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这个主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一下,您的支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杨汉秀
杨汉兴(杨汉兴生于哪一年)
这个女人究竟是何身份?身为囚犯的她为何会拥有如此特殊的待遇呢?
受此影响,此后很长时间里,中原大地上呈现出一片乱象。
北伐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上位者穷兵黩武、横行霸道,肆意侵吞民脂民膏。可怜贫苦的老百姓,时时刻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知道,彼时吴佩孚、孙传芳麾下兵力均已达到20万,张作霖更是坐拥30多万大军。
而国民革命军寥寥不过10万人左右,就算战力惊人、一个顶俩,也是势单力薄。
而杨森正是凭借投机取巧、朝秦暮楚的“墙头草”本性,从中强势崛起,逐渐将队伍壮大至7万余人。
此外,杨森还担任过四川军务督理、川军第二军军长等要职,俨然川中一霸。
就在8月13日,刘湘等其他四川军阀宣布联合讨吴之际,杨森却公然接受了吴佩孚任命的“四川省长”一职,还自诩“援鄂川军总司令”,大张旗鼓要配合北洋军阀打压国民革命军。
杨森
此举对我方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后果不堪设想。
杨森虽表面上一口答应了朱德的要求,还像模像样地担任起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总司令之职。
可暗地里,他先是继续迎合吴佩孚的行动;继而又在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际,积极配合老蒋攻打武汉国民政府,可谓把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阴招施展得淋漓尽致。
那天,杨森的小侄女偶然听见了两人的对话,朱德铿锵有力、为国为民的言辞见地,以及流露出的爱国之心、民族气节,让小姑娘深受触动与震撼。
自打这天起,一腔蓬勃的报国热血和革命斗志,便开始在她心中激荡。
这个小姑娘名叫杨汉秀,1913年出生于四川广安一个名叫“杨氏泽庐”的地主庄园。
杨汉秀是家里的独生女,亦是家族同辈子孙当中的长姐。其父杨懋修曾任川军旅长、师长,还给兄长杨森当过补给司令,私下积攒了大量钱财。
正因如此,在当地任谁见了杨汉秀,都得称呼一句“杨家大小姐”。
值得一提的是,杨汉秀的堂哥,即杨森长子杨汉兴,亦是个不同寻常之人。留学归来的他满口都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还经常公然指责父亲的腐朽专制。
也正是在堂哥的耳濡目染之下,革命报国的种子渐渐在杨汉秀心中生根发芽。并在1926年与朱德的短暂相处期间,汲取了更多思想养分,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杨汉秀
原本杨汉秀是打算学习外语,然后与丈夫一起到海外留学,接触更多先进思想。奈何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1937年,杨汉秀怀孕在身之际,赵致和竟意外病故。可面对如此大的打击,杨汉秀根本来不及、也顾不上悲伤,因为国难当头。
7月7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随之全面爆发。
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疯狂肆虐,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一时间,中国彻底陷入腥风血雨之中。
杨汉秀毅然决然放下刚刚出生的宝宝,决定赶赴山西、参加八路军,投奔朱德部队抗日。
朱德
此后9个月的时间里,杨汉秀顶着敌人的炮火与封锁,一路长途跋涉、日夜兼程,愣是靠着双腿一步一步走到了山西五台县。
她参加八路军,先后进入延安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于194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提升理论能力的同时,杨汉秀也始终坚守前线,她不仅长期负责兵站工作,还参加过五台山战斗等对战。
图右为杨汉秀
而其中缘由,自然不是抗日结束便功成身退,回归娇贵生活。
杨汉秀表面上装作不知人间疾苦、只懂声色犬马的大小姐,一掷千金开舞厅。
可实际上,这些钱大都转变为枪支弹药、粮食物资,被送到了中共四川地下省委和游击队。
此外,杨汉秀还资助了一些贫苦青年继续学业,并免除贫困佃户的欠租,足以可见其无私为民的情怀。
杨汉秀
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数壮大革命力量。回到家乡后,杨汉秀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大力动员村民们参加训练,以组建地下武装。
杨汉秀曾于1947年5月被捕入狱,尽管借着重庆市长杨森之侄女的关系,她很快便被保释出狱。可至此,杨汉秀也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
1948年8月,因为帮助华蓥山起义队伍筹措军需物资,杨汉秀惨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先后被关押于重庆卫戍司令部看守所、重庆渣滓洞监狱。
彼时,杨森正任重庆市市长,其第三女还嫁给了蒋介石的侄子竺培丰,与老蒋算是儿女亲家。放眼整个国民党内,连上位者都得给杨森几分薄面,更不用说监狱里的小看守了。
而渣滓洞集中营正是由国民党军统特务设立、管理,可想而知,关押于此的革命者们,处境会有多么凄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杨汉秀尽己所能守护中共战友的同时,她的家人也在千方百计劝说她“改邪归正”,乖乖回家继续做杨家大小姐。
奈何杨汉秀意志坚定,丝毫不为所动,情况就这么一直僵持到了1949年4月,杨汉秀意外病倒。
其实此时,杨森已经对这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侄女心生不满,甚至称得上敌视。只是碍于其父杨懋修是为自己打江山而死,又架不住其母的苦苦哀求,才勉强以保外就医为名,将杨汉秀接出监狱。
杨森
不料杨汉秀非但没如他所愿,学会“安分守己”,反倒拼命规劝杨森弃暗投明,甚至积极动员时任川军师长的堂弟杨汉烈举兵起义,这彻底踩中了杨森的雷区,令他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杨森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杨汉秀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场延续10个多小时的大火,将39条街道和数以百计的房屋建筑付之一炬,造成4000余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史称重庆“九二火灾”。
1949年11月27日,杨汉秀被一名看守拖到一辆小轿车内残忍勒死。这是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战败溃逃之前,对在押革命者的疯狂屠戮。也是杨森逃亡台湾省之前,所下达的最后一道指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