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战时期的有力干将,他是我们的开国将军,他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干部,他的名字叫做潘焱。潘焱他出生于1916年,是河南人,他出生在贫农家庭,家里为了让潘焱可以出人头地,省吃俭用的将六岁的潘焱送到私塾上学,被家人给予了厚望。
他在1929年的时候响应号召,加入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后面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并指挥了多场战役;后来被派去邓小平手下做事;后来被任命为北海舰队参谋长;邓小平重新执政后,曾前往邓小平的住处看望;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
卫戍区司令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官(卫戍区司令员齐希才)
在国民党对发起的围剿斗争中,潘焱跟随红军的中心指挥部一起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奈何他不知道他的决定是错误的。当时的反围剿的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执政人判断错误,从而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
也是因为这个错误,才有了后面的长征,才有了后面毛泽东开始执政。在反围剿失败之后,党中央开始了一场肃反运动,而潘焱也在这里遭受了他参军入党以来的唯一一次低谷期,受到了中央的处分。
但是潘焱得知了党的决定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消沉,而是用这件事情来时刻提醒给自己,要谨慎做事,不可大意,不可以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大局。当时潘焱不仅被处分了,还被撤销了职务。潘焱虽然没有了职务,但还是一心一意为党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虽然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很少,但是潘焱从不放弃,他坚持自己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终于有一天,中央给潘焱安排了新的职务,就是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由于,潘焱的家庭十分贫困,所以他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十分了解。潘焱在工作中展现出的能力让邓小平夸赞,潘焱也是没有辜负党的期望。
他在军事上的见解那是十分的出色,在战斗方面的能力也是十分出色。在长征途中,他带领着已经人数不多的部队残余,与敌人周旋,凭借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多次将敌人耍得团团转,并且还将敌人的部队歼灭了数千人。潘焱他也成功将部队带到了长征的目的地,与其他的部队会合。
在长征结束后,国民党还是在对红军发起围剿,因为潘焱的工作能力,邓小平就将他派去水东地区,指挥水东地区反击国民党的行动。潘焱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成功率领独立旅在水东地区向国民党发起反击,并取得了胜利。
战役结束后,潘焱派人去向邓小平以及中央的领导汇报工作,领导们听见潘焱的汇报,都夸赞说:“潘焱真是个有才之将。”邓小平给潘焱回信说:“潘焱同志,你辛苦了,但是你不能为了革命事业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惜,你要知道有了好的身体,革命才会胜利啊!”
这句话,邓小平是在得知潘焱为了革命事业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一直都在工作,而对潘焱进行的一番劝解。这也体现出来了,中央对潘焱的重视,尤其是邓小平对潘焱的重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潘焱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潘焱在战争中担任了刘邓大军第七纵队的参谋长,而与此同时,邓小平也时常跟着第七纵队一起冲锋陷阵,一起前进,因为潘焱十分担心邓小平的生命安全,也因此邓小平对他更为欣赏了。
在战争期间,潘焱有幸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作战,虽然他十分想念母亲,但是因为战事吃紧,他为了大局考虑,没有回家看望母亲。这让邓小平发出一句感叹,“这般觉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成立,潘焱被邓小平派去战史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由此不难看出邓小平对潘焱的认可与欣赏。到后面的抗美援朝期间,潘焱又带领志愿军第十六军前往朝鲜战场支援,并打出了不错的成绩。
回到祖国后,被安排到北海舰队担任常务副司令员。由于这些种种成就,又加上邓小平对潘焱的赏识,潘焱在1979年,被邓小平亲点到北京来,并担任北京的卫戍区司令员。
总结:潘焱老先生,是一位对中国的建立有着卓出贡献的老将军,他青年时期就参了军,就开始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做任何事他都没有考虑自己,都只会为了大局而考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