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但不幸的是,在1927年就被反动派杀害,年仅38岁。
不过,李大钊留下了4个孩子,后来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长子李葆华,后来担任过安徽省委书记、贵州省委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
李大钊的资料画画(李大钊的资料按照时间轴的方式)
李葆华生于1909年,当时他的父亲李大钊还只有20岁,还没有从学校毕业,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很艰苦。
当时,正是晚清风雨飘摇时期,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不可遏抑,满腔热血的李大钊也投入到了其中,寻求救国之路。
1913年,李葆华刚4岁时,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留下妻儿在国内相依为命,妻子赵纫兰不光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给丈夫筹集学费,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
所以,李葆华虽然年龄尚小,但非常懂事,在父亲离开的这几年里迅速成长起来。
三年之后,李大钊回国,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不但收获了学识,更多的是结识了一群有志于革命的爱国进步同志,和一颗愈发坚定的报国心。很快,李大钊就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宣传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重要奠基人。
有这样一位父亲的引领和言传身教,李葆华的人生道路自然也是非常明朗,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爱国活动,到16岁那年,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与父亲并肩作战。
但是,到了1927年,李大钊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年仅38岁。
当时李葆华还只有18岁,也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好在李大钊生前的战友们都很义气,把李葆华保护了起来,辗转多地后,最后李葆华在周作人的家里秘密躲藏了一个多月,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李葆华化名为“杨震”,被送去日本留学,进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父亲被军阀杀害,自己也不得不逃亡日本,这样的经历,自然让李葆华更加痛恨反动军阀,对革命的渴望也变得更加强烈,就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的反日情绪达到了高潮,李葆华也毅然回国,投入到了中国的革命大业中。
李葆华先后奔赴上海、河北、北平、山西等地,从事地下秘密工作,担任过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北平市委书记、山西省工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5年的“七大”时,还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在这一届的中央候补委员中,还有王稼祥、邓颖超、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罗瑞卿、张宗逊、王震、宋任穷、吕正操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被任命为水利部副部长,协助傅作义展开了对全国水利的全面建设,功勋极大。后来,李葆华还担任过安徽省委书记、贵州省委书记等职,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8年,李葆华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从李葆华之前的履历来看,他跟银行金融业几乎没有任何瓜葛,但是,当时刚刚结束了那场动乱,百废待兴,这个任命下来后,李葆华没有丝毫犹豫,责无旁贷地接过了这个重任。
上任之后,李葆华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很快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位银行金融业的行家,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制定了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因李葆华的巨大贡献,相继当选为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钱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因病去世,享年96岁高龄。
回首李葆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几经转折,作为李大钊的儿子,始终没有偏离父亲的革命道路,在秘密战线、水利、政治、金融行业等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李大钊在天有灵,也该欣慰了。
另外,除了李葆华,李大钊还有四个子女,其中次子叫李光华,担任过唐山华新纺织厂厂长、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等职,于2012年去世。
三子叫李欣华,建国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门头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师进修学院校长等职,于1989年去世。
李大钊的长女叫李星华,建国后主要从事整理民间文化的工作,整理出版过《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等作品,于1979年去世。
次女叫李炎华,跟姐姐一样,也是主要从事民间文学的研究,而且也跟姐姐一样,都在1979年去世。
(参考资料:《安徽日报》《金融时报》《江淮文史》《老人天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