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军队
燕然勒石(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勒功,古往今来都是对于华夏将领功绩的最高评价。盛唐时期的大文豪李白就曾作诗讲道:“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然而仅凭史书上的寥寥数语,是无法切实证明燕然山上石刻的具体位置的。然而仅凭史书上的寥寥数语,是无法切实证明燕然山上石刻的具体位置的。
汉朝军队
不知道具体位置就无法判断真伪,更无法说服新中国成立后,奉行实证考古的中国考古学界。为此中国考古学家多次前往蒙古国,与当地考古部门一同展开共同求证。
这就是2017年中蒙两国联合考古求证的大背景。
汉朝军队
华夏先民素有将文字刻在崖壁上,留存于后世以供世人观摩的习俗。其中即有表彰重要事件的石刻,比如始皇帝冬巡刻石,亦有如同燕然勒石这般的边境战役记功石刻。
而且燕然勒石作为华夏史上第一次有正史记载的战功石刻,其对于调查与印证东汉时期其他关键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向南迁移的游牧民族
其按照史料中记载,石刻始作于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全文由历史上著名的班固书写,用以纪念东汉军队在将军窦宪的带领下,大破匈奴并追击千里来到燕然山附近的壮举。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追寻都没有找到具体位置。
持枪的汉朝骑兵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就从新疆北部地区的山脉当中,发现了大量的汉匈战争时期的石刻,不少距离历史上燕然石刻的年份差距只有四年。
通过对于碑文的解读,也从侧面证明了燕然石刻的存在,但由于没有实物这种说法争议颇多。
后世燕然勒石的油画
1981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区的博物馆馆长李遇春,就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于1965年就收录的石刻,并通过上面模糊的碑文判断出了大致的时间地点人物。确定这款石刻是在永元5年也就是公元93年所作,作者是一个叫做任尚的汉人。
石刻上的记载的汉匈之间的大事件,可以与后汉书当中记载进行印证,并且认证了任尚确实参与过4年前的勒石燕然军事行动。至此石刻被命名为《任尚碑》,成为勒石燕然所在地就在蒙古与新疆北部交界区域的强力佐证。
专家再度根据史料与碑文的记载断定,燕然勒石应该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附近,但具体位置未知。
后世创作的汉朝军队国画
其实在1990年蒙古杭爱山附近两名当地牧民在岩壁下避雨时,就发现在附近岩壁上刻着一种他们看不懂的文字。
牧民二人觉得十分的稀奇,赶紧回家向当地官方汇报了事件。蒙古国官方根据牧民提供的情报前往现场调查,确实发现了石刻。
杭爱山南部凸起的一处岩壁
但是由于刻痕模糊带来的字迹失真,当时的蒙古国专家并未对其进行解读,只是认为这是蒙古国过去历史中留存的石刻罢了。
期间许多国外学者都来此地进行研究,但始终没能确认石刻的具体内容。所以这份石刻的文本照片,一直放置在大学当中不为人所知。
拓印碑文
好在各国考古学界都有交流成果与发现的习惯,2014年初蒙古国立大学前往内蒙古大学进行交流,并将当地发现的情况汇报给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并诚邀教授到蒙古国进行实地研究。
期间齐木德道尔吉对于蒙古方面提交了照片进行辨认,但由于蒙古国方面给出的线索多为北魏时期征讨柔然的军事行动,使得齐木德道尔吉教授的研究一时间陷入了困局,他查遍了《魏书》当中的记载,都没有找到相印证的史料。
北魏伐柔然的军事行动
正在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发愁时,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学生高建国。其作为考古学的研究人员在史书典籍上的造诣十分高超。尤其是在碑文的解读上有着独到的亮点。
于是齐木德道尔吉便联系到高建国,盛情邀约他加入石刻的研究当中。高建国身为考古学者自然不会推辞,接受邀约后很快就加入石刻研究小组当中。
魏书
只不过翻阅北魏的典籍后,高建国就断定石刻和其无关,转而去研究蒙古国方面提供的文本照片。
这些照片上的文字尽管有些模糊不清,使得高建国只能通过以往鉴定碑文的经验,来进行文字的辨别工作,虽然这样导致工作量增大了不少,但还是发现了不少蒙古国资料所没有发现的细节。
比如石刻上的文字居然是隶书,最重要的是末尾几段文字当中,高建国辨别出三个包含重要信息的汉字——“南单于”。
现场文字风化严重
这使得时间立马收束到东汉时期,而东汉时期的史料就好找了。很快高建国便从后汉书中找到了一则关键的文章《封燕然山铭》!
