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中有一个人,让我们刮目相看,忍不住要专门为他写一篇文章。他在这部剧里,成功打破“家暴男”和“上海小男人”两个标签。
高小朴(高小朴结局是什么)
这个人就是冯远征,在戏里他是翁泉海的好朋友赵闵堂大夫。
说起冯远征,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家暴男安嘉和。冯远征曾说,他演过这个角色之后,常有人在路上堵着他开骂。
《老中医》弹幕里有一句话,“赵大夫,你成功让我摆脱了童年噩梦。”说的就是冯远征的赵闵堂深得人心,改变形象。
两种评价,正好说明了冯远征演技高超,是剧抛脸。
冯远征在《老中医》这部剧中,不仅让自己摆脱家暴男形象,还帮上海男人摆脱了小男人的标签,这该如何说起?怡儿想和你聊聊这个话题。
看赵闵堂和太太的早餐,着实欢乐。
一个端着咖啡看报纸,说说报上的新消息,在吐槽一下同行的八卦。
一个手举大葱,不停发问,像是一个很捧场的太太。
赵闵堂是祖传中医,但本着多长见识的心态,留洋学了西医。
留洋回来开诊所,西医的本事没有用到多少,喝咖啡的习惯倒是养成了。
每天早上不来上一杯,仿佛这一天都不能踏实诊病。
在崇尚西学的民国,留洋的赵闵堂,有点来自西方的习惯很正常。
难得的是,赵闵堂自己喝咖啡,绝对不强迫太太也喝,还能和吃大葱的太太脸色不改的聊天。
于是,大大咧咧的太太,举着葱,追问着赵闵堂,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
赵大夫,抿口咖啡,不慌不忙说着报上的诊所的大事小事趣事。
这么一段早上的时光,是夫妻俩最轻松的时候。
还有一个画面印象很深,赵太太在天井里嚷嚷,赵大夫躲在晒台上顶嘴。
赵太太:你看看你,怕啥,你不是擅长妇科么?说不定就出名了。
赵大夫:你懂什么,我不去,如果治不好坏了名声。
赵太太:你傻,你不去,翁大夫去了,又要出名了,你不是想在民国惊奇医案有个位置么
赵大夫和赵太太,看似一个河东狮吼,一个唯唯诺诺。
两个人还有一个身份不对等,赵大夫留洋的钱是老丈人出的,赵太太会拿这个事来说,赵大夫因为这个似乎要矮上半分。
其实吧,你看赵太太嚷的不无道理,让自己的丈夫勇敢担当。
你瞧赵大夫未必真怕太太,他只是知道感恩,也尊重着太太。
赵太太一口一个当家的,表面看不上,其实很在意丈夫的想法。
赵大夫,躲着赵太太不愿和她吵,是心里有主张尊重他。
一个喝咖啡,一个吃大葱,只有彼此尊重,赵大夫和太太才能画面如此和谐。
而这种夫妻之间,丈夫对太太看似没脾气,实际是内心尊重太太的意见,共同维护自己的家,这也是一些上海男人的生活态度。
尊重是彼此的,当一方懂得尊重感恩,另一方也会给足面子,有劲一起使。
赵闵堂一出场,就是一副精明的样子。
通常这样的人,并不一定真正的精明,因为他不藏啊。
你瞧,翁泉海初到上海,诊病惹上了官司,其他人躲都来不及。
于是翁泉海未过门的媳妇,想尽办法找到证据,证明病人家属错服十八反的草药,并非自家大夫用药的错。
这时候,赵大夫登场了!
