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石字五行属什么(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石字五行属什么(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石字五行属什么(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接着聊两晋南北朝的谶语。一条谶语,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是啼笑皆非,是贪欲无厌,是血泪斑斑。两晋南北朝那个动乱时代,人们对于谶语的迷信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的。基于这种迷信,有人自觉地以谶语作为指导,顺“天”行事。一代名将羊祜石字五行属什么(

接着聊两晋南北朝的谶语。一条谶语,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是啼笑皆非,是贪欲无厌,是血泪斑斑。

两晋南北朝那个动乱时代,人们对于谶语的迷信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的。基于这种迷信,有人自觉地以谶语作为指导,顺“天”行事。

一代名将羊祜

石字五行属什么(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石字五行属什么(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谶语应验了没?“王濬楼船(水中龙)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最终于公元280年,率领水师直抵石头城,接受吴主孙皓投降的正是王濬。

楼船示意图

苻生是前秦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继位的,因为他上面还有个大哥苻苌。可惜,苻苌在追击桓温的作战时受了箭伤,不久死去。机会摆在了苻生面前,但是,距离皇太子之位还有一道障碍:苻生只有一只眼,这样一个五官不全的人当皇帝似乎有碍观瞻。苻生的爷爷,也就是苻洪还活着的时候就很不喜欢苻生,他曾经对苻生的父亲苻健说:“这孩子很残暴,不如早点除了,不然长大了必然会祸害到家人。”苻健拔刀要杀,却被自己的弟弟苻雄(苻坚的父亲)劝止了。

一代暴君苻生

现在,明立的皇太子苻苌已死,苻健对于要不要立苻生是有犹豫的,毕竟苻健儿子很多,苻生后面还有一长串“替补队员”。但是,结合社会上流传的谶语“三羊五眼”(三只羊五只眼,意思是有一只是独眼),苻健认为也许天意在苻生,就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当然,从后面的历史看,惨无人道的苻生绝不是个好的选择,要么是苻健对“天意”的领会有偏差,要么就是“三羊五眼”另有所指。总之,拍老天爷的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两晋南北朝,不乏苻健这样的人,从谶语中发现了“商机”,想要贪天之功,以为己利。

桓豁是东晋将领,权臣桓温的弟弟。他听到北方前秦那边流传有谶语“谁谓尔坚石打碎”,好像是说符坚被一个名字带“石”的人给打败了。桓豁为了应谶,成就大功,给自己的二十个儿子全都以“石”命名,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绥、石康等等。一下子加了二十道保险,就算是摇号的话,中奖几率也比别人大得多吧!结果呢?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在一线冲锋陷阵的是刘牢之,在前敌指挥的是谢玄、谢琰,整场战役的总司令是谁呢?谢石!谢石是谢安的弟弟,字叫石奴,一人占了俩“石”,最终应了“石打碎”的谶语。“双保险”战胜了“二十道保险”,再次证明了“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晋安帝司马德宗像

历史上,谶语之所以扑朔迷离,因为它有个特点,有话不直说,让人猜谜语;隐约似有所指,但当时的人往往猜不透彻,一定要等到事情发生了,人们才恍然大悟。

晋武帝司马炎像

诸葛诞之乱平定后,大将石苞奉命镇守淮南,手下兵强马壮,石苞又勤于政务,很得民心。出身琅邪王氏的监军王琛很看不起石苞,因为石苞出身寒门,曾经以卖铁为生。这时,王琛听到了一首童谣,“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宫中大马”自然是姓司马氏,变成驴就不再是马,寓意大权旁落;后半句是说一个名字中带“石”的人把司马氏欺负得很苦。王琛结合童谣,给晋武帝司马炎打了个小报告,认为石苞应谶,有勾结吴人造反的动向。司马炎之前就听到有望气士说“东南方向有大兵作乱”,再接到王琛的报告,就更加怀疑石苞了。当然司马炎没有杀掉石苞,而是解除了石苞的兵权,把他调入朝中为官。后来,石苞费了好大劲才洗清冤屈。

