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外台秘要》:古典医学文献的集大成者

《外台秘要》:古典医学文献的集大成者

《外台秘要》:古典医学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一阶段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医学发展也成就赫然,约成书于天宝十一年的医学文献巨著《外台秘要》,就是具有时代气象

唐诗中有“盛象气象”之说。这一阶段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医学发展也成就赫然,约成书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的医学文献巨著《外台秘要》,就是具有时代气象的代表之作。

王焘与《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的作者王焘(约670—755年),陕西眉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王珪在唐太宗时曾任宰相。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开元年间他走上仕途,官至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并进入弘文馆担任学士,天宝初年又升任为弘文馆主管官员。

弘文馆是唐朝宫中藏书之地,在唐太宗年间就“聚书二十馀万卷”。王焘作为这一国家级藏书机构的总管,负有整理各类文献的职责,但是未见王焘有其他方面的著作传世,而只见到医学著作《外台秘要》。可见王焘在馆中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医学方面,他立心让更多人能全面系统地阅读到这些医学知识,于是耗费心血,编成这本40卷的巨著。书名中的“外台”,日本学者丹波元胤指出“兰台为外台之谓者也”,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旧称“兰台”。书名体现了王焘著书立说的基础。

过于曾有一种说法,认为王焘本人不知医,仅仅是利用职务之便做了一些文献编集工作。事实上,王焘在《外台秘要》自序中说,他“幼多疾病,长好医术”,《新唐书》说他“数从高医游”,显然系统学习过医学。他后来受亲戚之累,被贬房陵、大宁郡等地时,屡冒寒暑瘴疠,全赖所收集的医方得以幸存,可见对运用医术也颇有造诣。《外台秘要》收录的文献有唐以前的“古方”五六十家,唐代新撰者“数千百卷”,王焘说他全部“研其总领,核其指归”,就是说全部研究和考察过其主要学术思想,然后“钤其要妙”(约取其精华),反复修改,完成这本巨著。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深入的医理知识和一定的临床体验,是无法进行这项工作的。

总领钤要的分类编排

《外台秘要》的体例,具有类书的特点,即分门别类,辑集资料。“分门别类”并不简单,它包含着对医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外台秘书》一书卷1—6为伤寒、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为内科疾病;卷21—22为眼、耳、鼻、齿诸科疾病;卷23—30为外科疾病、痢疾等,后面各卷分别为采药、丸散、面部诸疾、妇人病、小儿病;卷37—38论乳石;卷39—40载明堂灸法。因为外感多为急病,是首要学习的内容;内科是外、妇、儿各科的基础,故依此排列。这种专科化的编排比较符合学习原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

在各个门类之内,《外台秘要》以病为纲,每种病先列医论,后列各家医方,每一条原文都注明出处。同一条文如见于多种文献的,也一一注明,甚至注明在何书的第几卷,可见其严谨性。《外台秘要》类目清楚,便于查阅,可称是我国第一部成熟的医学类书。

兼采博收的文献来源

《外台秘要》收录的既有唐代以前的“古”文献,也有唐初至天宝以前的最新文献。所采录的医书有的仍存世,但更多现已散佚,全赖此书才得以保存部分内容。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古书益多散佚,惟赖焘此编以存。”

《外台秘要》还收录了不少王焘所处时代的最新医学文献,包括一些名医进献于皇上的良方,均“采而录之”。唐前期名医辈出,《旧唐书》说“则天、中宗以后,诸医咸推文仲等三人(指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为首”,作为三大名医之首的张文仲著有《随身备急方》,并曾受命向武则天进献“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但这位名医的著作未能传世,极为可惜。幸而在《外台秘要》中,王焘收录了他的134首医方,使后人可以大致得知张文仲的医学特点。

《外台秘要》最早记载了治疗白内障的“金篦拨障术”,唐代多位诗人都曾描写过这一由婆罗门僧人施行的外来手术疗法。书中还有一些内容出自《高丽老师方》《天竺经论眼》,这两种著作也已失传。可见《外台秘要》见证着唐朝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季羡林先生指出,在孙思邈《千金方》中关于印度眼科知识的记载比较少,而《外台秘要》中关于印度眼科知识的记载却比较多,由此判断印度眼科知识传入我国的主要时期是在盛唐时期。

王焘在《外台秘要》自序中说“古所未有,今并缮缉”,书中一些没有标明出处的医方,不少是他依托家世与官位之便,不断积累收集而来的,反映着最新的实践知识。

全面深入的医学成就

《外台秘要》全面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医学成就,有很多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如《外台秘要》多次引用东汉末名医张仲景的医方,其中一些条文未见于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说明王焘在宫中曾经见到更接近《伤寒杂病论》早期面貌的珍本。这些条文对研究《伤寒论》很有价值。此外书中还首次专篇论述了温病、天行(指发热性传染病)的证治和方药,应用了辛凉清热、养阴清热等治法,说明当时已有相当丰富的论治经验,成为明清温病学说创立的先声。

《外台秘要》对一些疾病的典型特征记载准确且细致,如引用隋唐间医学家甄立言《古今录验方》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消渴病相当于现代的糖尿病,这是医学文献中消渴病尿甜的最早记载。

《外台秘要》不收录针法,但很重视经络穴位。唐以前的经穴图多分人体正面、侧面和背面三幅绘制,《外台秘要》首次记载了按十二经分别绘图的做法,同时依据唐初针灸名医甄权、杨操等人的理论和经验,记载各经脉上的孔穴的主治作用比前人更加详细。

《外台秘要》最早记载了对于黄疸病情进退的实验观察法,“每夜小便中浸帛片,取色退为验”,其原理相当于现代实验检测的比色法。

以上所述,仅可略窥《外台秘要》价值之一斑。王焘“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著成此书,将“兰台”中的珍秘要方呈现于世,许多古代文献赖此而保存,盛唐时期的医学知识也得以整理和光大,故《新唐书》称该书“讨绎精明,世宝焉”。此书在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经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世多次翻刻,并流传于国外,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的瑰宝。

上一篇: 华佗医术传世,为何却无医书留存?揭秘伟大医师背后的谜团!
下一篇: 说岳全传全文阅读(钱彩),说岳全传全本,完结,全集阅读,无弹窗广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