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直是一个话题最多的朝代,自太祖朱元璋布衣起家,推翻暴元,建立大明朝,到末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之上,结束了大明王朝,中间出过很多奇葩的皇帝以及大臣,那么为什么说东林党是大明灭亡的推手呢,且看下文:
东林党百度百科(什么是东林党)
提到东林党,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东林先生顾宪成。此公为无锡人,于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
那么,顾宪成和后来的东林党有什么关系呢?为何有人称呼他为东林先生?原因在于,当时万历皇帝在解决掉张居正事件后,亲临朝政,之前张居正的许多新政很快被废除。在万历皇帝统治的中后期,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黑暗,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而苛征暴敛益形繁重,人民反抗事件也层出不穷。顾宪成和一些正直的官员经常对朝廷的错误决策有所非议。万历皇帝就对他“甚不喜”。后来顾宪成因争立皇太子事又引起神宗反感。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习称阁臣),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万历皇帝找了个借口,将顾宪成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了家乡无锡,对仕途和朝政心灰意冷,于是便开始讲学,以宣导他的政治主张。恰好在无锡有一所宋朝学者杨时曾经讲过学的东林书院,但是年久失修,于是顾宪成就倡议修缮。得到了当时很多士绅、地方官员的支持。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修复了这所书院,定名东林书院。同年十月,顾宪成会同弟弟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至此,东林党的雏形逐渐形成。
东林党所遵循的风格是标榜气节,崇尚实学。这对当时官僚、士大夫以及文人起到了积极的左右。他们在日常的讲学中,经常会议论时政,批判朝廷。并提出很多治国之法,如太监不得干政,地方官要认真对待京察等。如顾宪成曾提出:在朝为官,不考虑朝政,地方官不考虑民生,有才之人去隐士而不作为,都是不可取的等理论。他们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这些人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东林党的政治主张是"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同时反对皇帝、贵族等大肆掠夺黎民百姓,要求朝廷重视工商业,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
在顾宪成等人讲学议政,逐渐形成东林党这个组织时,朝廷的另一部分官员,也根据各自籍贯或者攀附于谁,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个党派。如山东籍贯的官员,就形成了齐党,浙江人就形成了浙党等,他们攀附权贵,拉拢宦官,不断打击非自家阵营的官员,使得明朝官员间的党派之争,达到了顶峰。
明朝后期的党争,围绕着当时最大的“国本”进行展开,国本就是对于万历皇帝准备立太子之事,万历皇帝的皇后多年不育,皇长子朱常洛(后来的光宗)是妃子王氏生的。1586年(万历十四年),朱常洛五岁时,神宗的宠妃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礼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应当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神宗宠爱郑氏,不仅封她为贵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贵妃),还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又恐大臣上书,便一直对立太子的事情悬而未决。而万历皇帝迟疑暧昧的态度,更是让此事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而之后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处处可以看到东林党的身影,或明或暗,都在其中。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上述皇位继承权之争和京察之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但是,这并不能掩没东林党人在这些斗争中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作用。
不得不说,东林党在当时是一股很大的势力,他代表了当时的士大夫耿直、勇敢、刚毅,为了理想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东林党大多一身正气,清廉正直,铮铮铁骨,堪称道德楷模。作为一个群体,这种知行合一的品格,在明末实属凤毛麟角,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但从反面来讲,东林党与当时以魏忠贤为代表的的阉党,对明朝的灭亡,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知道,空谈朝政谁都可以,但是真正有治国才能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东林党人都缺乏治国才能,只是停留在议政阶段。并且,对于其他党派,也是不灭之不解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东林党与其他如齐党、浙党以及阉党,如出一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