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萝茉莉
春秋五霸顺口溜(春秋五霸顺口溜及历史记忆口诀)
今天要写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说过:春水初升,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01
大概10年前,我入行的第二年,师兄将他推荐给我。说他好看,他的名字很有趣。
8年前,因了名气,我读《活着活着就老了》,又就此作罢。
6年前,偶然重遇他。闺蜜明钟爱的韩庚出了新电影拉我去看,叫《万物生长》,云里雾里。后来才知道与他有关。
4年前,《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我标记:不在审美之内,两本书终结了对作者的阅读热情。(仅代表个人的阅读感受,想喷随意~)
想必这时大家已经了然,今天的主角,是作家冯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刚查了一下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少年时曾背过,可惜记不住。)
不是他的书粉,真正吸引我的,是在作家身份之外,他用前半生完美诠释了“鸡娃”的巅峰。
平常人一生把一件事做到达标已属难得,却有一些人不费吹灰之力的把事做成,还要惊世骇俗。
平常的人到中年,使尽了浑身解数,一事无成。
冯唐归来半生,从医学博士,到商业精英,到风云作家,每一步都踩在了刀刃上,与自己顶峰相遇。
02
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儿时起他就是学霸担当,别人家的孩子。只争第一、最好、唯一,听父母的话,认真刻苦。(为什么是打引号的鸡娃,有些娃根本不用鸡,就直冲云霄了。)
17岁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他的院系当年只招2个人。
25岁拿下医学博士。
那可是协和啊!(我不相信大家没说听过,如果真的没听过,自行百度协和在医学界的地位。)
后来舅舅的一句“乱世从军,宁世从商”给了他启发,已过了而立的他,决定从头再来。
跌破眼镜的弃医从商。(这里脑补了太多七大姑八大姨的苦口婆心。)
即便从零起步,他依然做到了无可挑剔。
他以托福满分成绩申请到美国埃默里大学GOIZUETA商学院读MBA。(埃默里大学建于1836年,全美排名前20,近一个世纪以来素享有“南哈佛”的美誉。)
毕业后通过5轮面试,进入全球咨询界扛把子麦肯锡公司。
37岁成了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
后归国任华润集团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
这些公司之牛,我就不在这儿浪费口舌了,每一段经历都看的人下巴掉下来。
他进入文坛之后更引人注目,在公众视野里大放异彩。
抛开个人喜好,他的北京三部曲颇受热捧。
2015年《万物生长》同名电影上映,由范冰冰、韩庚、沙溢等主演。
他的《北京,北京》改编成电视剧《十里春风不如你》,是张一山和周冬雨。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改编的电视剧《给我一个十八岁》由时下大火的“赘婿”郭麒麟主演。
这还只是冯唐的半生,医生、作家、商人还只是他的部分标签。
除此之外他还是收藏家、摄影家、投资人、星级厨师……富豪!
自己家孩子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熊孩子;别人家的冯唐,出走半生,归来是亿万富翁。
03
写作这篇的初衷绝不是鸡汤或者“鸡娃”,胁迫人和命运和生活死磕,不磕出样儿也要头破血流那种。
相反,想要抱抱那些挣扎在奋斗与放弃边缘的同路人,和大家说一句:有些成功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
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我在海外求学时结识了一个妹妹小美,就读北大光华学院本科,来学校交流半年。
平日里我见她研究厨艺,趴体场场不落,隔三差五的欧洲行。
有天晚上遇到她慌慌张张满眼疲惫的跟我说,刚下飞机,从瑞士飞回来,明天要考三门课,还没来得及复习……
见她这样,还邀了她共享我的晚餐。
她说不了,这一晚不准备睡了,书还没看……
我口里安慰她,心里真为她捏一把汗,我自己感同身受,海外求学真的不是玩玩而已(这个有机会写)。
后来再遇到,是她结束交流收拾行李准备回国。
问起考试成绩,她勉强答道:3个A,一门B。那个表情明显的是在透露,哎……还有一门考了B,真不可思议。(她是失落的,不是装腔作势,当然是带着骄傲的失落。)
04
我明白她的这种失落,算不得故意为之。
人与人对自身要求和标准大相径庭。
为什么总觉得学霸矫情?
私以为内心期待60分和100分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期待值是85分。大家势必理解不了60分也难看清100分,让这两种人都显得格格不入就在情理之中,只是人们对60分有同情有看轻有懒得说,而对100分有羡慕有仰望有嫉妒就骚情。(举个栗子)
PS:我相信人家是真没看书,我不相信一个晚上能3A1B,书不在用时,而在平常。
当然我也懂她的骄傲,就像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时期。
虽然内心的期待是100分,自己考了90,而大多数只有85的时候自然会生出一分优越感,像鹤立鸡群,狼群中的独羊……但这一点儿优越感并不能掩盖人家的优秀。
可是鸡想驱逐鹤,狼想吃了羊,又是自然规律。
最后鹤能飞,羊难跑又是事实。
这是另一码事。
05
让我们说回故事。
当时,我内心万马奔腾,OS不用喝香飘飘也能绕地球一周。没错,我以为的我以为就是你以为的你以为。
本来自己还挺骄傲的,脱离学校6年,自学两个月雅思考了7分,第一个学期几乎足不出户的恶补中英文的计量经济学和高数,窝在小屋里听课堂录音,去实验室参加小组讨论……一学期下来,两个B,两个C。
人比人真的能七窍生烟。
曾经的学霸变学渣,不是自己的问题,也不是人家的问题,是世界太大,孙悟空总觉得能飞出如来佛的掌心,被压在五指山下还是“死”于太天真!
