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
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幞头于南北朝晚期出现以后,
唐朝男子服饰(唐朝男子服饰特点)
历唐、宋、金、明,直至清初,
最后才为满式冠帽取代,
通行时间前后长达一千余年。
除了我国的一些邻国有效仿者外,
此物绝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
是我国男装独特的标志,
在中国服装史上,幞头的产生意义重大。
幞头是以汉魏时期的幅巾为先驱,
在鲜卑帽的影响下发展而成。
由于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
鲜卑贵族成为整个北中国的统治者,
汉与鲜卑在服饰习俗方面进行了融合。
《北周书》记载:“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
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这种用四带扎起的头巾,仍属于鲜卑帽的范畴,
但和幞头已经十分接近,
因此文献上常常将北周武帝推为幞头的创制者。
隋代的幞头呈现平顶,额前系结。
因没有攀结发髻,
所以该阶段的幞头式样还只是平顶外形。
在后期的发展中,
向前系结的巾脚已将发髻拥起,
其裹法与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
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
令曲折附顶。”之说相合,
幞头也就正式形成了。
这件通过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变革而产生、
并在隋代初步定型的幞头,
顶上相当发髻处的隆起部分,
是这时汉族与鲜卑族通用的发型代表,
所以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
至唐代,幞头是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皇帝到平民,日常生活中都要裹幞头。
不过在唐代,幞头的顶部一般较隋代更高。
因为此时的幞头里面加入了木制的衬垫物——巾子,使用时扣覆在髻上,再用巾帕系裹。
最初使用的是平头小样巾,
以后逐渐变高、变圆、变尖。
由于巾子掩盖在幞头之内,从外面看不到,
而且在田野考古工作尚未发现此物,
所以仅能根据文献立论。
在北周和隋时,幞头初出,
一般用以裹头的材料,
大抵为较粗厚的缯、绢之类,
因而系裹后出现的皱褶较多,
为了追求紧凑平整,唐代改用罗纱。
更有甚者,创造力一种“水裹法”,
“先以幞头曳于盘水之上,然后裹之,名为水裹。
擫两翅皆有褶数,流俗多效焉。”
水裹、紧裹和用薄罗纱,
追求平整的趋向是一致的。
为此唐代专门生产了一种供裹头用的细薄织物,
谓之“幞头纱(罗)”,
陆龟蒙有诗云“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赞咏幞头罗德细薄轻明。
幞头有两根带子系在脑后,
带子的剩余部分软而下垂,
故名“垂脚”或“软脚”。
后来产生了长脚罗幞头和硬脚幞头,
脚中装了铁丝的骨架,
所以硬脚常翘起,
故又名“翘脚”。
五代时期,翘脚更上升成为直脚,
并且幞头在硬裹、水裹的基础上,
采用传统刷漆的工艺从而变硬,
并最终脱离巾子独立而成。
直脚加长的幞头,即“展脚幞头”,
就成为两宋官服中的通用样式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