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在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江竹筠致亲友谭竹安的一封信,感受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真挚的家国情感。
江姐的事迹让你想到了司马迁的这句话(江姐的事迹以及感悟)
图为江竹筠。红岩联线供图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这希望的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蒋王八的来渝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管他若何顽固,现在战事已近川边,这是事实,重庆再强也不可能和平、京、穗相比,因此大方的给它三四月的命运就会完蛋的。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希望我俩见面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这点我们当然及不上外面的朋友。
话又得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姐八月二十七日
来友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用怕,盼能坦白相谈。
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左)、儿子彭云(中)的合影
一
注释
①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人们习惯称她江姐,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下半年,党组织派她的丈夫彭咏梧去川东发动武装起义,迎接解放,她担任联络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后,她毅然留在川东继续工作。同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在万县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但坚贞不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江竹筠被军统特务杀害。这封信选自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展览馆有关资料。
②谭竹安,共产党员,江竹筠的亲友。
③云儿,指彭云,江竹筠的儿子。
二
品读
这封信写于革命胜利前夕,是江竹筠在监狱中写给亲友的一封托孤遗书。该信用简短文字表达了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定信仰,也承载着浓浓的亲情,蕴含着她对儿子深深的关爱和对亲友的牵挂。
渣滓洞审讯室内景
这是一封革命的书信,信里满载着共产党人坚信革命必将最终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必胜信心,表达了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背叛组织的坚定决心。她以十分确切的言辞,预判“蒋王八”即将在三四个月后必然灭亡。历史的滚滚洪流印证了江姐的预言,很快人民解放军胜利的红旗就插遍了重庆的街头。江姐对形势的准确预判,既是对反动派的藐视,也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这是一封饱含真情的家书,行文充满着女性的细腻和真情,字里行间溢满着一名母亲对儿子如丝如缕的思念,同时也饱含对亲友窘迫生活的操心。行文之间把革命豪情和亲人友爱很好地统一了起来,既有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可歌可泣的政治信念,也有人间至纯至真的亲情。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江姐死前遭受到种种残酷的折磨,她宁可牺牲也不背叛信仰,宁可抛下至爱的儿子慷慨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她的事迹,感人肺腑,令人肃然起敬。她是一名共产党人,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作为一名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无畏无惧,丝毫没有泄露党的秘密,这种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令人敬佩。作为一个母亲,她与无数女子一样深爱家庭、深爱子女。但是,在丈夫牺牲之后,自己又入狱,嗷嗷待哺的幼儿随时可能成为流离失所的孤儿的情况下,她保持着革命者的坚贞不屈,用死来捍卫对党的忠诚。她毅然把儿子托付给亲友,宁死也不向反对派透露党的秘密。
革命胜利后,江姐的事迹多次被拍摄成影视剧,成为教育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党课教材。今天,我们向江姐学习,就要学习她革命必胜、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学习她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背叛组织的绝对忠诚。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红色家书品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