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历史传说故事:太平广记.神仙传——王远(上)

历史传说故事:太平广记.神仙传——王远(上)

历史传说故事:太平广记.神仙传——王远(上)#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每天给自己分享一个故事。王远,字方平,是东海人。曾被举荐为孝廉,任过郎中,后来升任为中散大夫。熟读《尚书》、《诗经》、

王远,字方平,是东海人。

曾被举荐为孝廉,任过郎中,后来升任为中散大夫。

熟读《尚书》、《诗经》、《春秋》、《易经》、《仪礼》五部经典,尤其精通天文、河图、符命的深奥理论。

他可以预知天下盛衰的日期,九州将要有什么吉凶祸福,他都了如指掌。

后来他辞去官职进山修道。

修成得道后,汉孝桓帝刘志听说后,几次召他进宫,他始终不出山。

桓帝又派地方官吏去找他,强迫他上车,把他拉到京城。

但他见了桓帝后,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

桓帝问话,刘远也不回答。

后来他在宫门上题了四百多字,说的都是未来的事。

桓帝十分生气,让把宫门上的字用刀削去。

面上的字刚削掉,板里的字又显了出来,因为字的墨已渗透到门板里了,越削越清楚。

王远没有后代,他家乡的人世代相传供养他。

同郡有个太尉叫陈耽,专门为王远建了一座修道的专室,并早晚向他行礼叩拜,只说是向他祈福,并不说想跟他学道。

王远在陈耽家住了四十多年,陈家没有一个人生病或死亡,连奴仆婢女都平安无恙。

陈家始终六畜兴旺,庄稼丰收。

有一天,王远突然对陈耽说,“我的阳寿到了,不会再在你这里久留,明天中午我就去了。”

果然,第二天中午王远就死了。

陈耽知道王远已经升仙而去,不敢把他的尸体放在地上,只是悲痛地哭道:“先生扔了我走了,今后我还能依靠谁呢?”

就做了棺材,烧上香烛,用床单包起他的尸体。

三天后的夜晚,尸体忽然不见了,但他的衣服并没有解开,像蛇蜕皮一样留在床上。

王远死后一百多天,陈耽也死了。

有人说陈耽得到了王远的道术也成仙飞升了;也有人说王远知道陈耽快死了所以才离开他先走了。

在此之前,王远曾打算往浙江东南的括苍山,经过江苏吴郡,住在苏州西门的蔡经家。

蔡经是个普通老百姓,然而从骨相上看可以成仙,王远看出来了,所以住在他家。

王远对蔡经说,“你命中该得道成仙,上天打算接你去补充仙宫的缺额,由于你从年轻时就没有学习道术的修炼,所以你现在精气少而身子肥胖,不可能成仙飞升。只有从肉体中解脱出来才能成仙,肉身的解脱不过像从狗洞中钻出去一样,你不要怕。”

于是王远就把解脱肉体的方术传授给蔡经。

然后就离开他走了。

蔡经后来突然身体变得像火一样发热,要求家里人用冷水浇他。

全家就都打来水向他身上浇,像浇一块烧焦的石头。

这样浇了三天水,蔡经就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

然后家里人把蔡经弄到屋里床上躺下,他用被子把自己完全蒙上,忽然就不见了。

揭开被子一看,只留下全身的皮,像蝉蜕下的皮一样。

(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脱胎换骨吗?)

蔡经去了十几年后,突然又回到家来,容貌像青年一样,身体强壮,头发胡须又密又黑。

蔡经对家里人说:“七月七日,王远要到咱家来,那天要多多做些饭菜,好招待他的随从官员们。”

(嘶......七月......有点奇怪)

到了七月七日那天,蔡经家借了不少炊具,做了好几百斗粮食的饭,摆放在院子里,后来王远果然来了。

王远来到之前,先听见了敲锣打鼓吹奏箫管的音乐声和人喊马嘶声,周围邻居们都十分惊恐,也看不见仙人究竟在哪里。

等王远来到蔡经的家,家人们全看到了他。

神仙传游戏_神仙传_神仙传原文及译文

侵权必删

只见他穿着大红袍服,头戴远游冠,腰带上挂着虎头形的装绶带用的皮包,系着五色的绶带,挂着宝剑。

看他脸上有淡黄色的少年人的唇髭,中等身材。

他乘着有翠羽伞盖的车,车由五条龙拉着,车的前后都是手执旗幡旌节的仪仗侍从,像大将军般的十分威风。

有十二个差役在前面开道,他们的嘴都用蜡封着,接着又有一队骑着龙的乐队从天而降,聚集在院子里。

还有一些身高一丈多的随从官员,都没在道路上站立,而是停在空中。

王远到了以后,所有的随从仪仗立刻不见了,只有王远坐在那里。

过了片刻,王远召见了蔡经的父母兄弟,然后又派人请麻姑到这儿来,大家都不知道麻姑是什么人。

王远让派去请麻姑的人对麻姑说,“王方平恭敬的向麻姑禀报,说他很久不到人间来了。现在他来到人间,不知麻姑您能不能赏光到人间来一趟,一起叙叙话。”

*****

【原文: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也。举孝廉,除郎中,稍加中散大夫。学通五经,尤明天文图谶河洛之要,逆知天下盛衰之期,九州吉凶,如观之掌握。后弃官,入山修道。道成,汉孝桓帝闻之,连征不出。使郡国逼载,以诣京师,远低头闭口,不答诏。乃题宫门扇板四百余字,皆说方来之事。帝恶之,使削去。外字适去,内字复见,墨皆彻板里,削之愈分明。

远无子孙,乡里人累世相传供养之。同郡太尉陈耽,为远营道室,旦夕朝拜之,但乞福,未言学道也。远在陈家四十余年,陈家曾无疾病死丧,奴婢皆然。六畜繁息,田桑倍获。远忽语陈耽曰:“吾期运当去,不得久停,明日日中当发。”至时远死,耽知其仙去,不敢下着地,但悲啼叹息曰:“先生舍我,我将何怙?”具棺器烧香,就床衣装之。至三日夜,忽失其尸,衣冠不解,如蛇蜕耳。

远卒后百余日,耽亦卒。或谓耽得远之道化去;或曰,知耽将终,故委之而去也。

初远欲东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蔡经者,小民耳,而骨相当仙。远知之,故往其家。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欲取汝以补官僚耳。然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去,当为尸解,如从狗窦中过耳。”于是告以要言,乃委经而去。经后忽身体发热如火,欲得冷水灌之。举家汲水灌之,如沃焦石。如此三日,销耗骨立,乃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之。视其被内,唯有皮,头足具如蝉脱也。

去十余年,忽还家,容色少壮。鬓发霅黑。语家人曰:“七月七日,王君当来,其日可多作饮食,以供从官。”至其日,经家乃借瓮器,作饮食百余斛,罗列布置庭下。是日,王君果来。未至,先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比近皆惊,莫知所在。及至经舍,举家皆见远。冠远游冠,朱衣,虎头鞶囊,五色绶,带剑。黄色少髭,长短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前后麾节,幡旗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也。有十二伍伯,皆以蜡封其口,鼓吹皆乘龙,从天而下,悬集于庭。从官皆长丈余,不从道衢。既至,从官皆隐,不知所在,唯独见远坐耳。

须臾,引见经父母兄弟,因遣人召麻姑,亦莫知麻姑是何人也。言曰:“王方平敬报,久不到民间,今来在此,想姑能暂来语否?”】

上一篇: 《神仙传》中的诸仙(5)
下一篇: 魏伯阳(出《神仙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