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瑾宜(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汪少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历史转折点以及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领导人往往运用言简意赅、意韵深远的典故阐明道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指引救国、兴国、强国的前进方向。研析党的领导人在重要历史时期引用的典故,可从语言的角度为党史学习打开一扇窗口,让历史照进现实,也让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体悟共产党人的智慧、胸襟和力量。
“典”入诗文——改天换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用典基于类似的叙事结构,典故所指的历史境况和当前境况需有相似之处,二者所引发的情感也需相近,以此引发受众共鸣。典故通常分为事典和语典,“事典”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等;“语典”是指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语句。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冶古今于一炉,显著特点为大量引用事典。所引事典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既包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人物,也包括神女、鲲鹏、不周山、莽昆仑等神话元素,以此展开波澜壮阔的革命叙事,呈现慷慨崇高的革命豪情和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记录了人民军队解放南京的光辉史实,“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句,用典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贪慕虚名将敌人放走,导致对手后期壮大势力,项羽因此兵败。
此典激活了历史故事和解放南京的现实境况,历史境况是项羽从占据优势到最终溃败,现实境况是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战争叙事通常可激发读者的两类情感,其一为胜利激发的喜悦、快慰、激动等积极情感;其二为失败激发的失望、沮丧、悲痛等消极情感。用典流露出对项羽最终兵败的遗憾和批判,同时也传递了对获取阶段性胜利的喜悦和颂扬,进而阐发了深刻的军事哲理:应把握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发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争取最终的胜利。诗文引用历史故事,一针见血地解答了为什么要“追穷寇”这一复杂的军事问题。用典譬理深刻,切中要害,极具历史高度和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以史为鉴的要义。秉持这样的军事理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历经千难万险,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从此走在了“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这种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借由此典此诗传承发扬。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视察时引用了这句诗,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通过重温此典,广大党员受到了教育和洗礼,培养了借助中国古代史和近代解放史照鉴当下形势的思维方式,运用历史思维观察、处理问题,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典”自熟语——翻天覆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业中,邓小平运用的典故平实生动、诙谐风趣,多为具有教育意义且家喻户晓的熟语,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等。多次引用、化用“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条语典,以轻松的方式阐明党的立场,展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例如,邓小平在1984年11月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这次能够摸“老虎屁股”,进行城市改革?应该说改革是有点风险的,这次北京就出现抢购物资的现象。不仅北京,好多城市都有。我们预料到这点。我们为什么不怕?因为物资比较多,群众一看,又稳定下来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元好问的诗作《虎害》中描写了猛虎残害百姓,“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的可怖场景。因此,敢于以身涉险冒犯猛虎的人,乃至打杀恶虎以除后患的人,都被誉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老虎屁股”是不能触犯的敏感部位,摸了必将激怒老虎,遭到攻击甚至命丧虎口。“摸老虎屁股”也可理解为勇于挑战巨大的困难,“能够摸‘老虎屁股’”体现出共产党人不畏改革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拔丁抽楔,敢做敢为。面对城市改革这块硬骨头,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信心和深厚的底气,从容不迫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中国走向富强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老虎屁股摸不得是不行的。他拓展创新了“打虎”论,以此教育警示广大党员,维护党的纯洁性和政治本色,让党风廉政建设为复兴巨轮保驾护航。
“典”明大局——顶天立地,为世界谋大同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承担了大国责任,展现了大国担当,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切实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倡议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呼吁,值此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直面挑战、迅速行动。我坚信,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引用的两条语典“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分别源自传统典籍《孙子·九地》与《孟子·滕文公上》。“同舟共济”的出处原文为“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此典激活了乘船者团结协作共同渡河的历史场景,也激活了各国相互合作共同抗疫的现实场景。“守望相助”的出处原文为“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此典激活了村落间彼此援助的历史场景,进而激活了各国互相支援共同抗疫的现实场景。结合语境,合作克服困难这一普遍叙事结构可运用于各国携手抗疫这个新叙事,从协作渡河、邻里相助到合作抗疫,从同船人员、邻里乡亲到世界各国、地球村民,背后隐藏的道德叙事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为精神底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鲜明的利他性和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所引语典展现了战胜疫情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致力于世界共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天下情怀,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和博大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开展党史学习,回顾党的领导人在百年风雨历程中的重要用典,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以语言文字的力量滋养“红色根脉”,更有助于学习领导人对待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秉持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凝炼熔铸为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在奋进路上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开辟出新时代的一片锦天绣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编号:18AYY022)”的阶段性成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