这才是真学霸的世界。
后来我一个同校的学长去斯坦福访学,跟我说了一堆见闻,可以简单地总结成一句:我KAO!太TM牛B了。
学霸之上还有学霸。
还有一件小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一次中国学生一起趴体,从《琅琊榜》讲到春秋战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大家拼拼凑凑。小美云淡风情的一句:齐鲁燕韩赵魏秦。
我了个乖乖,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扑面而来,小鸡啄米式点头背后是羡慕嫉妒和恨自己。
是啊,这个顺口溜曾几何时也背过,可是书到用时方恨张不开嘴,人家随随便便手到擒来。
这不是炫技,是唠嗑。
那一刻我相信《射雕英雄传》里黄老邪妻子冯蘅过目不忘是真实存在的。
06
那有人就要说既然人家那么强,自己还努力个什么劲儿,不如破罐子破摔算了,反正也是个碌碌无为。
这就是从鸡娃滑入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也不可取!
我是想说面对失败的平常心。
很多人以为只要努力就足够了。
并不是!
人的成功大抵是天赋、努力、还有加上一些运气。
当你很努力很努力又没有到达彼岸的时候,请不要急着投海自尽哭天抢地娘要嫁人,或者抱定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努力的人,那么多有颜有田的人依然努力,努力既不高深也不独特,不成功自然就像吃饭睡觉一般正常。
说回冯唐,刚开始MBA上课的时候,他从一个医学博士沦为金融小白,连最基本的会计计算都要花很长时间,也是备受打击。
进入麦肯锡后,平均每周工作80-100小时,生活和工作全面失衡。
他最开始的新书发布会上,只有寥寥几个人的时候,一度十分尴尬……
难道他不够努力吗?
他有两个习惯。一个是每天一百个俯卧撑、每天一百个仰卧起坐。一个是看着Kindle入睡。试问几个人能够做到?
他曾在社交平台分享:减肥成功,体重低过大学水平……听说180cm、60kg是个不低的标准。
他本身除了天赋,又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
即便他最终做出一番成就,即便他已经跻身富豪榜,他的成长也免不了努力后的失败和失落。
比较而言,我们的努力做到了吗?我们的失落怎么就不能泰然处之?
不如这时坐下来喝杯茶或者快乐肥宅水,明日再战。
07
第二,我想说方向的重要。
如果你已经做到力所能及最大限度的努力,命运之神也曾将机会降临,BUT依然凉凉,那真的要静下心来看看是不是选错了方向,使错了力气。
有句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有道理也不尽然,与其说“回头”,不如叫“掉头”。
海是没有边界的,方向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是有独特天赋的,如果已经足够努力,或许需要的是调转方向。
说回冯唐,他博士专攻妇科肿瘤。即便弃医从商方向还是选在了医疗方面;即便是弃商从文,文字里也没少了欢爱。
他就是选对了方向,这个方向能够将他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积累发挥到极致。
选对了方向,所有的努力才能有的放矢,机会来了才能一击即中,冯唐的前半生足够硬核,这一点功不可没。
即便有天赋又努力的人,方向错了就成了病急乱投医。
08
之前有读者问高考如何选专业,是专注自己的兴趣,还是屈从社会的就业大潮?
我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自身是关键。
最重要是了解自己兴趣点在哪。
但有了这还远远不够。人是多变的,七年身体的细胞都要来一次大换血,追过的爱豆今天是吴磊明天就成了王一博,所以也不要迷信兴趣。
有了兴趣,要再看天赋和能力是否足以匹配。
比如茉莉喜欢唱歌,奈何五音不全;喜欢画画,可惜手残。哪怕这是个持之以恒的兴趣,也成不了大事。
先天优势如果有,那么事半功倍,如果没有能不能后天不足,如果不能,不如转行。
选自己本就擅长的,把能做好的做到更好,往往成效大于勉强将不好的做到行。
接着我们要充分了解而不迷信就业市场。
那些热门专业固然是好,但也要看到其中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这是个博弈。拿时下热门的国考来说,5000:5和1000:1。看似是5和1的最终机会,往回倒后面也有5000和1000的分母基数。
在最终结果和竞争样本的比较之间要清楚,冷门也未必是坏事。
再加上时代的发展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想象总是建立在固有意识基础上,而历史车轮会把未来碾压的面目全非。
比如曾经的网瘾少年,成了今日的电竞冠军。你说气人不气人。
高考将至,很快填报志愿要提上日程。写下这篇文章,希望或许有用。
09
最后,分享一则日常。
几年以后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城里,我和毛先生说起曾经的故事,并且感慨:人和人真不一样,有的人读一遍就记下,有的要十遍,还有的十遍也记不住……这是基因的事儿啊!哪有什么生而平等。
毛先生嘬着超市里新买的零食,转过头对我说:加油吧,宝贼!
或许我是那个十遍,或许我是那个十遍也不,不过不试试的话……人活的是个精气神,不比不拼还有个啥意思!
鸡娃不如自鸡,干就完了。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