传神;特别是此时此刻的苏轼,目光凝重而深远,心境辽阔,感物时伤,与四外日渐萧疏的晚秋风物情景交融,益发将《后赤壁赋》这一名篇中的思想情感,表现得富于感染力。

张大千《赤壁后游图》局部

张大千扇画款识

古来扇画多为装饰性,以笔精墨妙和意趣取胜。像这样一件主题性的创作还不多见。

画上题写为:

“赤壁后游图戊寅五月仿上元老人笔。爰。”

戊寅是1938年。上元老人应为明末清初画家张风,字大风,南京(上元)人,自称上元老人。张大千不止一次在画作中写到“仿上元老人笔”,看来张大千很欣赏张风。张风长于人物,宗法梁楷,用笔简洁传神。这扇面画中的苏轼与张风的名作《渊明嗅菊图》中的陶渊明画法极其相似。

扇子的背面是张大千摹写黄庭坚的一幅书法。黄庭坚这幅书法所写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经伏波神祠》,诗文是: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

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

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

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

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张大千是在叶恭绰(遐庵)家见到过黄庭坚的这件作品,深爱不已,遂摹写在这扇面上。并写了一段题记:

“山谷此书墨迹在叶遐庵家,用墨如漆,使笔如刀,真奇物也。”

从张大千此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黄体书法研习之深。叶恭绰所藏黄庭坚的原作已无从得见,但由此摹本中,仍能领略到黄庭坚书法的魅力——结体奇崛有力,书风险峻雄健,以及“用墨如漆”与“使笔如刀”。

此扇无论书画,皆是上品。

张大千书刘禹锡《经伏波神祠》

《画室一洞天》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22-01

装帧:精装

全书七十六篇短文,以冯骥才先生的画室为发散点,纪事状人、谈古论今、抉奥阐幽,记述其艺术生涯和精神生命。内容丰富厚重,文字严谨真诚,既有情趣更富情怀,直抒胸臆中兼有关于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

上一篇: 飞上枝头(飞上枝头变凤凰)
下一篇: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内容概括50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