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汉和帝时那个让窦太后的亲戚们恨得牙痒痒的袁安吗?
彼时还有一人与袁安同朝做官,他的一句话让窦太后大为光火,最终导致了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主动请缨攻打匈奴以赎死罪的事。这个人并不神秘,其实我们在上期的《甘陵相尚府君碑》里就提到过。
(甘陵相尚府君碑拓片)
斩马剑图片(斩马剑和斩马刀)
大家好,我是五分侠,今天我们借着上期的内容继续延展。
1.贵族之后
西汉有两个重名的人。
一个是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齐王、楚王、淮阴侯;另一个收复韩国故地的韩王。
两人不仅重名,还都是一年死的。
一个被吕后所杀,另一个被刘邦所杀。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韩信。
前一个韩信大家想必耳熟能详,有个成语叫“胯下之辱”,说的就是他。后一个韩信贵为王族后裔,也很有能力,却很少被人所熟知。
咱们今天说的是韩王信。
韩信因为害怕被杀,起兵造反,最后仍旧没能逃过一死。
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还引诱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他的儿子韩颓当,在后来投归了汉朝,被封为弓高侯,他的后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韩棱,也就是韩演的爷爷。
韩棱字伯师,颖川舞阳(今河南省舞钢市庙街乡大韩庄)人。韩棱的父亲韩寻曾经干过陇西太守,按道理说韩棱也是妥妥的官二代了。
(颍川郡来源网络)
然而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年少时的他就十分懂事,孝敬母亲,扶养弟弟,孝行闻名乡里。长大后的韩棱还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遗产尽数分给了族内的兄弟,他的声望在乡里更高了。
最初韩棱当了郡里的功曹。所谓功曹指的是功曹史,那时的韩棱主要职责是选拔人才,考核郡内官吏的表现。时任太守的葛兴中风,不能处理政务,于是他暗地里代替上司处理。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了两年,有一天上司的儿子想要做官于是找到了韩棱。可韩棱这个人原则性很强,认死理,上司的儿子说什么他都拒执不从。再后来上司的儿子使了手段令人揭发说韩棱隐瞒了太守的病情,擅自管理郡的政务,于是乎他就被关了起来。
汉明帝刘庄得知了这件事后被韩棱的忠心感动,下诏原谅了他。
自此之后,韩棱的仕途开了挂,屡屡升迁,当上了尚书令。
2.知道“尚方宝剑”,可知还有“尚书宝剑”?
“尚方宝剑”也叫做“势剑”,“尚方”是少府的一个属官,主要工作为皇帝供应器物。少府是九卿之一。尚方宝剑就是由“尚方”所铸造,在汉代也叫“尚方斩马剑”。持有此剑的大臣通常都是皇上的心腹,可以代表皇权行使先斩后奏的权力,
不同于“尚方宝剑”,“尚书宝剑”出现的频次不多。
汉章帝时,尚书令韩棱、仆射郅寿、尚书陈宠三人以才能著称,章帝赏赐三人三把手书的宝剑。韩棱的剑身刻着“韩棱楚龙渊”,郅寿和陈宠的分别刻着“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晋大康记》曰:“汝南西平县有龙泉水,可淬刀剑,特坚利。”汝南即楚分野。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锻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韩棱和陈宠后来干到了司空,郅寿则最高干到了京兆尹(可以理解为首都市长)。
位高权重,自然是非也多。
三人不可避免的陷入与外戚窦氏的纷争当中,郅寿与陈宠的故事我们按住不表,今天还是主要聊聊韩棱。
3.上东门杀人案
此时汉章帝已经去世,年少的汉和帝即位,皇权把在了窦太后手中。
咱们开篇讲了,韩棱的一句话让窦太后大为光火,韩棱说了什么呢?
