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简称宁夏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银川市人民广场东路6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8月对外开放。我家先生在2014年夏天曾参观过。博物馆后门对着宁夏图书馆新馆,两座建筑中间有座外形如莲花瓣的建筑物。出于好奇,鱼问当地人,这是与图书馆同期即2012建成的宁夏大剧院(见下组组下)。
赵良栋(赵良栋简介)
宁夏博物馆常展“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分文明曙光、游牧家园、帝都藩屏、丝路重镇、西夏寻踪、塞北江南
截止2019年,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为51298件,珍贵文物3551件,其中一级文物157件套。文物种类丰富,其中金属器6870件,瓷器3786件,陶器1823件,石器2183件,文献书画1500件,杂项688件,岩画533件,钱币1659件套,民俗类2562件,革命文物2300件。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西夏文物、北方青铜器的收藏数量和质量为文博行业所瞩目;贺兰山岩画、红军西征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革命文物也很有代表性。馆藏文物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全国博物馆中独树一帜。(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出入口立面借鉴了伊斯兰民族风格,与三层外墙局部装修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感的强烈对比,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上部透空隔架与下部石材结合,充分表现整个建筑优雅、简洁、均衡、沉稳的个性;外墙装饰所运用的迦陵频伽、力士志文支座等建筑构件形象,以及四个大门使用的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摘自百度,鱼有删减。)
宁夏博物馆展厅主要在二、三层。一楼为临时展厅。
鱼和先生于2018年8月16日到博物馆参观,抵达后才知道为庆典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博物馆将关于宁夏历史和风俗展厅进行重新装修和布展,不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博物馆只开放三个展馆,其中有一个还是临时展。这三个展厅分别为:红旗漫卷,石刻展和紫砂壶展。
红旗漫卷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二楼西侧,主要是展出革命前辈在宁夏留下的珍贵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面向部队、机关、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业、广大人民群众,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厅从宁夏早期革命活动、红军长征、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方面详细介绍宁夏的革命史。(摘自百度)
“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展,以岩画的内容题材为主线,反映了原始先民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
石刻史书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一楼西侧,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序--最初的家园、岩画--留刻在石头上的生命印迹、保护研究--我们正在做和还需要做的。通过大量实物、拓片、图片等将岩画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游者,其中展出的岩画实物约150块,拓片约300幅,照片约150幅,游牧民族文物若干,复制品若干。该展厅把宁夏岩画放到世界岩画的大环境范围中展示比较,努力寻求文化的共性,并且不回避岩画中内容研究的不确定因素。(摘自百度)
石刻展因为在贺兰山岩画景区参观过银川世界岩画博物馆展出的石刻,这大大降低了鱼对此展厅的兴趣。
因为宁夏博物馆齐集了全自治区各地区的岩画标本,耐着性子看下去,收获也不小。
把岩画实体和拓片结合起来布展,有利于参观者欣赏和理解。
临时展展出各工艺大师紫砂壶精品,展品很多,鱼挑选自己心仪的拍摄下来。请各位到访师友慢慢欣赏。
子冶提梁壶是鱼的最爱。
明月壶的壶流,我不喜欢。可今天看博友介绍的日本茶壶,发现壶流部分就是这个样子。
鱼在编辑本篇时,网上搜来宁夏博物馆官网,网站对宁夏博物馆基本陈列《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有比较详细介绍。浏览过后将其馆藏精品和镇馆三宝集结成下列组图。权作神游过!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分为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宁夏古代文明发展各个阶段,以近2500件(套)展品,其中88件(套)一级品,勾勒出宁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的篇章其中宁夏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铜牛、石雕力土志文支座、石刻胡旋舞墓门三件国宝集中亮相。此外还有近年来宁夏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鱼有删改)?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台地边缘地带,远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文明。
新石器时期玉器:人面鸟纹玉斧(组图左);玉琮、玉璧、绿玉凿(组图右)
新石器时期文物:豆荚纹双耳彩陶壶、篮纹红陶罐(组图左);偏颈鸭形彩陶壶、红陶尖底瓶(组图右)
青铜鍑和错银铜镦,战国时期文物
春秋时期的宁夏分属于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三个戎族方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宁夏地区陆续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孙家庄、姚河塬文化遗址,表明西周早期宁夏南部地区已属周朝疆域。固原杨郎与彭堡、彭阳草庙、西吉新营等春秋战国时期墓地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各类生产生活用具、兵器、车马器和装饰品等青铜文化遗物,揭示出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繁荣景象和青铜文化在欧亚草原广大地区传播交融的脉络。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也进一步证明了宁夏先民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先行者、开拓者。(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商代青铜戈、西周兽面纹铜车軎(组图左);战国神兽杖头饰、铜弩机、曲尺形错金马饰件(组图右)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建都咸阳,宁夏属北地郡。秦始皇曾出巡西北,经固原,登六盘山。又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内迁人口屯田戍边,宁夏自此逐渐开发并兴盛。汉代,宁夏南北分属安定郡及北地郡。两汉时期,宁夏作为边陲重地,中央王朝大力推行移民屯垦实边政策,汉、羌、匈奴等民族共存生息,经济不断发展,农牧并重。借助地利,引黄开渠灌溉、阡陌纵横、良田沃野,盐铁资源日益兴盛,带动了手工业进步与商贸、交通的快速发展,城邑星罗棋布,多元文化特色鲜明,宁夏成为守御边疆、拱卫关中的重要北方门户。(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我国与周边甚至遥远国家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宁夏当时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必经之地,贡使、商贾、僧侣等大都经过此地进入中原王朝,因此留存有大量中西交流的遗迹遗物。(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石刻胡旋舞墓门扇、牵马俑和马;彩绘骑马女俑、鎏金菩萨立像。
党项人是古羌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我国西北黄河上游一带,后逐渐内迁至今宁夏、陕西、甘肃地区,依附于唐王朝,并在长期掌控夏州地方政权的过程中强大起来。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因其在宋朝西北方,中原地区习惯称之为“西夏”。西夏先后与两宋辽金对峙鼎立,共历十主,历时190年。西夏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一种受中原汉文化影响为主的多元文化,同时又表现出很强的民族特色。(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西夏文物: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琉璃鸱吻和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
西夏末期连年征战,宁夏地区经济衰败,农业荒芜,社会动荡。忽必烈建元之后,国家空前统一。元统治者吸取先进的中原经济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公元1288年,将甘肃行省下设的中兴路改为宁夏府路,此为“宁夏”一名之始。元末明初,回族形成。明清时期,宁夏社会稳定,回族进一步发展壮大。元明清三代,历时600余年,宁夏地区社会经济相对稳定,文化多元,中原农耕文化和边塞草原文化交流、融合,使宁夏呈现出“塞北江南”的美丽景象。(摘自宁夏博物馆官网)
清代文物:白釉“清”字罐、满人四门官花园地图、平吉堡姚氏墓金饰件和清代名将赵良栋的家谱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宁夏博物馆参观,下期青铜峡108塔、黄河大峡谷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