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亚欧民族大迁徙、西欧中世纪、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三国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国家(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国家地图)
全文约3500字,阅读时间9分钟
(全部图片来自百度网络)
上期说到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一方面有奴隶制经济崩溃的原因,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而这次席卷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正是源自东亚的匈奴人西迁。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世界历史范畴内,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关联的。
亚欧民族大迁徙:
五世纪亚欧民族大迁徙
匈人是不是匈奴人,现在还有争议,个人倾向于匈人是匈奴人西迁过程中融合中亚东欧沿途民族所形成的新民族。匈人继续向西进入黑海北面的东欧平原,驱逐了原本这里的日耳曼民族分支的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建立起匈人帝国。
日耳曼民族原本散布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中欧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匈人继续向西进入中欧波德平原和多瑙河流域,造成了日耳曼民族向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迁徙,同时匈人还直接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劫掠。
日耳曼民族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建立的国家
此外,来自今丹麦日德兰半岛和德国的盎格鲁人、朱特人和萨克森人来到了罗马势力退出后的大不列颠岛,并建立起七个小王国。至此,西欧开启了中世纪进程。
西欧中世纪(上):
法兰克王国:
上述的日耳曼人国家之间相互交战。高卢地区的法兰克人在克洛维带领下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并逐渐兼并了周围日耳曼部族,还打败了西哥特人,从此占据了高卢大部分。克洛维还皈依了基督教,并以采邑制的形式把征服的土地分封其他贵族以获取支持。采邑制日后逐步发展成为西欧封建土地制度。
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是由几个儿子平分遗产,加上封建主的势力不断强大,法兰克王国的王权不断削弱。这时掌管宫廷事务的宫相开始试图掌握王权。公元八世纪,宫相查理马特掌控大权,他改革了采邑制,把王国的土地分给各大封建领主。封建领主不世袭,且要服兵役,这演变出了日后的骑士阶层。分封的贵族以爵位制度区分等级,即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
查理曼帝国:
查理马特死后,丕平继任。从查理到丕平,法兰克王国又战胜了勃艮第、萨克森、伦巴第等各方势力。后来丕平受到天主教宗认可为法兰克国王,开启了加洛林王朝,而丕平则把从伦巴第得到的土地送给教宗,也就是日后的教皇国。
丕平的儿子查理继续扩大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今天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低地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他的统治下。查理于公元800年加冕,称查理曼大帝,法兰克王国此时也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东、中、西法兰克王国
查理死后,他的三个孙子于公元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三分为东、中、西三个法兰克王国,成为日后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雏形。
罗马天主教会:
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合法之后,到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反对一切异教,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帝国成为拥有强大财力的宗教势力。到西罗马帝国覆灭的权力空当,基督教会成为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世俗统治力量。
梵蒂冈
伦巴第人取代东罗马帝国对意大利的统治后,罗马教会逐渐摆脱东罗马帝国的控制。到法兰克王国丕平在位时,一方面教会认可丕平篡位开创加洛林王朝,另一方面法兰克王国又向教皇献土并提供军事保护。教皇国一直存续至今,即现在的梵蒂冈。
拜占庭帝国(上):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的一千年里,东罗马帝国依旧存在,因首都在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故也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的领土范围随着自身实力的变化时大时小。
不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因统治核心位于希腊,拜占庭帝国更崇尚希腊文化,并以希腊语取代拉丁语为官方语言,同时以东正教为国教,形成了与西欧不同的文化风格。拜占庭帝国完整地继承了罗马时代的文化,也为日后文艺复兴奠定文化基础。
萨珊波斯:
在西亚的帕提亚帝国和罗马帝国对峙过程中,帕提亚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之子为巩固地方势力而同帕提亚帝国发生战争,最终取代帕提亚帝国,在公元224年建立萨珊王朝。萨珊波斯再一次统治当年波斯帝国全境长达四个世纪,领土包含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中亚南部、印度西北部,并长期与罗马帝国和后来的拜占庭帝国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同时消耗巨大。公元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阿拉伯帝国(上):
公元六世纪,西亚的波斯和拜占庭之间不断战争,通往北非的商路因此转至阿拉伯半岛。闪族一支的阿拉伯人此时正处于氏族部落瓦解、阶级形成的社会阶段,他们在半岛建立了商业枢纽城市麦加。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穆罕默德的继任者称哈里发,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社协商选举产生。这个时期,阿拉伯帝国同占据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国交战,并取得上述地区。随后向东又征服整个萨珊波斯、高加索地区,向西则征服埃及、利比亚。
公元661年,继任的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世袭的倭马亚王朝,随后继续征伐。到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进入到全盛时期,占领了中亚同唐朝对峙,从北非摩洛哥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同法兰克王国对峙。至此,阿拉伯帝国成为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对征服地区各民族原有文化采取包容态度,以封建政教合一的政治和农奴经济作为自己统治的基本形式,使伊斯兰文明得以广泛传播。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间位置,同时版图辽阔,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注重贸易流通的阿拉伯人在文学、哲学、史学、建筑、航海、数学、科技各方面的成就都非常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东亚,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从此东汉王朝成了军阀割据的乱世局面。到公元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的胜利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再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东汉境内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势。公元220、221年、228年,魏蜀吴三国建立,开启三国时期。
三国形势
内迁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部族乘机在中国北方建立起大大小小数十个政权,其中前后存在的较大政权有十六个,称为十六国。十六国中前秦在公元382年再次统一北方,随即南下进攻东晋,却败于淝水之战,北方再次四分五裂,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从东晋开始,后来又经历了宋齐梁陈南朝阶段,南方人口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而北方在十六国被北魏统一后,也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北魏后来分解成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高氏和宇文氏取代,成为北齐和北周,上述五个政权称为北朝。北周外戚杨坚在公元581年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战乱频繁,人口大量迁徙,不过客观上也使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同时北方地区多个源头的民族也得到了融合,佛教文化在这个时期在北方和南方也得到了发展。
两汉时期,中国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即通过中正官对所选人才进行品级评判的选官制度。不过两汉时期开始萌芽的门阀士族到东晋以来的南朝成为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政治集团。
随着隋朝的统一,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的局面,紧接着的大唐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高峰时代。这个下回再说。
中古时代的世界形势相对混乱,下期继续介绍中古时代影响亚欧大陆文明进程的主要政权。
电子云
2022.08.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