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清代,地方的最高级长官为总督。总督兼管一省或数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权力大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
总督的官阶为正二品,但各省总督依例均有兼衔,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如果另加大学士衔则可以高至正一品,多为地位最高的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比如曾国藩和李鸿章。
李经羲(李经羲与蔡鳄)
从雍正二年设直隶总督到光绪三十三年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清代共设置过11个总督位置。
除了没有地方责权,管理八省漕运的漕运总督和负责黄河、淮河、运河等河道治理的河道总督外,管理全国各省的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这九个最大的封疆大吏。
清朝灭亡前,最后的九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张镇芳、两江总督张勋、四川总督赵尔丰、闽浙总督松寿、云贵总督李经羲、湖广总督瑞澄、两广总督张鸣岐、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陕甘总督升允。九人中,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四川总督赵尔丰两人是亲兄弟。
前排左2赵尔丰,左3赵尔巽
赵氏兄弟是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一直为官。祖父赵达纶,道光3年中进士,曾任山东莱州知府,封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其父赵文颖是道光二十五年与弟弟赵文起同时考中进士的,历任山东蒙阴、阳信、商河、阳谷等地知县。他到任阳谷不久即被捻军围困,孤立无援只得率乡团守御。捻军攻入阳谷县城时,赵文颖骑马冲入对方阵中被杀。
到了赵尔巽这一辈,兄弟四人,三人中了进士,两人官至总督,实属难得。大哥赵尔震,同治十三年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工部主事、工部侍郎、直隶州知州,因为修建清西陵有功被授二品衔。四弟赵尔萃是光绪十五年进士,先后任过夏津县知县和直隶州知州。
02
赵尔巽无疑是兄弟四人中成就最大的。他出身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3岁中举人,30岁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当过国史馆协修。
后来他长期在京城担任监察御史,以刚直敢言著称。1884年他曾上折参劾时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认为他举荐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曾纪泽为两江总督或闽浙总督的举动与体制不合,将来有朋党的隐患,要求朝廷对左宗棠提出批评。
在中进士12年后,赵尔巽终于获得外放的机会,先后任贵州石阡府和贵阳府的知府,仕途逐渐开始顺畅起来。
任贵阳府知府期间,赵尔巽曾以才能出众获“军机处存记”的嘉奖。几年后,他升任贵东兵备道,此后再获晋升,任过安徽按察使﹑陕西按察使﹑甘肃新疆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等职。1902年七月,赵尔巽升任山西巡抚,成为掌握一省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
几个月后,他又调任湖南巡抚。1904年5月,赵尔巽调离湖南,返京代理户部尚书。1905年,赵尔巽调往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任盛京将军,成为清朝留都盛京的最高首长。1907年5月,又改任四川总督。
作为一名能干的大臣,几年来赵尔巽马不停蹄地四处辗转,履新赴任,也是兢兢业业锐意改革。
在湖南期间,他大力推行新式教育。废除旧式书院、创办各级新式学堂,支持新派人物熊希龄等人创办师范学堂,以解决中小学堂师资匮乏的问题。他成立矿务总公司,抵制外商插手,保护本省的矿权。
在东北,赵尔巽着意整理财政,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在任两年,使奉天省财政大有改观。到了四川,他又设法改善了全省的财政,落实了川西凉山的改土归流措施,强化清廷对西南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911年04月,赵尔巽再回东北任东三省总督,这次也是他最后的总督生涯了。为了整肃东北猖獗的匪患,他首先恩威并举,设法招降了势力最大的张作霖,以致成了张作霖一生中最诚服的人。后来张作霖得势,对赵尔巽也多有关照。
半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大清岌岌可危。赵尔巽开始调集军队,与军阀张作霖等人残酷镇压奉天以及东三省的革命党人,当然对于改变大清灭亡命运只是螳臂当车而已。
民国成立后,赵尔巽先是到青岛隐居,并且在那里花巨资购买了大片房产,成了青岛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后来他受袁世凯邀请,回京担任新成立的清史馆馆长,主持《清史》的编撰。
