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中英谈判)
仁安羌大捷(仁安羌战役)
文|影中纪实
编辑|影中纪实
中国作为二战时的战胜国,为世界的反法西斯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作梗,中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更加可恶的是,曾经一起作战过的盟友之中还有国家趁火打劫,割走了我国的一个县,那就是英国!
被割走的是哪个县呢?
葡萄县
这个县就是如今缅甸北部的葡萄县,顾名思义,该县盛产葡萄。除此之外该地风景十分优美,也因此被誉为缅甸的“香格里拉”。
葡萄县位于缅北葡萄平原之迈立开江左岸,不仅土壤肥沃,植被茂密,而且矿产天然资源也非常丰富,不管是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都有着很大的潜力。
但是因为由于葡萄平原的周围都是陡峭的峭壁,交通的建设难度极大,所以至今葡萄县的交通设施还是相对落后的,这也大大的影响它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至今葡萄县的交通设施还是相对落后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即便是觉得可惜但也不能插手,因为这块土地在法理上讲早已不属于我们了......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那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早在西汉时期,葡萄县就无可争议的是我国的领土了,当时汉武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推恩令”,并在西南设置了24个县,葡萄县就是其中之一归云南管辖。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在西南设置了24个县,葡萄县就是其中之一,归云南管辖
从此之后,葡萄县历经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了隋唐时期,近800年的时间里都是以这样的行政单位隶属于我国。
等到了明朝时期,朱棣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三宣六慰的管理机构,而葡萄县则归属于那时三宣六慰之一的孟养宣慰司管理。
但是到了明朝的嘉靖年间时,明世宗朱厚熜沉迷于求仙问道、烧丹炼药而一度荒废了政事,导致国力急速衰微,对三宣六慰的管理力度也明显降低了很多。
明世宗朱厚熜
此时缅甸东吁王朝崛起,入侵我国云南地区并侵吞了葡萄县,明朝被迫开启自卫反击战,并成功将葡萄县收复。
除了葡萄县,缅甸也在1790年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一直对我国进行着朝贡。
所以说造成今天葡萄县流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缅甸,从某种程度上讲,缅甸甚至自己也没想过能得到葡萄县,这一切还要从缅甸被英国侵略说起。
缅甸被英国侵略
英国对缅甸的殖民入侵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那个时候缅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到了19世纪之后,英国吞并了大半个印度,在东南亚的实力日渐扩大,也将对印度的侵略提上了日程。
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而作为缅甸的宗主国,清政府于公于私都要保护缅甸不被英国侵蚀。
所以清政府曾多次出面与英交涉,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开始装傻充愣,一面推辞说不了解中国的政策,不知道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关系,另一边明目张胆的加快了对缅甸的侵略进度。
清政府多次与英交涉(蜡像)
1885年10月,英国出兵攻陷缅甸首都曼德勒,俘虏了缅甸国王。
到了1886年,英国已经将整个缅甸都“收入囊中”,并将其并入英属印度(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统治区)
当时的清政府多次谈判都没有取得进展,为了面子问题,只得宣称:
“缅甸自同治末年进贡后,迄今没有进贡,所以我们现在不管他的事。”
清政府为了面子宣称不管缅甸
但清政府其实也非常明白,英国的目标可不仅仅是缅甸,尤其是当缅甸沦陷之后,英国很有可能会以此为切入点,继而对如今的云南地区发起进攻。
为此,清政府曾多次和英国进行谈判,希望能收回对缅甸的宗主权,但那个时候的中国国本已经被打开,清官员在英国人的眼中可谓是“人微言轻”,谈判自然无法取得任何结果。
果然,到了1886年7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要求清政府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并应派员勘定中缅边界。
《中英缅甸条约》
此后英国更是因为缅甸曾短暂的占有过葡萄县为由,而装傻充楞的一步步蚕食葡萄县的土地,中国对葡萄县的所有权岌岌可危。
到了1892年的时候,英国已经派兵占领了葡萄县大部分的领土,此时的葡萄县虽然名义上还是属于清朝的,但也仅限于在名义上而已了,但是政府正处于外忧内患之中,根本无暇顾及于此。
1892年的时候,英国已经派兵占领了葡萄县大部分的领土
直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也没能将失去的土地给要回来。
而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就更可笑了,国民当局和清政府一样反复的抗议,反复地要求答复,但是英国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国民政府不愿意接受疆土失守的现实,于是便发扬了阿Q精神,将舆图(古代地图)上葡萄县的面积给扩大了,这么一来,他们就可以对国民宣称,葡萄县还没有落到英国人手中。
“阿Q精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是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出自《阿Q正传》。
这一做法无异于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但是国民政府却不以为然,反而党、政、军各行其道,不遗余力地对国民进行着搜刮和压榨......
