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奶奶家里有一个大瓷罐,带盖,外面画一个青花双喜,旁边点缀青花缠枝莲纹。每次去,她都会笑嘻嘻地揭开青花罐的盖子,像变戏法似地从罐子里面抓出一些零食出来给我们吃,或是几个红枣,或是几包酥糖……那时候的食品很少有保质期的概念,只是记忆中有些糖果确实是有点粘纸,应该确实也放了不少时间了的。但不管怎么说,在那个什么都缺的年代,有的零食吃已经是莫大开心的事情了。奶奶家的青花罐总令人期待,也不会令人失望。
青花罐(青花罐图片大全及价格)
奶奶是念佛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她平常帮忙去做佛事时,东家给一点,西家兜一些积攒下来的,自己舍不得吃,就为了小孩子们来的时候可以经他们吃。这些当然是长大以后才知道的,长辈们对下一代的爱就藏在这零食里,保存在罐子里。
后来,这个青花双喜罐摆在了父母家的柜子上,虽然也算是古色古香,但总和现在的装修风格有点格格不入,但父母仍然把它摆到了柜子的显眼位置。主观意识上的美丑永远是不能用客观的搭配、色调之类的标准去衡量的,就像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丑一样。我想,在父母的眼中,这个青花罐己经和美丑无关,代表的是一种记忆中的念想。
听母亲说,这个青花双喜罐原来是奶奶的嫁妆,是一对的。后来不小心磕碎了一只,就成了单了。当然,最好的记忆应该是一种活态的记忆,而不是一种供起来的记忆标本。中国的老年人似乎都有一种习惯,他们喜欢买各种散装的食品放在瓶瓶罐罐里,尽管平时不一定吃,但家里来小孩子时可以拿出来分给他们。这种习惯在年轻时并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迹象,但一旦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自然、突然的觉醒,就像每个人的基因里被天生被安装了一个触发装置,只要条件或时机成熟,这种种本性会立马就会被激发出来了。至于这个触发条件,我想大致就第三代的诞生吧。
我母亲把这种习惯叫作“手势”。就像见面了常问“饭吃了吗”一样,这是礼节必然。小孩子来家里,如果没有零食拿出来是说不过去的,如果不是从罐子里掏出来,那也是不够庄重的、没有灵魂的。这其实也源自我国传统自给自足农耕文化的一种习俗,家里有存货预示着“有”、“不缺”,这是一个好彩头,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而我更觉得这是人类对下一代的爱的本能,“隔代亲”的由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似乎是对于亲情的本能回应,很小孩子身上也会表现出相似的习惯行为。譬如到祖辈家里,小孩子们都喜欢把各个瓶瓶罐罐掏一个遍,看看里面能掏出什么惊喜。现在生活条件好,各种新式高档的零食数不胜数,祖辈们那些瓶瓶罐罐里的老式零食,孩子们其实没多大兴趣,他们在意的可能只是“探究”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的本身。一方诚意满满,一方充满期待,祖孙隔代之间的亲情就很好地体现在了这此瓶瓶罐罐之上了。
我家小孩子也是如此,一到父母家就喜欢抱个凳子,垫着去掏那个青花罐里的零食,但掏出来又几乎都不吃。这不前几天不小心又把罐子的盖子摔碎了,我母亲又去配了一个旧盖子,虽然颜色都不般配,但有了盖子也就圆满了,至于款式之类的外在东西,老年人似乎己经不是很在意了。
随着时间的流失,有形的记忆其实是会慢慢缺失、模糊的,就像考古风物的修复,很多凭的只是猜测,己经不是百分百原来的样子了。而无形的记忆却是可以恒久流传的,譬如“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爱……是不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观意识情感的东西,讲得是意先,形不是关键,所以即使是事隔多年,具体情景己然模糊,那种心灵的触动却依然久久不散。
我想,这个残缺的青花罐自然是会传给我的吧。摆在哪里倒确实是蛮废思量。不过,无论摆在哪,己经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小孩的记忆深处永远都会记得在爷爷奶奶家从罐子里掏零食的场景的。就像我一样,永远记得奶奶从罐子里掏出零食,笑嘻嘻递过来的模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