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梅兰芳的简介20字(梅兰芳的简介二十字)

梅兰芳的简介20字(梅兰芳的简介二十字)

梅兰芳的简介20字(梅兰芳的简介二十字)就算不是京剧迷,也没人不知道梅兰芳,对于戏剧爱好者来说,他是四大名旦之首,是爱到骨子里的角儿,是让日本人、欧美人都叫好的传奇;可就算对于现代不懂戏的人来说,也知道梅兰芳是当年最红的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情感纠葛更是被拍到了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电影中。不过说来惭愧,我一直不知道梅兰芳先生竟在北京护国寺街里住了十

就算不是京剧迷,也没人不知道梅兰芳,对于戏剧爱好者来说,他是四大名旦之首,是爱到骨子里的角儿,是让日本人、欧美人都叫好的传奇;可就算对于现代不懂戏的人来说,也知道梅兰芳是当年最红的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情感纠葛更是被拍到了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电影中。

不过说来惭愧,我一直不知道梅兰芳先生竟在北京护国寺街里住了十年,我曾在这附近上了三年高中,当年这条街和与之相交的德胜门内大街都没这么宽,我经常去街里吃小吃,但或许因为梅府故居的门脸太不显眼,我竟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最近总陪家人去北大医院看病时才发现。

朱漆大门上悬挂的额匾“梅兰芳纪念馆”是1986年邓爷爷亲笔题写的。1951年,梅兰芳接受周总理的建议,从上海搬回北京,住进了这所四合院,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十年。

梅兰芳的简介20字(梅兰芳的简介二十字)

梅兰芳的简介20字(梅兰芳的简介二十字)

这个地方原是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马厩,马路对面的灰砖围墙里就是庆王府,非常大,但不对外开放,清朝时和这边是连在一起的。民国时期,马厩修葺成了住宅。

走进并不厚重的朱漆描金大门,几株绿竹下,眼神充满笑意的梅兰芳汉白玉半身像再现着一代大师的谦谦如玉。

二进院落的梅兰芳故居看上去很是朴素,进门先是一个长方形的外院,这为主人的正院保持了很好的私密性。外院一排南房现在是个陈列室,用珍贵的照片和视频介绍着梅兰芳大师的一生与功绩,也让我这种不懂戏剧的人对国粹有多了一份了解。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了北京前门外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的班主,一位优秀的旦角,给慈禧表演过。

梅兰芳传承了祖父和父亲的衣钵,8岁起学戏,11岁登台,虽说被老师骂过“祖师爷没给你赏饭吃”,但他依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7岁就成为了京城戏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西厢记》中饰红娘,这身段、这神情,举手投足间真的是让人欢喜。

《牡丹亭》饰杜丽娘,当真是我见犹怜。

1913年,大上海的戏台邀请19岁的梅兰芳去演出,上图就是当时的合同,这也是梅兰芳第一次离开北京,当然那时的出场费还远到不了10根金条那么多。

梅兰芳在上海四马路大新路口的丹桂第一台上演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压轴大戏,上图就是当时的戏单,那时候包厢票价是每位1元,最便宜的正坐是3角。年轻的梅兰芳自此一炮而红,并获得了“寰球第一青衣”的美誉。

不过梅兰芳并没有沉浸在众人的欢呼中,他开始研究新腔并学习昆曲,吸收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并在《贵妃醉酒》等老剧目的化装、头饰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新戏《嫦娥奔月》还第一次在京剧舞台上使用了追光。

1916年,梅兰芳创排了第一出红楼戏——《黛玉葬花》,不过这让鲁迅很不喜欢,他说“没有看见‘黛玉葬花’的照片的时候,是万料不到黛玉的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我以为她该是一副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鲁迅并不光是觉得梅兰芳扮的林黛玉不好,而是他根本就很讨厌京剧中的男扮女装、女扮男装,或者说他根本不喜欢京剧本身。

不过这并不妨碍“座儿“们喜欢梅兰芳,191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投票选举,23岁的梅兰芳当选“剧界大王”,渐渐又成为了公认的“现代四大名旦”之首。

梅兰芳的传奇在于他不光是国内红得发紫的角儿,在完全不懂中国京剧的国外也同样大受欢迎。他曾先后到日本(1919年,1924年,1956年)、美国(1930年)、苏联(1935年)等国家演出,都获得了如潮般的好评,梅老板是把中国戏曲有组织、有规模、全面系统地介绍到国外去的第一人。

这是25岁的梅兰芳和原配夫人王明华在去日本的船上,真是郎才女貌,他俩当初也是恩爱有加,可惜在他们的一对儿女夭折后,王明华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了。

在日本的场场爆满、大获成功后,梅兰芳在1930年登上了纽约百老汇第49街大剧院的舞台,美国人甚至把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媲美。

在旧金山,市长接见了他;在洛杉矶,卓别林特意去拜访他;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利福尼亚学院还授予了梅兰芳荣誉文学博士的学位。

在苏联,多位著名戏剧家、导演、艺术大师也同他热情地切磋,著有《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感概地说:“看了梅兰芳手指的表演后,我100个学生的手都该被砍掉了。”

梅兰芳还赴欧洲多个国家考察,结识了许多国际上各界知名人士,并建立了诚挚的友谊,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梅老板说,“我出去的目的一方面是想把中国戏曲介绍到国外,一方面是想借此观摩吸收国外戏剧艺术来丰富我们的民族艺术。”的确,梅先生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促进了国内外文化交流,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戏曲。