他要说服翁泉海的媳妇,想办法和病人家属说和,毕竟,就算有证据,也不能撤掉已经明确的官司。
就是在他的巧妙斡旋之下,病人家属找个理由推说病人原本就有心脏问题,和大夫无关。
赵大夫的第一次出场,就精明化解了医家和病家的矛盾。
如果说,这一次,我们只觉得赵大夫不想自己惹上麻烦,毕竟他是另一个开药的大夫,才出手相助。
那么,后来的赵大夫,其实一次次流露出,嘴上精明,内心仗义的本色。
小铃医高小朴,一个人拖着残疾老母亲,闯荡上海滩。
四处拜师碰壁,遇见了赵闵堂。
赵闵堂见过很多世面,他没有看不起小铃医,还帮他母亲治病。
更和小铃医一起探讨医案,可谓思路不同寻常。
虽然后来,赵闵堂和高小朴因为种种原因,师徒分开,但他一直关心这个徒弟。
当徒弟被诬陷投毒,他还四处奔走找证据帮助徒弟。
帮助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徒弟,这本来就能看出赵大夫内心的善良和仗义。
再来看看赵大夫对有竞争关系翁泉海的态度吧。
翁泉海,初闯上海滩,赵大夫阴差阳错帮了他。
后来,两人有点像欢喜冤家,先是赵大夫诊病出了问题,只能推脱给翁大夫,没想到,翁大夫还真的胆大心细,治好了。
从流氓头子,到妇科疑难,全搞定。
这是赵大夫的推脱和小心思帮了翁泉海。
再看看他明打明的仗义相助。
翁泉海大夫,对病人尽责,敢和日本西医叫板,就是可怜他的妻子和老父亲担惊受怕。
这时候,赵大夫又出手了,他知道这是翁泉海是为了维护中医,于是自愿去帮他守着病人,以防万一。
果然,病人居然被日本西医谋害,幸好赵大夫发现的早,追了上去。
遇见事关中医界的大事,赵大夫一点也不含糊,仗义出手。
再看翁泉海的老父亲病重,其他医生不愿看,还是赵医生鼎力相助,冒着被翁父亲掌掴的危险(老爷子犯糊涂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赵大夫常常是平时嘴上不饶人,喜欢说道说道,遇见朋友、徒弟有事了,该帮就帮绝不含糊。
外表精明世故,内心仗义善良,该出手就出手,这也是上海男人的一种特质。
赵大夫,太让我们意难平。
弹幕里“赵可爱,你可不能下线啊。”
说的是,赵大夫和太太的日常斗嘴,和翁泉海的欢喜冤家。
他胆小,听说去请愿团有风险,先是逃避不想去,后来又偷偷跟着去。
他怕事又好面子,自己邀请记者来采访,真遇见医患纠纷了,躲起来让翁泉海处理。
遇见疯子怕,见了有钱的流氓还是怕,胆小的有时不像一个见多世面的医生。
就是这样一个胆小的人,当他为了民族气节站出来,才更让人动容。
那一次,几个上海的中医聚在一起,被迫为日本官兵诊病,还要开出好方子。
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类似汉奸的事,翁泉海只能虚与委蛇开了药方,谁知胆子最小的赵大夫居然偷改了药方。
于是,日本人前来兴师问罪说是有人试药出了问题。
赵大夫没有躲在后面,他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改的药方。
平常有点神经质,遇见事情会紧张的嘴巴发颤。
这个时候的赵闵堂大夫,走到日本人面前,腰身挺得笔直,要堂堂正正活一回。
他头也不回,“高小朴,你没跟错师父吧?”
没错,师父。这两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师父和徒弟,这时候心意相通。
有人总从外表来看一个人,看着胆小精明的,其实可能是个铁憨憨内心很有一杆秤。
外表大义凛然,内心也许无比脆弱,不堪一击。
赵大夫的日常胆小,和他遇见大事的原则和气节,让人看到了上海男人的不同一面。
如果只看到日常,没看到上海男人在关键时刻的原则和立场,这不算是了解上海男人。
《老中医》中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是冯远征扮演的赵闵堂大夫。
看赵大夫可以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安嘉和对比着看。
前者日常和气,遇事担当。
后者家常暴力,遇事不担。
反差萌的赵大夫,充满真实的人格魅力。冯远征因此成功打破了家暴男和上海小男人的标签。
他塑造了一种上海大男人的形象。
有一种上海男人就有这样的特质,日常温和甚至看着柔弱,关键时期能站出来抗事!
过日子掌控一切的不叫大男人,只有遇见大事能担当的才是大男人。
你说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