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

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

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在长安渭水北岸的台地上,坐落着两排帝陵,靠近渭水的一排为西汉帝陵,另一排则为唐代帝陵。但是在远离渭水北岸的淳化县,也有一座“帝王级”陵墓——云陵。陵北则有西汉帝陵特有的守陵城——云陵邑遗址。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关中

在长安渭水北岸的台地上,坐落着两排帝陵,靠近渭水的一排为西汉帝陵,另一排则为唐代帝陵。但是在远离渭水北岸的淳化县,也有一座“帝王级”陵墓——云陵。陵北则有西汉帝陵特有的守陵城——云陵邑遗址。

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

赵婕妤历史简介(赵婕妤(钩弋夫人))

关中帝陵分布

云陵现在保存基本完好。位置在陕西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大圪塔村村北,墓冢底边南北143米、东西135米,高25米,这规制已接近西汉帝陵大小了。

云陵邑城在陵冢北偏西,距家500米,夯土墙周长2140米,城墙的布局为南北向长方形,四门可见位置。叉点计为垣墙,在1978年调查中,在邑城南、陵冢西,发现南北走向道路遗迹,长约400米,路面用卵石铺,附近有五角形和圆形水管道出土。道路遗迹南端,为一东西走向夯土墙,长200米,下有散水设施。

这一带的道路、夯土墙,大约是寝园、陵庙和“月游衣冠”的礼制建筑所在。云陵、云陵邑附近,建筑残件分布非常密集,以板瓦、筒瓦、铺地砖、水管道为多;瓦当数量多,纹饰也很丰富。

云陵、云陵邑与甘泉宫的相对位置

云陵所在恰好位于长安通往甘泉宫的路旁,而云陵的主人正是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关于钩弋夫人的身世,《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得很平淡:

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

但到了东汉人班固写《汉书》时,钩弋夫人的经历就变得颇为传奇了。

《汉书·外戚传》:

孝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说的是有一年汉武帝出巡,路过河间国(今河北河间附近),随行的术士通过观察云气的变化认定这地方一定有位大美女。汉武帝让人一找,还真发现了一位姓赵的姑娘,神奇的是赵姑娘双手紧握,汉武帝“自披之”,才得以伸展。从此被汉武帝宠幸,人称“拳夫人”。后来,可能是汉武帝太喜欢赵姑娘,于是升职为婕妤,居住于钩弋宫,故又称钩弋夫人。

《汉书》的记载在今天来看近乎儿戏,望气者看云彩就能知道本地有美女,而且还能找到美女的具体位置,简直不可思议。《汉书》的作者班固显然也不信,在《汉书·外戚传》中特意加了一句:

“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

显然,赵姑娘也是个(宦)官二代。在汉代,做官也讲究传承,能从普通人成为政府公务官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赵家应该也是这种情况,但赵姑娘的父亲由于犯了事,被“宫刑”,可能家里没有留下男丁,为了维持家族的长盛,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买通术士,趁汉武帝出巡的机会进女。

同时,汉代史官为了强调昭帝的特殊性,更编出了“任身(即妊娠)十四月乃生”这一近似神话的桥段,至少今日看来,怀孕十四个月生子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汉书·外戚传》:

后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蚤薨,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颛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外逃,死在湖县(河南省灵宝县西北)。太子已死,谁来承当储君?

武帝的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鹘皆早甍。武帝此时除赵姑娘的儿子外尚有二子,燕剌王刘旦,广陵历王刘胥。但两人多过失,难以承当大任。

赵姑娘的儿子刘弗陵,生又与众不同,武帝非常喜爱,常对人说,刘弗陵“类我”。汉武帝意欲立刘弗陵为太子,但他忧虑幼小的钩弋子当了皇帝,恐造成“女主敝恣乱国家”的局面,犹豫许久,不能决定。

《史记·外戚世家》:

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后元元年(前88),汉武帝再一次前往甘泉宫,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便花了一张周公负成王图。周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灭商后仅两年便去世了,其子继位为成王。但成王年幼无法理政,由其叔父周公摄政。汉武帝画周公负成王图,即向大臣暗示,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后更是找了个借口杀害了赵姑娘。至于其原因,《史记·外戚世家》说: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尽管这一举措消除了潜在隐患,但对于年轻的赵姑娘来说,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关于赵姑娘的死年,正史未见明记。《汉武帝内传》曾记载赵姑娘死前向武帝说:

(妾)为陛下生一男,男年七岁,妾当死矣。今年必不得归。

表明昭帝七岁那年是赵姑娘的死年。汉昭帝后元二年(前87)二月十二日诏立为太子,年八岁。上推一年,后元元年昭帝七岁。另从昭帝太始三年(前94)生计算(《汉书·外戚传》),至后元元年(前88)正是七年,昭帝七岁。可见赵姑娘死年在后元元年(前88)。

《汉书·武帝纪》和《资治通鉴》记后元元年春正月,武帝行幸甘泉宫。赵姑娘当在这次随幸甘泉中被杀。

昭帝即位,追尊赵姑娘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修建云陵,并修建守卫云陵的云陵邑,置守陵人三千户。同时追赵姑娘的外祖赵父为“顺成侯”。

诏右扶风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顺成侯有姊君姁,赐钱二百万,奴婢第宅以充实焉。诸昆弟各以亲疏受赏赐。

赵家用赵姑娘的八年青春时光换来了“诸昆弟各以亲疏受赏赐”。算来,赵姑娘死年不过二十四五岁,也就是今天大学刚毕业的年纪。假如不是家族选她入宫,她很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嫁给门当户对的官宦之家,子孙满堂,寿终天年。

关于汉武帝是否应该杀赵姑娘,历来争议很多,不过大多数封建王朝的史官都认为:“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当然,少数有仁人志士也表达了不同看法,比如宋朝人徐钧对汉武帝的做法并不认同:

钩弋夫人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

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燕翼贻谋,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指的是为后嗣做打算。

往事越千年,历史不可假设,但不可假设的历史又是那么的枯燥,程式化。时移事异,当今社会早已拜托封建王朝的传统礼教,那么大家认为汉武帝是否应该杀赵姑娘呢?

上一篇: 观澜鹭岛(观澜鹭岛三期什么时候交房)
下一篇: 2023款比亚迪汉什么时候上市(比亚迪2023年准备上市车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