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作为益州最重要的门户。在刘备攻下成都的时候,曹操最担心汉中被刘备取得,所以紧急亲自领兵攻打张鲁,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彻底平定汉中。在曹操看来,益州虽然重要,但是若控制住益州的大门,即汉中,那刘备也只能做困兽之斗,早晚除之都来得及。但是后来的事情出乎曹操的预料,在刘备占据成都等地之后,刘备的谋士法正就向刘备制定了具体的攻取汉中的计划,刘备听从建议,集中兵力打下汉中。
那么如此要地,让谁来守,成了刘备最重要的人事选择。当时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张飞、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甚至杂牌将军赵云、李严等都是优势人选。但是刘备慎重考虑之后,却选择了魏延,但是刘备的选择却没有错,刘备向来以知人善任见长。魏延后来镇守汉中多年,不仅抵御了曹魏的进攻,而且使汉中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但是刘备去世之后,魏延的命运就发生了逆转。魏延虽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他性格高傲,性情极恶,大家都避其锋芒。但独杨仪瞧不起魏延,而且经常跟魏延对着干,于是这两人的关系势如水火。但是说起此二人,又得说诸葛亮。作为丞相的诸葛亮觉得这二人都是人才,想都善加使用,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处理好两人的关系。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次北伐对于魏延来说简直就是末日。因为诸葛亮本来打算在渭水之滨屯田跟司马懿玩消耗战,却因身体不行,最终病逝。接着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来负责大军的撤退问题。关于这一个问题,有两处记载,一处是陈寿《三国志》,一处是史书《魏略》。
陈寿《三国志》的记载通常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让丞相长史杨仪负责退军事宜,命令魏延断后,若其不遵守,就让马岱杀了魏延。
而史书《魏略》的记载则是诸葛亮把军权托付给了魏延,作为跟魏延水火不容的杨仪担心魏延收拾自己,就刷了文臣小聪明,先是制造魏延叛投曹魏的舆论,接着又到刘禅那里告御状。然后组织自己能控制的部队攻打魏延,魏延不敢应战,怕被诬陷的罪名坐实后,自己的清白就难以清洗,所以只能往蜀汉的汉中逃走,最终被杨仪派人追上杀掉。等魏延头被拿回来,杨仪踩住魏延的头大骂:“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然后诛灭魏延三族。这事看起来更像杨仪的阴谋得逞。
关于这两则记载,裴松之认为《魏略》的记载不真实,而真实的是陈寿的记载。在这里,小编实在不敢苟同。裴松之凭什么就认为《魏略》记载不真实?又凭什么就认为陈寿的记载是真实的?在杨仪和魏延之间,裴松之凭什么力挺杨仪呢?杨仪不过是一个丞相长史,说白了就是一个复杂杂物的大总管,怎么能跟魏延这样一个老将相比呢?诸葛亮作为一代贤相,临死之际,当然也会知道哪个人对于蜀汉的功用更大,怎么可能会把兵权交给一个不知兵而且还是个小人的杨仪呢?再加上刘禅对于杨仪和魏延最后的处理:厚葬魏延;而没有重用杨仪,最后反而以谋逆罪杀了杨仪。通过这个处理结果,历史真相应该更接近《魏略》的记载。不知各位如何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