高建国将之前的照片中的文本进行对照研究后,兴奋地给老师齐木德道尔吉汇报自己的发现。指出蒙古国杭爱山的铭文跟《封燕然山铭》大体一致。
得到关键信息的齐木德道尔吉立马认识到真相很可能不远,于是找到蒙古国方面进行洽谈,希望能够到实地进行考察。
《封燕然山铭》
时间到了2017年,中蒙联合考古队正式成立,在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校长等人的带领下。中蒙联合考古队驱车前往蒙古国杭爱山地区,展开从7月29日起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经过一路的艰苦跋涉到达目的地以后,一众考古学家便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应的考古行动。
紧锣密鼓地搭设脚手架与建设营地,连日对崖壁上的文字进行拓印拍照逐字辨析,并对相应的结果进行编撰记录,并详细勘察了周遭的地理环境,为之后的文物保护,收集必要的数据。
考古团队合照
不过,在风化作用明显的蒙古高原上,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磨砺。岩壁上只剩下大约220个汉字还能具体辨认,其余40多个汉字因为风化严重难以辨认。不过这对于考古经验丰富的移动学者来说,并不是太大的困难。
仅凭220多个风化严重的石刻隶书汉字,中蒙一中考古学家参照后汉书当中的记载,确认这就是东汉永元元年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此地便是东汉名将窦宪率领汉军大破北匈奴刻石记功的所在地。
这是的实物考证对于考古学界来说十分的重要。彻底解决过往各式伪造封燕然山铭文物对东汉历史所造成的严重误导,清晰且明确地展示东汉时期讨伐北匈奴的全景。
拓印
自西汉时期,汉武扬鞭挥兵踏破贺兰山缺以来。自冒顿时期强大的匈奴帝国便一蹶不振。
为此汉朝和南匈奴经常会出兵削弱北匈奴的实力,这一点尤其是在班超等人光复西域后最为明显,此时北匈奴虽然颇有实力但颓势尽显。
兰州霍去病像
南匈奴见机会之便上表东汉希望能够一同出兵剿灭北匈奴。恰逢东汉国内政局动荡。幼主汉元帝登基。
但东汉皇帝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命太短,经常出现幼主
东汉国祚由当时的窦太后把控。而此时因为妒忌而害死刘畅的窦宪,正幽禁在宫中以待群臣调查。
后世画像
此时南匈奴北伐的要求被窦宪得知之后,自然是让他觉得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要他毛遂自荐出兵讨伐北匈奴,用军功便能熄灭朝堂上群臣对自己的攻讦。
于是他便到宫内求助窦太后,让其成为北伐匈奴的主将。为了保险起见,窦宪广收良将。为自己北伐匈奴增添胜利的筹码。
后世班固画像
这些随军将领当中便有班超的兄长素有“出将入相”之称的班固,让其作为中护军一同前往。
别看班固对比其弟弟班超来讲名声不显。但其在历史上,乃是赫赫有名的史书《汉书》的主要编撰者之一。
图例
做完万全准备的窦宪,率领东汉军队协同南匈奴的士兵,一同北上打响了稽落山之战。
虽然北匈奴皆是弓马娴熟之辈,但在那个“一汉抵五胡”的时代,北匈奴军队的任何抵抗都显得那么的徒劳。北匈奴一经交战便大败亏输向北逃窜,汉军追击前后斩杀13,000余人,俘虏北匈奴部族20余万人。
窦宪见到战果如此丰盛喜不自胜,与众将登上燕然山,令班固撰写《封燕然山铭》,刻石记功。颂扬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家儿郎出塞3000余里,破敌制胜的赫赫战功。
汉朝
而班固不愧于汉书编撰者的文学功底。在这一文中别具一格的将铭文当中,过往固有的长短序列予以调整。
使得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内涵经典。在开头班固便引用诗经的典故,用元舅代指窦宪彰显了其身份的珍贵与武德的充沛。因此后世对班固的才华无不赞叹,认为其在汉朝文学造诣上不弱于太史公司马迁,所以将其与之并列。这也是后世史学上经常说的“斑马”一词的由来。
班固
经此一为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力向南发动掠夺战争。余下的北匈奴无不噤若寒蝉。这时候窦宪本应该学习以往东汉名将,采取驱虎吞狼的计策,威胁并驱赶北匈奴与鲜卑柔然等新兴游牧民族交战,让游牧民族永远无法统一北方草原,再度威胁到汉朝边防乃至核心地域。
汉代的砖画
但此时窦宪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次年再度北伐匈奴,这一次彻底清扫了北匈奴的剩余力量,迫使北匈奴单于带领剩余的匈奴人向塞北地区迁徙。
就此汉匈两个国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以汉朝的胜利而告终。但也是因为这场大胜,使得整个北方缺少了匈奴的威胁,让鲜卑柔然等民族迅速壮大,为日后汉朝的边患埋下了苦果。
游牧民族
得胜班师的窦宪,自认为有如此功绩的群臣奈何不了自己。于是在朝中愈发的恣意妄为起来,逼得当时的汉和帝只能依靠宦官密谋做事。虽说日后成功连接诸多大臣,逼迫窦宪在家中自杀。
但此举使得宦官势力正式登上东汉历史舞台,使得东汉后来的政治局势愈发的昏聩腐朽,为数百年之后,群雄并起的局面埋下了伏笔。而班固也因为窦宪的缘由而被牵连。被捕入狱,后悲愤交加之下死于狱中,享年61岁。
班固
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文学角度上看,《封燕然山铭》其价值都足以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记载了中国古代第1次边疆刻石记功,更因为其中记载的事迹让后人觉得豪情万丈。
那种跨越千年的情感,不单单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回想起往日的辉煌,更重要的是继承那个时代,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历史当中的学识与力量为后世所用。
在这里再度感谢那些孜孜不倦跨越各种艰难险阻的考古工作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如今我们这些后人才能得以见证真实的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