1927年,赵尔巽花费大量心血潜心编撰的《清史稿》终于付印。同年9月,83岁的末代总督赵尔巽在北京病逝,在九名末代总督中算是结局较好的一位。
03
同为末代总督,赵尔巽的三弟赵尔丰的结局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赵尔丰比赵尔巽小1岁,是弟兄四人中唯一没有中过进士的。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最后只好捐了一个官。
起初在广东任职,后来由盐课大使调往山西改任知县,先后任过静乐和永济的县令。他的才能受到时任山西巡抚锡良的赏识,1901年12月,锡良署理河南巡抚,兼管河工事务,几个月后又调任热河都统。赵尔丰也都随同锡良前往河南和热河任职。
1903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又随他一同入川,驻泸州主政永宁道。
当时,英国人通过英属印度,在西藏培植自己的势力,极力煽动西藏叛乱。1905年5月,川边藏区发生了巴塘事件,巴塘土司与丁林寺喇嘛聚众焚烧天主教堂,杀死两名法国传教士,并打死清廷驻藏大臣凤全及其随员百余人。
赵尔丰被调任建昌道,他受命招募兵勇,会同四川提督马维骐,平定了巴塘土司与丁林寺上层喇嘛的叛乱。
赵尔丰随后充任川滇边务大臣,继续督办善后,处理西康的改土归流事务。将当地世袭的土司制度改为朝廷任命的可以流动的官员制度,这势必会损害土司的利益,受到土司的强力阻挠。
赵尔丰严厉打击反叛土司的武力抵抗,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发展藏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稳定了川边局势。
1907年3月,锡良调任云贵总督,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直到其兄赵尔巽到任。赵尔丰改任驻藏大臣兼任边务大臣,驻军康定。
04
西藏地方官府担心赵尔丰主政会实行如同川边的改革,于是调集藏兵,企图在入藏要道昌都以武力阻止赵尔丰入藏。
1909年,赵尔丰击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率领五个巡防营乘胜攻入西藏,收复数个部落地区,然后越过丹达山到达江达宗,。清廷担心举措过激引起动乱,否定了赵尔丰乘势平定西藏全土的请求。
1910年,赵尔丰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钟颖率领的新军在昌都会师,然后向工部和波密地区推进,消灭了依仗英国人撑腰,气焰嚣张,长期威胁后藏的波密土司首领白马青翁。
2月,赵尔丰率军进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逃往英属印度。此后赵尔丰继续在西藏平叛,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平定了西藏全境。清军推进到西藏南部边界,粉碎了英国人北侵染指西藏的图谋。
赵尔丰此次入藏平叛战果辉煌,所收复的边地,东西3000余里,南北4000余里,设立了30多个行政区,为后来的西康省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他挫败西藏独立叛乱,力保大清领土完整的功绩受到世人的称颂。
05
1911年4月,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赵尔丰接任四川总督。8月,赵尔丰到任成都,恰逢四川保路风潮。清廷将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把路权出卖给英美德法四国银行财团。引发了包括大批农民在内的广大股东的强烈抵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赵尔丰起初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正常的事,恳请内阁考虑挽回的方法,同时查处策动此事的邮传大臣盛宣怀。不料清廷不仅不加理会,还电令赵尔丰镇压保路民众。
9月,当数千民众到总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被赵尔丰诱捕的保路同志会会长蒲殿俊等九人时,赵尔丰下令开枪,30多人遭到卫兵枪杀,造成了成都血案。
事件发生后,各地保路同志军纷纷起义,四川100多个州县被攻占。赵尔丰也因此被清廷免去四川总督,仅留任边务大臣。
清廷急忙调遣湖北、湖南等省援军赴四川镇压。而由于湖北新军被调入川,造成了武昌空虚,给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武昌起义爆发后,11月,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宣布独立。12月6日,突然发生军队哗变,军政府都督蒲殿俊逃走,军政部长尹昌衡出面平定暴乱,被推为都督。
身为赵尔巽得意门的尹昌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决定拿赵尔丰开刀立威。他先是假意与赵尔丰结盟,说服他将辖下的3000巡防军交给军政府接管。
22日凌晨,尹昌衡调兵冲进赵尔丰家中将其抓获,随即在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将他在明远楼广场斩首。临刑时,霜雪盈头﹑须发皆白的赵尔丰仍骂不绝口。赵尔丰死后,头颅被挂在树上示众三日。
数月之前还叱咤川藏,被视为平叛功臣的赵尔丰,落得身首异处横死刑场的下场,成了清末唯一被杀掉的总督。
后来,赵尔巽应国史馆馆长之聘时,向袁世凯提出的一个条件,便是为乃弟赵尔丰昭雪罪名。
=THE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