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俄乌战争刚刚爆发没多久的时候,有个视频非常火。其内容是一个小女孩以三国演义为背景,解读俄乌冲突。
小女孩先是对战争中饱受苦难的人们表示同情,后谈到自己最近在读《三国演义》,她认为俄乌局势与其有相似之处。她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好比是曹操势力,而俄罗斯就像是孙权手下的江东。乌克兰则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夹在它俩之间,不断撩拨着前两者的神经。在视频中,她分析道,假设荆州被曹操拿下,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了战略缓冲区”,曹操可以直接顺江而下,对孙权来说威胁极大。孙权对此寝食难安,心想不能坐以待毙,赤壁之战由此爆发。
小女孩的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击节叫好”
三国赤壁之战是现在哪个位置(三国赤壁之战第几集)
好,我们先不说用三国演义来带入现代战争有多么搞笑,而是其就算在三国演义中也是站不住脚的。
赤壁之战的背景是曹操消灭了袁绍和背刺的乌桓后,指麾南下,意图统一整个中国。而在曹操南下之时,荆州刘表已然病死,幼子刘琮在蔡夫人(刘表续弦的妻子)及其家族如蔡瑁,以及刘表老部下傅巽、蒯越、王粲的扶持下上位,和刘备关系亲密的嫡长子刘琦则被流放。年轻的刘琮屁股还没坐稳,就在“群臣”的“建议”(或者说胁迫)下投降了兵锋正盛的曹操。寄人篱下的刘备不得已再度开启逃亡模式,之后才有刘备逃到江东,和孙权联手抗曹,赤壁大战的“故事”。
也就是说,在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早已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荆州,孙权根本没有来得及,也从未出兵荆州,整个江东当时都人心惶惶,孙权本人也彷徨不定,难下决断,若不是鲁肃周瑜力排众议,很有可能和刘琮一样在曹军面前束手就擒,又何来荆州是双方的缓冲之说?
再退一步来说,就算荆州(乌克兰)是双方之间的缓冲,孙权(鹅毛)主动出手拿下荆州(乌克兰),那不等于自己把缓冲给吞了,还不一样要直面曹操(美国)了吗?
如果一定要说美国是曹操,乌克兰是荆州,那也得是美国先拿下乌克兰(也就是乌克兰加入北约)后,鹅毛(孙吴)出兵乌克兰才说得通,问题是,乌克兰真加入北约,就鹅毛那两下子还敢出手吗?
此外,这次战争是鹅毛主动发动的,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也是他们自己的自主意愿,北约与其说赞成不如说消极应对,怎么美国就成了曹操了?曹操难道不是张牙舞爪,恃强凌弱的大鹅吗?
短短的一段分析,就出现了极为重大且明显的事实纰漏,还能有这么多人点赞,也算是独有的奇观了。
让我们回到这个高赞的回复,该回复表扬这个小姑凉“起码读了三国并读懂其中一些道理”,这样的口气很容易让人觉得回复之人一定熟读三国,而且“很懂三国的道理”,但这样的赞赏,又证明了回复之人连笔者上文提到的明显的错漏都看不出来,就敢以这种倚老卖老、懂得不能再懂(懂王)的口气来“肯定”别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过是一个小女孩的童言无忌,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没必要太过较真。但事实却可能恰恰相反,就笔者的观感而言,绝大多数人,对历史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三国演义或类似的小说的层面(就如那个高赞回复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尽管只看过三国演义,却连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都说不清楚)。
比如,很多人言必称中国古代打仗善用诡计,埋伏、佯退、偷袭、夜袭、火攻、水攻,肯定能横扫只会打呆仗的西方古代军队。基本上这样说的人,他们对古代战争的“认知”,就基本上来源于三国演义(或类似的小说家言,或中国古代史书上对战场情况一笔带过的描述)。这种人,对古代战争中兵源的素质、训练、行军、阵型、后勤、地理、乃至盔甲和武器没有任何可靠的了解。在他们的认知中,只要一个将领带着一群兵,用上述某个策略,就可以所向披靡,克敌制胜了;或者幻想自己是郭嘉那样的谋士,摇头晃脑的说出所谓的十胜十败就大功告成了。
当然,郭嘉这样三流水平的也能被吹起来,就足以了解三国演义爱好者的平均水平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