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翻译)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翻译)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翻译)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

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151)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翻译)

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翻译)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〇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释】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论军事,作文下笔如飞。宋孝宗隆兴年间与金人议和,他持反对态度。乾道五年(1169),向朝廷献《中兴五论》,未被采纳。淳熙五年(1178),赴京城临安,十日内三次上书陈说恢复中原之计。孝宗欲授以官职,他笑道:我上书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博取功名。乃渡江而归。十五年(1188),又上书激励孝宗北伐,仍如石沉大海。光宗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名列第一,被授予建康府(今南京)签判(府长官的秘书、助理)的差遣,未到任即于次年卒。他一生力主抗金,直言不讳,颇遭当权者嫉恨。三次被诬入狱,始终未能施展抱负。著有《龙川文集》,以哲学家、政论家名世,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存词70余首,集名《龙川词》。平生爱国之志、济世之怀,词中多有反映。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陈亮赴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观览山川形势,写出了著名的《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又一次慷慨陈说北伐中原的大计方略,时年四十六岁。

本篇即作于此次游镇江时(参见夏承焘《龙川词校笺》),与《戊申再上书》互为表里,可以对读。

“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故基是唐代的临江亭。唐李德裕《题临江亭》诗有“多景悬窗牖”之句,楼名有取于此。南宋初,楼废于兵火。孝宗初,寺僧重修。登楼凭眺,江山胜景荟萃于目前。详见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张孝祥《题陆务观多景楼长句》。

“危楼”,高楼。

“还望”,向四面眺望。还,同“环”。

“会”,领悟,理解。

“鬼设神施”,《旧唐书·孟郊传》曰:“(孟)郊为诗鬼设神施。”这里移用来形容长江天险非人工所能做到。

“浑”,直。

“认作”,看成。

“天限南疆北界”,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欲伐东吴,至广陵(今江苏扬州),见长江波涛汹涌,叹道:“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退兵。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限,隔。

“一水横陈”,指长江横卧于前。

“连冈三面”,镇江东、西、南三面皆有山,故云。

“争雄势”,进取中原,与北方争雄的地理形势。

“一水”三句,词人《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说:“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词、书意同。

“何事”,为什么。

“门户私计”,为家族谋私利的打算。

“六朝”二句是说,六朝统治者既有镇江这样宜于北伐的战略要地,却为何只考虑家族私利,偏安江东,不思收复中原!

按,词人《戊申再上书》中说到自己“尝一到京口(今镇江)、建业(今南京),登高四望,深识天地设险之意”,认为古今论者都只知拘守长江,殊不知这一带天生是进取中原的形势。此词整个上片就申述这古今无人能领会的“天地设险之意”。

“因”,因而。

“笑”,笑话。

“王谢”,东晋执政的两大家族。

“怀远”,怀念远方(指中原)。

“也学英雄涕”,也学英雄忧国流泪的模样。

“因笑”三句,《世说新语·言语》篇载,东晋初,自北方南渡来的一些士族官员常在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聚会。有一天,周顗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当时中原包括晋的故都洛阳都沦陷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故周顗有此悲叹。)在座诸人皆相视流泪。陈词此三句,乃针对此事而发。但原典中流泪的人并不是王、谢,相反,同上书记载,当时丞相王导还曾沉下脸来批评了周顗等人这种消极的情调。词人这里不过是借王、谢诸人指称东晋那些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士大夫罢了。也可能他记忆有误,以致张冠李戴。

“凭却”,凭据得。

“河洛”,河,黄河。洛,洛水,黄河下游南岸的一大支流,在今河南西部。二水连称,泛指中原地区。

“腥膻”,羊臊气。北方游牧民族以羊肉为主食。

“凭却”二句,嘲讽东晋暨南朝空占有如此险要的江山,却照管不到中原,只能听任它被胡人盘踞,沾染上无边无际的膻臭气。词人《戊申再上书》中也有“河洛腥膻”之语。

自“六朝何事”至“河洛腥膻无际”,字面上是议论东晋暨南朝的历史,而实际上却也影射着南宋的政治现状。

“长驱”,长驱而入,直捣中原。

“反顾”,回头看。

“寻取”,寻,同“燖”,重温。

“中流誓”,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奋威将军祖逖率领部众自京口渡江北伐,“中流击楫而誓”(在江中心敲打着船桨,对着江水发誓),说自己如不能扫清中原,决不渡江南归。见《晋书·祖逖传》。

“正好”三句是说,现在就应出兵北伐,奋勇直进,重温当年祖逖中流击楫的誓言,而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小儿破贼”,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氐族政权的首领苻坚亲率约九十万大军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命侄儿谢玄等以八万人拒敌,在淝水(今安徽寿县一带的东肥河)之战中将秦军击溃。当谢玄派人送上报捷的书信时,谢安正与宾客围棋,看完信默然无语,继续对弈。客问战况如何,他淡淡地回答说:“小儿辈大破贼。”事见《世说新语·雅量》篇。

“宁问”,哪管。

“强对”,强敌。

“小儿”二句,据文义当读作“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是以东晋谢玄大败秦军一事为例,申说后生小辈自有锐气,可破强敌,这种形势已成,还怕什么金人!词人《戊申再上书》中建议孝宗任命太子赵惇为抚军大将军,主持北伐的战略大计。词中“小儿”云云,似有将赵惇比谢玄的意思。当时赵惇的年龄,与谢玄指挥淝水大战时的年龄差不多,都是四十岁刚出头。

本篇押用一部上去声韵,韵脚分别是“意”“会”“界”“势”“事”“计”“涕”“际”“誓”“对”。

在这首词里,陈亮用政治战略家的眼光指点江山,审视历史,破除长江乃天限南北的旧说,发表京口可争雄中原的宏论,嗟叹六朝贵族只为门户私计,哂笑南渡士人空效英雄挥泪,进而大声疾呼,鼓吹北伐。

全篇高屋建瓴,势不可当,颇有战国纵横家之气,充分体现了陈亮以策论为词的创作特色。

同属镇江怀古之作,辛弃疾的《永遇乐》沉郁顿挫,是百炼精钢,柔能绕指;而陈亮这首《念奴娇》痛快淋漓,则如宝剑出匣,寒光逼人。

作者/钟振振编辑/冯晓

上一篇: 孙权劝学翻译(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
下一篇: 卢多逊因召对屡攻其短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卢多逊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