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王单单的诗集《花鹿坪手记》,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用新闻报道的话说,“《花鹿坪手记》甫一出版,好评如潮”。这是诗人王单单在花鹿坪作为扶贫驻村干部期间,写的一组诗。
姓王的诗人(姓王的诗人有哪些)
王单单
说实话,这样题材的现代诗,还真的很少见。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屎尿体,而关于扶贫题材的现代诗,至少我还是真的第一次见到。王单单算是“接地气”的诗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摸到了时代的脉络。
也正因为“稀缺”,因此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那是诗坛翘首以盼、众望所归的作品了。《诗刊》主编李少君,2021年6月,以《以“诗史”笔法书写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为题,在《文艺报》上发表了评论文章。
李少君
在这篇文章里,李少君搬出了杜甫,说“诗史”是历史上对杜甫诗歌创作特征的一个概况。“王单单长诗《花鹿坪手记》中,可以说充分借鉴了杜甫的‘诗史’笔法”,“具有历史意义”,“除了题材的重大,其艺术上也颇有独特之处”。
由此看来,李少君对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的评价,那是相当高的。在李少君看来,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应该在诗歌发展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可能跟杜甫一样,名留青史。
王单单
李少君这种高度的评价,高得有点“急”,这种“急”,也体现在王单单这首诗获奖的时间错乱上。“2019年12月,王单单就完成了四组以扶贫生活为背景的小长诗。2020年4月,组诗以《花鹿坪扶贫记》在《诗刊》上发表”。
截图
也就是说,王单单的诗,2020年4月才公开发表。但是,他的这首诗,却获得了“《诗刊》2019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暨脱贫攻坚特别诗歌奖”。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王单单的诗发表在后,却获得了前一年的年度奖。
截图
“《诗刊》2019年度奖”不应该是颁给2019年发表的诗作吗?但王单单的《花鹿坪扶贫记》是个例外。难道是《诗刊》上下一直在“等着”王单单的这首诗问世,将2019年度奖推迟,非要等到他的作品发表了才颁奖?
所以说,这里面突出了一个“急”字。王单单,你的诗咋还不写出来呢?我们的奖都推迟颁发了呢!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急也没有用。没有办法了,只好推迟年度奖的颁发了。那《诗刊》为何如此迁就王单单呢?
王单单
别的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王单单的诗题材是“脱贫攻坚”。这种在诗坛稀缺的题材,谁都盯着在的。驻村扶贫干部千千万,《诗刊》唯独盯着王单单。所以,《诗刊》这好像是在等米下锅,锅早就准备好了,就等那唯一的一粒米了。
王单单的诗到底怎么样?《诗刊》主编李少君既然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了。不过,王单单自己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自己说的一段话,可能还有一些“借鉴意义”。
王单单《花鹿坪扶贫记》开篇
“这种诗歌表面上披着‘正能量’的外衣,只强调思想宣传性,其语言内部诗性荒芜,精神贫瘠,艺术性扁平,意旨单一,诗意通道狭窄。”当然,王单单的这段话,应该不是指的他自己的《花鹿坪扶贫记》,而是指的别人的诗。
不过,既然《诗刊》都可以“借用”2020年的诗,来获得2019年度的奖,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用”一下呢?“借用”王单单自己的话,来评价一下他自己的诗?感谢那些为了脱贫而付出了自己努力的所有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