这是1924年印度著名学者、诗人、作家泰戈尔送给梅兰芳的团扇,泰戈尔用孟加拉文题了一首诗,又亲自译成英文送给梅兰芳,后来北京大学的教授将原诗译成了汉文白话诗。

除了鲁迅,似乎全球人都爱梅兰芳,梅兰芳的家里也经常是高朋满座,上图就是他在当时的家里接待瑞典王储。

还有和后来的夫人福芝芳接见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夫人。

接待英国驻华公使。梅兰芳与名伶孟小冬一段短暂的感情也在那时迅速开花,但没有结果。

九一八事变让戏台也变成了战场,为了拒绝日本人总找他演出、讲话,梅兰芳带着全家去了香港,这是1941年梅兰芳与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及四个儿女的合影。梅兰芳因原配王明华不能再生育,一双儿女死去后又娶了福芝芳,先后又生了九个儿女,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又经常有传染病,前后又有五个夭折,成人的只有第四子葆琛、第五子葆珍、第七女葆玥和小儿子葆玖。

虽说天平座的梅兰芳在感情方面不算有担当,但在爱国方面是没得说的,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罢歌歇舞,为了打消日本人请他演的念头,还留起了胡须,开始收徒传艺。梅兰芳说:“别瞧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用处。日本人假定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末,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如果他们还懂得一点礼貌,这块挡箭牌,就多少能起点作用。”

为了维持生活,他作画卖画,直到战争结束才重返舞台。上图就是梅兰芳画的《春消息》,他喜欢梅花,或许和他姓梅也有关系吧。梅兰芳对于那段时期也是很苦恼的,他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1945年,离开了8年聚光灯的梅兰芳终于重返舞台。他还为前线战士演,为农民演,在工厂煤矿的脚手架和高炉前搭台为工人们演《贵妃醉酒》。话说51岁的梅兰芳保养的是真不错。

1948年,在费穆导演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戏曲彩色电影《生死恨》中饰韩玉娘。

新中国成立,55岁的梅兰芳当选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还参加了10月1日在天安门的开国大典。

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1951年4月,周总理任命梅兰芳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并邀请他搬回北京居住,7月,他便携全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在了护国寺街里的这座不起眼的四合院中。

此后,梅兰芳又先后担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等职务。

1959年3月26日,65岁的梅兰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5月,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梅兰芳还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了创编新戏《穆桂英挂帅》,这也是他编演的最后一出剧目。1961年,67岁的梅兰芳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了这出戏,这也成了他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两个月后因心脏病与世长辞。

从展室出来,站在对面进入正院的垂花门前,三千红尘的喧闹忽而远去。

跨过垂花门,绕过影壁墙,四四方方的红柱灰瓦老北京四合院展现在眼前。院子里的柿子树和海棠树还没有发芽,如果是秋天,坐在廊下看着枝头满满的柿子和海棠,应该是满漂亮的。影壁墙的后面是一个雕工精美的大理石水盆和四个石凳,据说是从皇宫中流出的。

北边的正房是梅兰芳和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居住的,里面都是按照梅兰芳先生当年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原貌陈列的,中间的明间是会客室。

梅兰芳的家属将梅兰芳的字画、明清家具、瓷器铜器、戏剧书刊、舞台影集、雕塑作品、信札剪报和其他生活用品共计3万余件全部捐给了纪念馆。

东侧第一间是梅兰芳和福芝芳的起居室。

最东侧的是他们的卧室,床头还有他俩的照片,当时的床还是很窄的。

卧室里的大衣柜、梳妆台,不过现在屋里都不让进,只能从窗户里看。

西侧是书房,墙上还有水墨画,梅兰芳也喜爱画画,和齐白石、张大千都是朋友,家中也有不少他们送的画,价值不菲,只是现在展出的非常少。

那时候的电风扇。这红木椅也非常精致。

完全对称的东西厢房,东厢房原是梅兰芳的家庭餐厅以及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的居所,梅葆玥是梅兰芳子女中唯一活下来的女孩,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梅葆玥本人酷爱京剧老生,拜名师,大学毕业后从事了自己喜欢的演艺工作。

不过现在厢房里是展厅,展示着1921年,梅兰芳和杨小楼在北京第一舞台上首演的创编新戏《霸王别姬》,当年的虞姬征服了无数的观众,香港太平戏院也邀请他们赴港演出。

梅兰芳在学习京剧传统剧目的同时,还致力于昆曲的复兴。继承传统的同时,对京剧中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良,在舞台、服饰、化妆、剧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梅先生说,“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他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西厢房原是梅兰芳长子梅葆琛(如果算上梅兰芳夭折的五个孩子,他应该是老六)一家居住,梅葆琛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没有从事戏曲,是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梅家的好管家。东西厢房与正房都有游廊连接,相连处的廊亭外还各有一个圆形的月亮门。

西厢房现在也是一个展厅,记录着梅先生演示的53式指法和各种旦角身段的照片。

还有梅先生研制隔汗的竹衫。

月亮门外有一细窄的通道,环绕着整个四合院,正房和西厢房后面都有一排屋子,介绍中没说是做什么的,或许是客房和储物室吧。

梅兰芳住在这里的十年应该是工作上最忙碌的时候,演出、管理、编新剧、接待外宾等等,但他在小院里依旧保持着每天吊嗓、习剑,他曾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这里门票很便宜,只要10元,65岁以上还免票,不过大概知道的人太少了,游客很少,老爸老妈也在院子里比划了比划。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上一篇: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生平简介
下一篇: 大男子主义什么意思(大男子主义是什么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