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古代的科举考试,能连中三元的人少之又少,明朝有个叫黄观的,可以算一个,可是为何,最后他却被皇帝给除名了呢?
连中三元(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是指)
朱元璋被推举为吴王那一年,黄观出生于安徽池州府贵池县。
黄观的父亲是个上门女婿,所以黄观出生后一直随娘姓许,叫许观。
当时天下大乱,元朝汉官黄冔为了避祸,回到了贵池,开馆授徒。
(黄观剧照)
黄观这才有机会读书。
黄观年少时便显示出过人的天分,因此很得黄冔疼爱,时常夸赞他是为社稷而生的栋梁之材,在教授学问的时候更是倾囊而授。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陷都城,元朝覆灭。黄冔听闻后长叹:“我以儒致身,累蒙国恩,为胄子师,代言禁林。今纵无我戮,何面目见天下士乎?”说完便投井而死。这是黄冔给黄观上的最后一堂课,他以生命的代价告诉黄观,什么叫“忠义”。
黄冔死了,黄观没有地方读书了。于是他便在家半耕半读,继续勤学苦练。
所有的努力最后都会有回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恢复了科举考试。26岁的黄观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抱负,参加了南京的乡试,一举高中解元,通俗一点说,就是考了全省第一名。
接着又参加会试,也就是要到京城去参考,再次又中了会元,也就是考了个全国第一名。
要知道古代读书人,都是走科举考试这种路,能够连中两元,那已经是特别厉害的人了。
公元1392年,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
这次的考题也是朱元璋出的一道策论,题目是关于边境的防备问题?黄观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他根据现实情况,分析了边境的利弊,并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意思是说,将士守卫边塞,除了加强防守,也要垦荒种植。这样忙时作战,闲时务农,不仅能保卫边塞,还能解决军饷的问题。
在众多考生的答案中,黄观这种有见地的策论,立刻受到了朱元璋的嘉许,因此将他钦点为状元,并授予翰林院编修。
如此一来,黄观成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高中三元的读书人,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佳话,被时人赞誉为“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公元1396年,倍受器重的黄观,被朱元璋提拔为正三品官员礼部右侍郎。同时还恩准他改为父姓。
(明朝殿试,图取其意)
黄观的辉煌时期,是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当时由于黄观和方孝儒等人都持相同的观点,认为藩王势力太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应当削藩。
就当时的情景来说,他们确实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比如燕王朱棣,曾和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居功自傲,压根不把侄子朱允炆放在眼里,上朝的时候也不对朱允炆行君臣之礼。
众臣慑于朱棣势力强盛,都不敢指责。唯有黄观在朝堂上毫不客气地指责他说:“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朱棣见黄观一个文官,竟敢指责他的不是,于是对黄观心生怨恨。
公元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从北京起兵,一路南下,直逼南京。
朱允炆毕竟年轻,尚不知严重性,还命黄观起草诏书,要朱棣遣散军队,并只身入南京请罪。
谁知朱棣根本不理睬朱允炆,反而还向天下公布朱允炆身边的“文职奸臣”名单,声称就是这些人撺掇朱允炆宗室不和,而黄观的名字自然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明成祖朱棣剧照)
朱允炆的中央军显然不是久经沙场的朱棣的对手。随着时局的变化,朝廷越来越处于不利的状态。而此时,朝中又无能当大用的武官。黄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自告奋通地请求去长江上游招募兵士,再与中央军一起攻打朱棣。
就在黄观还在长江上游招兵买马,准备回援的时候,却听说朱棣已攻陷南京登基称帝,而朱允炆在战火中不知所踪。
黄观听闻悲愤不已,嚎啕大哭。当船行至安庆时,他穿戴好官服,向南京方向行过三叩九拜之礼后,像他的恩师黄冔那样,跃入湍急的江中,自尽而亡。他也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什么叫“忠义”。
黄观死后,他的妻女也不愿受辱,纷纷投了秦淮河。
按说人都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可朱棣是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人,他并没有放过死去的黄观,在他的命令下,黄观九族均被诛。不仅如此,不解恨的他,还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录》中划去,也就是把他从状元名录中除名,不承认他连中三元这个事。
不过,公道在人心。朱棣这种极端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黄观连中三元的科考神话,一直流传在民间,而他作为励志典范,一直激励着读书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参考史料:《明实录》《明史》《双槐岁钞》)
发表评论