还得从上东门杀人案说起。
(上东门杀人案)
话说汉章帝去世后,有一人在上东门被杀。如果是普通人,这件事很快就翻篇了,也根本进不了史料。然而死的人可不是一般人。
死者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刘演的曾孙——都乡侯刘畅。
齐殇王的儿子都乡侯刘畅到洛阳吊国丧,身在武装侍卫的保护中却被暗杀于上东门,朝野震惊。死的人地位之高,令朝野官员讳莫如深,没人敢去揭露案情,所以就连执法的官员也不知道凶犯姓谁名谁,更别提去哪捉拿凶犯了。
刘畅究竟是谁杀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为什么没人敢去戳破这张纸?
一筹莫展之际,窦太后的哥哥窦宪指明了侦查方向。他认为这场凶杀案是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指使的,于是派侍御史和青州刺史交替审讯刘刚等人。
然而韩棱却站了出来。
“凶手就在京城,不应舍近求远,恐怕会被奸臣嘲笑。”
窦太后听后大怒,严厉斥责了韩棱(画外音: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能对你说的话负责不?你要胡说小心掉脑袋哦!)。
即使这样,韩棱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
在韩棱的坚持下,朝中的气氛开始慢慢转变。
太尉府中的何敞站了出来,他对时任太尉的宋由说:
“刘畅是宗室的近亲,拥有封土的藩臣,到京城祭吊国丧,上书听候批复,身在武装侍卫的保护中,却遭致这样的惨死。执法的官吏,不知道去哪里追捕,凶手踪迹不见,主犯姓名不明。我充当您属下的要员,主管捉拿罪犯,想要亲自到审案场所,来督察事态的进展。可是其他二府的办事人员认为三公不应该参与缉拿贼盗的事情。这样公然放纵奸恶,没人认为是过错。我打算单独奏请,参与查办此案。”
宋由批准了,其他二府听说何敞要去审案于是都派官员随同前去。
随着案件被清查,窦宪的大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太后知道了真相后气的要死,一是气自己的哥哥知法犯法,二是气刘畅死的太可惜了。于是太后把窦宪幽禁在宫里,自知死罪难逃的窦宪这才主动请缨攻打匈奴。那么窦宪为什么要杀刘畅?
这还得从窦宪的性格说起。
《后汉书·窦融列传》里说窦宪睚眦必报。
咱们现在常说,小人得势尤其得罪不得。汉章帝活着的时候他折腾不起什么水花,汉章帝死后,十岁的和帝即位,自己的妹妹临朝听政,他作为太后的哥哥,说的话甚至比当今圣上好使,这对窦宪来说那真是好不自在!
再说刘畅,都乡侯刘畅品行不端,因为步兵校尉邓叠的关系频频出入宫中,获得了太后的宠爱。这让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窦宪十分不满。因为担心刘畅在太后面前抢了自己的风头,分走自己在宫中的权势,这才派了刺客在屯兵宿卫的地方把刘畅给暗杀了。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算窦宪党羽再强大,但偏偏就有人不买账。
韩棱威武!
4.人间清醒
永元元年(89年),因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窦宪遂任车骑将军,与执金吾耿秉率大军出塞,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达兰扎达加德西北),临私渠比鞮海,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刻石记功。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先后归降。迁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翌年,又遣将破北匈奴于金微山。
(窦宪破北匈奴之战来源网络)
窦宪征匈奴后立下了大功。本来是赎罪,没想到这一圈下来窦宪的威名却越来越显赫。
此时是公元91年,窦氏家族如日中天,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大多都出自于窦氏门下。有人好心劝窦氏四位国舅功高隐退,却被逼得辞官返乡自杀。朝中大臣深受震慑,没有人敢违抗窦氏。这年十月,朝廷诏令窦宪与和帝在长安会面,窦宪先到了,于是有的官员竟然提议要向窦宪下拜,伏地口称“万岁”。
尚书韩棱一听可不干了:
“和上级交往不可谄媚,和下级交往不可轻慢。礼仪中没有对人臣称‘万岁’的制度!”
这场闹剧才作罢。
要知道,如果不是韩棱清醒、坚守底线,这一声“万岁”很有可能就让东汉步了西汉的后尘,窦宪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王莽!
五分侠
2022年8月29日郑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