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绵不绝,正是一部部典籍不断流传,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及文字与古代有些变化。古人所写的经典皆用文言所写,而今人早已习惯白话文的阅读与说话,加上快节奏的生活,除了汉语言文学方面,研究某个时期文学的专家,很少有人能够读懂理解那些典籍,在普通人眼中,这些典籍文字佶屈聱牙,没有耐心认真品读,也就无法从中汲取营养,宁肯把时间花费在手机游戏和刷抖音里,也不愿去读那些经典。而央视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令人眼前一亮。
《典籍里的中国》由“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开篇,在多舞台多空间里,通过倪大红等专业演员的沉浸式戏剧表演,讲述古籍里的故事,对话华夏先贤,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三位读书人为观众解读《尚书》,就像书中的注解,为观众讲解蕴含在典籍里的却不被注意的故事。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孔子、伏生、大禹、周武王的形象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节目第一期选择了《尚书》中《禹贡》《牧誓》两个篇目,《禹贡》讲述大禹治水定鼎九州的故事,《牧誓》讲述周武王牧野宣誓的故事。倪大红苍老的妆容,低沉而缓慢的语速俨然就是将近百岁的伏生,他与撒贝宁超越时空古今对话的方式设计精巧。中间穿插伏生童年时读书的场景,令观者对伏生多了些了解。演员演绎的同时,撒贝宁与倪大红所饰演的伏生幽默的对九州解读,令观众了解何为华夏九州以及九州在今天的地理位置。一句“华夏自古为一体”令人热血沸腾。接着伏生讲述自己及妻儿、守护《尚书》的故事更是让观者落泪,伏生的妻、儿为护《书》忍冻挨饿,付出生命,这种对《书》的爱怎能不令人动容?正是伏生一家的舍命守护,《尚书》才能流传至今。伏生授经晁错《牧誓》,吴樾所饰周武王牧野之战讨伐纣王,面对占卜为凶、士兵溺水、敌众我寡等不利因素,力排众议,顺应民心,讨伐商纣,宣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气势壮烈。最后,伏生问撒贝宁《书》后世传的怎样?撒贝宁讲述了《尚书》流传的过程,撒贝宁将伏生带到两千年以后的图书馆,让其看到后人展览尚书,用手机看《尚书》这个设计令人捧腹同时拍案叫绝。孩子们在“伏生”面前背《禹贡》,象征着华夏典籍薪火相传,构思精巧。“伏生”回眸,手拄拐杖,蹒跚独行,“《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撒贝宁回答:“先生你护《书》传《书》的故事定当永世铭记。”深施一礼,落幕。撒贝宁的这一揖拜,代表了我们后辈对先贤的崇仰敬重,那些典籍将会继续一代代相传。
第二期所讲典籍《天工开物》,《天工开物》为明宋应星所著,我也曾有幸读过,翻开线状纸质书,看到宋应星画的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机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123张手绘图令我大开眼界。这一期以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禾下乘凉梦开篇。接着便是李光洁所饰演的宋应星在田里忙活,为哥哥讲他所种的稻子,他让天下衣食富足的美梦,发下把所有有用的实学集中在一起,写一部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誓言,这就是《天工开物》。戏剧为观众展现了宋应星人生的三个阶段,先是撒贝宁这位现代读书人走进学堂,与晚年的宋应星对话,为其展示电子书《天工开物》,这一构思巧妙。对话间,随着宋应星回忆,舞台到了宋应星、宋应昇兄弟双双中举,前往京城赶考。那时的宋应星意气风发,可惜名落孙山,之后,屡考不中,六次落第,宋应星回乡整理书稿。第二幕好友涂绍煃将已人到中年的他带到桐乡看桑蚕,得到湖州、嘉兴桑蚕养殖之法和丝绸织造技艺。第三幕则是让他看火器,得到兵器造法。第四幕为刻印《天工开物》,为两位兄长讲解刊刻印刷工序。三兄弟分别十余年后,阴阳相望,令人动容。乡亲们按照宋应星之法种桃、榨油、酿酒,过上好日子,感谢宋应星的一幕是对他的致敬。最后一幕撒贝宁带着宋应星见高铁、飞机、火箭、潜海器,尤其是无人机为稻田撒农药,象征了古代与现代科技的交汇,传承,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时空的相见更加巧妙。两个时代,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手握在一起,令人激动,如今我们在一代一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通过开始两期《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设计、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的完美结合,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以及三位读书人的讲解,使观众对原本佶屈的典籍有了深入的认识,吸引着更多人重新捧起那一部部经典,学习,将里面的精神继续传承。这,大概是这个文化节目的意义,它用鲜活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典籍,深入经典,汲取营养,传承精神,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期待接下来的典籍解读。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1873 字 1 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