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东皋郁奇士,万顷涵辉光
——冒辟疆青年时期的家乡生活
第一节大朴从今返,逍遥与古稀
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故事(冒辟疆简介)
——冒辟疆建朴巢及学书画于董其昌
如皋城南一里左右的龙游河第一湾名为泊潮湾,湾畔盘峙着一株苍劲的古朴树,树长约十余丈,腰约数围,枝叶扶疏,可荫百人。树腰蜿蜒横生如卧龙,拳曲俯卧河上如桥梁。不少人都有在这棵树上构屋的想法。李之椿说他平生见到的奇异之树有三株,一是京师报国寺的卧松,二是西岳庙的青牛柏,还有就是他家乡的这棵朴树。他曾在树颠盘腿坐了一整天,心里产生结巢其上的想法。
崇祯七年,冒辟疆邀请南通州复社社员包壮行荡舟龙游河,舟行此朴树之下,见树叶似满天绿雨,欲落不落,横卧的树干可以让十余人坐在上面饮酒。包壮行想到,古代有人曾在海棠树上结屋为巢,自号为海棠巢客。而冒辟疆想起,昔人张功甫在四棵古松间用铁绳悬挂“架霄亭”,“风月之夜,与客梯登,自谓飘飘云表”(冒襄《朴巢记》)。后来这棵朴树归了辟疆。
李之椿想向辟疆借朴树筑巢,还未将自己的心愿讲出来,辟疆已在朴树之上架起了亭屋,取名“朴巢”,自号巢民。朴巢“三面斗折,皆层溪浅渚,韬溜澹滟。由巢左通小桥,冲风耐雪,袅度他枝,枝杪为台,如秋海棠花,可月可渔,俱迭以冰纹片石。……此巢不絙不梯,空游满树,想际真人,神往邃古,更为旷绝。”(同上)朴巢周围种有几百棵梅树,梅林中建有一座楼房。冒起宗在楼上题写了“百花顶上”四字。朴巢建成后,辟疆邀请许多朋友来此游玩。他们登上树巅,俯瞰清流,长啸空际,低徊流连,常常不忍离去。冒辟疆《朴巢初成得二十韵》写出了朴巢主人的超然物外之想:
山中老龙树,饮水卧河碕。岁月迷先代,风霜饱数围。鹿眠梦隐隐,蛟动舞颀颀。质厚全凝朴,秋残小结绯。停烟疑远嶂,罨画写幽帏。……寒郊吟未到,瘦岛佛堪厞。拭镜鱼悬泳,倾杯鹢倒翚。枝回藏鸟道,木末挂鱼矶。云起浮空色,丝游钓落晖。逃虚应自得,独立竟无依。素志怡玄淡,潜身学遁肥。抡川饮吾犊,寄食采他薇。大朴从今返,逍遥与古稀。
黄道周、徐世溥、吕兆龙、陈梁、曹学佺、杜浚、王思任、范景文、倪元璐、黎遂球等名家也纷纷题咏,为此韵人韵事泼墨挥笔。四年后,辟疆与包壮行在吴陵相遇,辟疆不忘昔游,拿出刊刻的《朴巢题咏诗》,请包氏写了一篇《朴巢记》。辟疆营建朴巢既出于文人追慕古代隐士的积习,又分明含有塑造自我形象的动机,他的“巢民”之号就由此而来。为朴巢遍征题咏一事,展示了辟疆善于自我表现、自我诠释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包壮行此人在地方文化史上享有鼎鼎大名,南通军山西侧罗汉院中的包公祠就是以他的故居改建的。包壮行,字穉修,未补诸生前即以文才惊世。万历四十三年赴乡试,其制举文章传诵一时,书商以千金购之,雕版印行。崇祯十六年,包壮行中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辞官归里,居西南营家中。入清不仕,终日读书自如。包壮行还是制灯和叠石的高手。他用蛇蜕制作的彩灯名噪大江南北,被人们称为“包灯”。沈机《包灯赋》说:“如何包处士,不爱真山爱山假。移取江山作图画,作灯为画供我耍。”(转引自沙向军、李洁萍《五山灵秀》第118页)包壮行用狼山石堆叠的假山,朴拙中见真趣,为通州一绝。他造的园林名为“石圃”,取学圃不仕之义。通州知州王猷定的《石圃记》记录了石圃的造园艺术。包壮行晚年即自号石圃老人,著有《石圃老人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