石苞没有反心,更没有反行,那谶语应在谁身上呢?后来石勒崛起,祸乱中原,人们普遍认为,“大石”之谶指的是石勒。

猜谜一样的解谶过程,不但会无端地冤枉人,有时候让人感觉十分牵强。

刘宋泰始年间丢掉彭城以后,江南地区开始流行种消梨。消梨又称香水梨、含消梨,体大、形圆,可入药。这是江南地区从前没有的新品种,经济价值高,所以百姓争相种植。结果,“有识之士”硬是从一个梨子中窥测到了“天机”,说“会有姓萧的人来(取代皇位)”。尽管十几年后,的确发生了萧道成以齐代宋的事件,但由“消”而“萧”,进而联系到朝代更迭,这种想象力未免过于丰富。倒是下面一条直接明了:

神秘的谶书

说到这里,容我插叙点个人经历的琐事。大学时,宿舍有个男同学,爱用人的名字猜谜语,他制的谜面稀奇古怪,有些匪夷所思,但也有一个堪称侮辱智商的,令人记忆犹新。班里有个女同学叫袁方,于是他让我们猜“又圆又方”是谁,传为笑谈。

上述谶语就是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老子河洛谶》是梁人编撰的,从时间上讲是过时的谶语。事情已经发生了,再用谶语来追记(也不排除是新编)论证其准确性,这未免有欺人之嫌。再看一条:

简文是指梁简文帝萧纲,他于侯景之乱中被扶立为傀儡皇帝。像这种谶语,就只能用牵强附会来形容了。

谶语的魅力(也可以说是威慑力),在于其神秘性,往往是口口相传,不知其所来由(个别例外,像是郭璞、袁天罡这种级别的术士,他们流传下来的)。但是,就像魔术一样,外行看着目眩神迷,一旦戳穿,不过尔尔。谶语也是这样,作者一旦暴露,其用心也就彰然若揭。之前我们讲过韦孝宽自制谶语离间斛律光君臣的事迹,下面再看一例:

被后世饥为“猪王”的宋明帝刘彧(影视剧扮相)

这段比较长,我大略解释一下。公元472年,宋明帝病重,他之前布下的棋局开始收官。他派人赐毒药给王彧,说:我并不认为你有罪,但是呢,我不认识去地府的路,麻烦爱卿在前面给我导个航。并且亲手写了份威胁性的诏书:你要不死,灭你全家!特使抵达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王彧正与门客下棋。看完了皇帝赐死的手谕,王彧从容下完一局,若无其事地对门客说:皇帝赐我死。有门客劝他造反,王彧拒绝了,临死还开了个玩笑:这酒我就不劝哥几个了。

王彧固然死得从容,颇得魏晋遗韵;宋明帝“下棋”也真是狠辣,可怜王彧下了一辈子棋,赶不上宋明帝的“无弈之弈”。

说了这么多谶语,来探讨一下其产生的根由。除了上述具有特殊目的的不算,以童谣或者歌谣形式流传的谶语往往是有民意基础的。

就是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不到君王的积极响应,又畏惧法律正义的铁拳,只好以歌谣的方式抒发胸中一口恶气。来看一例:

桓玄画像

桓温之子桓玄虽然成功篡位,鸠占了皇宫,但心里很不踏实,整日疑神疑鬼,觉得离死不远了。当时的童谣说:今年桓玄杀了郎君(指司马元显,宗室,之前掌握朝政大权,讨伐桓玄失败被杀,年仅20周岁,故有郎君之称),明年就轮到诛灭桓氏了。

长干巷是都城建康一条里巷,为吏民杂居之所。这首童谣里,“长干巷”起的作用类似于《诗经》中“兴”的手法,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看似没有联系,实则又隐隐约约,千丝万缕,表明这种心声来自底层百姓。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谶语都没有明确的作者,一种可能是,作者惧祸,不敢“署名”,第二种更大的可能则是,童谣也好,谶语也罢,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产物,在口口相传中不断加工完善,根本找不出相对应的作者。

历来,清醒的统治者都很重视谶谣,大多谶谣代表的是民意,正如《尚书》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通过老百姓的眼睛和耳朵来观察人间帝王的统治,无论满意或不满意,都会通过老百姓来传递。

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上天所要的,不过是万物自然运行罢了。只要统治者上体天心,下察民意,使百姓安居乐业,谁会吃饱了撑的去造谣生事!

上一篇: 范时捷(甘肃巡抚范时捷)
下一篇: 关公战长沙(关公战长沙京剧歌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