而英国则是闷声不吭的一点点的派兵推进边界线,到了1926年秋季,已经占领了整个葡萄县。国民政府对此是敢怒不敢言,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
时间来到关键的1939年,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帷幕的时间。
二战的开端,德国闪击波兰
当时世界各国为了团结起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成立了“反法西斯联盟”。
中国自然不必多言,本来就已经和日本法西斯正在交战了,而英国也是成员国之一,所以在那个时候英国和国民政府敲定了同盟关系。
该说不说,英国此举看似是正义的,实则内心藏着自己的小九九。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是必然要反抗的,而英国投身亚洲战场的目的却并不单纯:
英国士兵投身亚洲战场
一来是他们的实力已经没有办法像当年的日不落帝国那样强大了,因此亚洲方面的各个地区,都需要民国政府作为他们在此地的保护者,
二来英国以反法西斯的名义同日本进行战斗,就能名正言顺地保护住自己的殖民地不被日本掠夺。
所以说这种阳奉阴违的合作,就注定了日后的变动,但最可惜的一点是民国政府没有在那个时候提出收回葡萄县的要求。
国民政府与英交涉
他们认为这会让同盟关系产生隔阂,会影响两国的关系,这种想法实属极端的不自信,也错失了收回葡萄岛的最佳时期。
这不,到了1941年的时候,日本对珍珠港发动了袭击,美国正式宣布参战,这其中最高兴的就是英国人了。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因为美国保存着大量的即战力,一旦加入战争很有可能会改变战局。而且美国参战的目标很大一部分是对准日本的,这也能很大程度地缓解英国在亚洲战场上的压力。
换句话说,就是国民政府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了。所以英国终于撕掉了虚伪了面具,露出了锃亮的獠牙。
虽然此时反法西斯战争还在进行之中,但是英国却将矛头一转,要求国民政府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最可恨的是,英国直接声明需要按照要求把葡萄县划入缅甸境内(当时的缅甸已被英国完全控制了),否则就会关闭关闭滇缅公路,断绝国民政府的这条获取国外物资的生命线。
滇缅公路在二战时可谓是我国的“大动脉”
当时的中国沿海全部被日军封锁得死死的,我国的情况可谓是内外交困,面对英国人提出的这一要求,基本上是没有选择的。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就永远地失去了这块自古以来便拥有的土地......
英国人反戈相向的行为实属卑鄙,但是这和国民政府对其谄媚的态度也不无关系。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难道在英国坑中国的次数还少吗?
仔细想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谁打进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谁烧了圆明园的?八国联军谁挑头?又是谁一直作为日本盟友,支持日本人搞这个搞那个?
而除了葡萄县之外,英国还在印度战场上做出了过河拆桥的举动。
到了1942年,日本遭遇中国的顽强抵抗而深陷战场进退两难,因此决定改变计划,先行西进。
1942年,日本改变计划,先行西进。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能与德军汇合,再将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印度作为殖民地,先行补充物资,再做持久战的准备。
所以当时日本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超过了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眼看着自己的殖民地要失守,英国人赶忙开始呼救。
在当时美国不断地在提出建议,希望中英能共同对付在缅甸的日军,以消灭日本法西斯的阴谋诡计。要知道,日本的全部计划是:顺势西进,与德军汇合,继而瓜分全世界!
日本进攻缅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英展开了合作,我国也派出了精锐的远征军支援正在缅甸作战的英军。
可就在我国这边拼尽全力战斗的时候,英国却直接跑了,直接把我军我右翼暴露给了日本,最终我军十万远征大军几乎全部葬身在缅甸的野人山。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仁安羌战役中,我军新编38师救出了英军一个旅,并保护其安全撤到印度境内,但这个时候英军竟然要对我军进行缴械!
英然要对我军进行缴械(剧照)
这种行为,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同盟里也是相当罕见的事情。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不做过多赘述了,只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英军从亚洲撤兵,而缅甸继承了英军的一切,包括葡萄县。
通过葡萄县的曲折历史可以看出,“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非常残酷的现实,曾经的中国因为客观原因,而不得不签订很多丧权辱国的条款,这也造成了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虽然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已经日益的强大,不管是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都像是一个奇迹。
我国飞速发展
但是曾几何时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国之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不也被称之为天朝大国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之亦然。我们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在当今暗流涌动的国际社会之中位于不败之地。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